李晶晶
多文本阅读教学,也称“群文阅读教学”,一般指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阅读教学。本文试着就高中多文本小说阅读教学实践中,关于议题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给出一些建议。
1.对议题内涵的理解有偏差
议题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议论的话题,有单议题与多议题之分。有研究者认为议题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质:富于讨论性、具有包容性、可以延展、激励创新。但在教学实践中对议题表现形式的理解却不一致,经常出现将“议题”与“课名”混淆,议题只针对一篇文章等问题。虽然对于议题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应该予以尊重,但也容易造成认知混乱,不少人简单地认为将几篇内容上有共同点的文章放在一起学习就是多文本阅读教学。
议题应该有专属的内涵及表述方式,从而能厘清细节、避免混淆。关于议题的表述,有研究者认为可以考虑采用更加直接明了的一般疑问句的形式,保证议题切中肯綮,这样有助于多文本阅读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
2.议题下内容过多
在多文本阅读小说教学中,将“考点”直接当做议题是容易出现的问题,这往往造成合作探究流于形式。以“环境描写的作用”作议题为例,先不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虽然学生合作探究的空间很大,但这类议题一般都要概括出一系列可供以后作题参考的答案,议题的包容性和鼓励创新的特点没有足够的体现,何况在教辅资料泛滥的今天,学生可能因为手里有答案而放弃探究。并且要涵盖环境描写所有的情况,即使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分开概括,选文的数量基本都要超过三篇,学生讨论起来也容易停留在表面,集体建构很难落到实处。
3.议题与选文难度组合不当
高中阅读文本的难度决定了学生必须在课下完成阅读预习的任务,即便如此,课堂上用于共同探究、集体建构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为了实现高效课题,除了要把握好上面一条谈到的“量”的问题,也要把握好“难度”的问题。例如,教学设计议题为“通过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选文为《曹操献刀》《李逵负荆》《香玉》。教学过程中,因为其中的主要人物是学生所熟悉的,而且高中生对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并不陌生,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能将人物形象的特点概括得差不多了,合作探究就显得没多大必要了。结合学情,在难度方面要做调整,这一议题比较宽泛,没有起到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人物、体验人物的情感的作用。
1.找准“最近发展区”,留足集体建构的空间
维果茨基认为“最近发展区”是指“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议题的设计要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有能力自己分析问题,让他们能主动阅读和思考。作为多文本阅读要素之一的“集体建构”,是指学生能围绕议题提出问题,发表不同见解,主动与阅读伙伴交流思考成果并走向共识的过程。正是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讨论,才能真正带动学生思考,激励学生创新。符合这两点的议题才能引领多文本阅读的高效课堂。
比如,第七单元《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目标有“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以及小说对情感的不同处理;注意分析小说在具体传达情感时的不同方式和技巧。”我结合教学目标选文挑了这个单元的两篇课文《山羊兹拉特》《礼拜二午睡时刻》以及芥川龙之介的《橘子》,议题初步拟定为“情感的魅力”。这个议题显然太宽泛,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起到共同建构的“支架”作用,还需要根据选文的特点和学情来具体设计。结合普通班的学情和三篇选文表情含蓄的特点,我设計了“递进式”议题:这三篇小说各主要表达什么感情?找出文中最能感动你的场景,并说说在这些场景中最令你感动的细节。谈谈你对含蓄的抒情手法的理解。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探索的空间。设计合适的议题,找准了“支架”,才能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信心。
2.“随机进入”,升华理解
“随机进入”是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指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的教学内容学习,从而获得对该知识内容的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以多文本阅读小说教学为例,同一组选文蕴含的可供讨论的话题可能不止一个。结合各有侧重的教学目标,从不同的议题多次进入对同一组文本的分析,可以获得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小说有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使得很多小说都适合从不同角度进入文本分析,以熟悉的课文为例:《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丹柯》《礼拜二午睡时刻》等,都可以从“情节与人物”“环境与人物”“人物与主题”“情节与主题”“环境与主题”等角度设计议题。对文本不同任务的多次解读,无论是对把握各要素间的关系,理解小说的各种表达技巧;还是对学生在集体建构中升华认识、形成能力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3.把握好议题与选文间的难度组合
议题的设计除了要根据教学目标,还要根据学情和选文的特点;选文除了为议题提供素材,也要照顾到学情,否则容易出现议题与选文难度组合不当的情况。如果议题或选文与之前学过的内容有交集,设计时就要为学生们讨论探究提供更深入理解、培养能力的可能;如果议题牵涉到新的知识或对能力要求较高,就要十分注意选文的难度,让学生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可能。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教学目标和课文都适合多文本阅读教学,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文本,学生初次还是要单篇学习的。
比如,根据教学目标“考察小说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理解‘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技巧对情节运行的作用。”如果选文为《清兵卫与葫芦》《在桥边》《老人与海》,教学设计议题为“作者是如何在情节的摇摆中展现人物形象的?”在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先分析清楚至少一篇文本的情节是如何摇摆的,还要再讨论几处摇摆是如何为表现人物形象服务的,学生即使精读过这三篇课文,课堂时间有限,完成起来也有困难。
再如,之前举过的以“环境描写的作用”为议题的例子,如何解决议题下内容过多的问题?有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做了课名为“风雪诉传奇故事”的教学设计,选文为《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魔弄寒风飘大雪,僧思拜佛履层冰》(《西游记》)。议题为递进的一组:①在选文中选一篇自己喜欢的精读,其他两篇略读了解情节;②找出有关“风雪”的描写,总结“风雪”在情节中出现的位置;③体会“风雪”在小说中的作用。这样的教学设计,议题和选文的难度组合是比较适宜的。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兴趣和信心,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思考讨论,达成共识。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实现“迁移”的能力。
多文本阅读在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希望以后有更多经验总结,助大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用议题开启小说课堂。
[1]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6):62-66.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