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丹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鹿山街道场口中学,浙江杭州 311400)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是基础性要素。英语语言能力是学生形成和发展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重要依托[1]。所以,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外,中国情怀也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记得前几天,在新课程培训时一位资深的老教授跟大家开玩笑似的说:“如果一个人不懂外语,那么我就可以说他不是真正地懂汉语。”老教授此言一出,台下立刻掌声雷动。虽然老教授是站在英语的立场上来谈论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联系,但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英语和汉语是密不可分的两门语言。作为中国人,我们要想学好一门外语就必须先对我们博大精深的汉语有一个深刻的研究。当然,英文也同时对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接下来,笔者就英语教学中汉语之“大美”进行了探索。
课堂是教学实践的主要场所,教材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托。所以,要想让平日的教学有效,有“美”可言,教材是教师一定要用心研究的对象,课堂必定是教师要下功夫才能开满鲜花的场所。接下来,笔者就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与大家进行分享。
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人教版的Book 1 Unit 1 Friendship这个单元,相信大家对Anne's Best Friend这篇文章也是再熟悉不过了。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我们大部分的处理方式几乎都是分析文章脉络,掌握文章线索,然后分析细节,促使学生理解整篇文章,最后上升到学科素养所要求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来,也就是对战争的认识和对和平的渴望。笔者对整篇文章的处理也遵循了这一大方向,但经过分析和理解笔者发现,Anne这一人物形象深深地让笔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就像狂风暴雨中一朵摇曳的小花,惹人怜爱。笔者在处理整篇文章时,脑子里闪现了Anne笔下那诗一样的夜晚、Anne对生活诗一般的渴望和Anne诗一样的人生。于是,笔者开始分析文章Anne日记的第一段:
I wonder if it's because I haven't been able to be outdoors for so long that I have grown so crazy about everything to do with nature. I can well remember that there was a time when a deep blue sky, the song of he birds, moonlight and fl owers could never have kept me spellbound. That has changed since I came here.
在进行了常规的景色描写分析和情感分析之后,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再用美丽的中文诗歌对这一情景进行描述,这将会是一件既美丽又意义深远的事情,所以就第一段,笔者写出了如下小诗:
往昔碧空,他日鸟语,我待如云,我视若烟。
今夕幽禁,失我所有,悲矣悔矣,终不再来。
这样的一首小诗写出之后,学生顿时茅塞顿开,其对日记第一自然段所描述的情景直观又形象,这样的英语教学也是对博大精深的汉语更好的诠释。
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们也跃跃欲试,当整篇文章底色讲解结束之后,笔者欣喜地看到了学生漂亮的作品,他们对Anne的一生用一首小诗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述:
乱世小花,风中摇曳,历尽万险,夭折战乱。
佑我今生,和平永伴,愿我苍生,再无苦难。
再如,笔者在讲到Book 4 Unit 3 Charlie Chaplin时,在分析了Chaplin的一生之后,笔者要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一个诗歌填空的操练。
在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了理解和掌握之后,他们对这一诗歌的把握也自然游刃有余:
无声幽默大师
——卓别林
早年丧父,母兄皆病;凄惨童年,直面惨淡。
独钟表演,刻苦训练;凭流浪汉,获天下赞。
写导制演,播散笑颜;一代宗师,永世流传。
尤其是后面的“流浪汉”“笑颜”“流传”三词,对卓别林的一生进行了精准的概括和总结,难怪学生会对整篇文章的诗歌拍手称赞,记忆深刻。
笔者认为,要想有一个诗意的英语教学,只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成在课上,功在课后。所以,笔者在学生的作业布置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在每篇文章教授之后,笔者都尽量对课文进行一个诗意的浓缩,让学生知道原来英语课本里到处都是诗。
比如,笔者在讲解课本Unit 3 Travel journal的时候,在讲解到第二篇文章A night in Tibet时,笔者同学生一起对文章中优美的句子进行了一个翻译比赛。笔者选取了文章中的如下句子:
1.Our legs were so heavy and cold that they felt like blocks of ice.
2.However, the lakes shone like glass in the setting sun and looked wonderful.
3.In the valleys colourful butter fl ies fl ew around us and we saw many yaks eating green grass.
4.At midnight, the sky became clearer and the stars grew brighter. It was so quiet. There was almost no wind—only the fl ames of our fi re for company.
经过筛选,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把这四句话解读得非常精彩,分别是:
1.僵卧深山不自哀,尚思为梦踏雪来。
2.冰湖如镜,残阳如血,镜彤彤,辉熠熠。
3.流连戏蝶时时舞,亦有牦牛吮草啼。
4.我眠,自有繁星点点,篝火冉冉,亦是一番风景。
看到学生的作品,笔者再次感叹了伟大的汉语:太美,太妙!
那么,这么优美的英译汉在现实教学中真的具有实用价值吗?对如今的高考又有什么作用呢?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当然有!笔者认为有如下理由。
试想,学生如果在平日里想把一篇英文文章翻译成地道而又有中国特色的中文,那么他必须把原来的英文文章读得非常透彻,非常深刻。如果学生平日里在阅读文章时不能够将每个词句都研究得非常明白,那么他们平日里是无法翻译出又正确又有文化内涵的汉语语句的。这样的翻译方式训练的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英文字句的仔细研读能力,如果没有这些能力,学生在平日的英译汉过程中就会囫囵吞枣,对知识的理解半生不熟,也就无法从容面对新高考。尤其是面对新高考中的新题型——语法填空、读后续写、概要写作等,那时他们会感到无从下手,不知所措。但反过来,如果只了解了中国文化,而不去了解英美文化和文学作品,学生当然也无法理解文章深层次的奥秘。因此,这样的汉语、英语文化知识熏陶对新高考也是有利的。
比如,在2018年11月刚刚结束的浙江高考英语试卷中的C篇阅读理解,文中提到了很多的文学作品,如Moby Dick《白鲸》,19世纪美国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关于海洋题材的长篇小说——The Magic Mountain《魔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的代表作——The Man Without Qualities《没有个性的人》,奥地利小说家罗伯特·穆齐尔的一部未完成的作品——Tristram Shandy《项狄传》,18世纪英国文学大师劳伦斯·斯特恩的代表作品等。这几部文学作品在文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笔者相信,虽然自己教学的是一门“洋课程”,但是笔者有信心也有决心在“洋课程”里把学生培养成洋气的、具有中国情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尽管在实际教学中缺乏英语交际的显示语境,学生的英语基础还不够扎实,但相信通过这些具有文化意味的翻译教学实践,学生能够充分领略到英语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而爱上英语,掌握英语,自觉地从文化视野的角度去处理英语文章,学习英语文化。跨文化的英语学习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