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基于华南理工大学9个学期37个教学班3094名学生的教学实践探索,发现人文通识课采用以话题为中心的小班互动式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发现这一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率与学生人文素养基础有紧密联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可以促进人文通识课研究性教学效率的提升,而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其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受限于繁重的专业学习负担及网络新闻浏览习惯,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偏少,课外阅读量少,当前学生的课外阅读无法起到明显促进其人文素养提高的作用。学校团委、学院、专业教师和任课教师应发挥各自作用,采取恰当措施,合理规划和组织学生的课外阅读,加强课外阅读效率和效果,以增强学生人文素养,促进人文通识课研究性教学效率。
关键词: 人文通识课;研究性教学效率;大学生;课外阅读;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1-0028-08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1.007
研究的缘起
通识教育在中国高校全面实施已近30年,中国高校普遍已开设了通识课程。但是,通识教育的效果参差不齐,在有些高校或许问题不太突出,但更多的高校则恐怕不尽如人意,正如一些研究者所言,高校通识教育出现的典型情况是学生“选而不修”,逃课现象严重[1],通识课失去其应有的教育价值[2]。此外,通识教育出现“教学低效”的另一主因还在于教师教的问题,即教学方式陈旧、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教学设计不合理,因此使教学实践流于形式,出现了学生到课率和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双低的现象[3],可见通识课教学效率低下的主因既有学生的因素,也有教师的因素,甚至有研究认为教师是造成学生逃课的主因[4]。笔者在高校中教授人文通识课十余年,对人文通识课教学中学生因素的影响做了一些探索,比如学生到课率特征[5]及提升到课率的方法[6],也探讨了教师因素对到课率和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7],还分析了提升通识课教学效率的途径[8]等等。在调查研究中,笔者感到研究性教学是提升人文通识课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并为此进行了9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探索,证实确有明显效果,但也发现影响研究性教学效率的诸因素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基于笔者所在高校是理工科为主的院校,选修人文通识课学生基本都是理工科学生,他们一般课业繁重,其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基础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课外阅读,为此,笔者在2017年10月,对华南理工大学各专业本科生进行了课外阅读状况的调研,采取随机的方式发放1000份课外阅读状况调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36份,并对14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目的是通过调查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把握其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途径、特点和效果等,以反哺教学,即因应现状,调整研究性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方法,促进人文通识课研究性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下文首先简介笔者在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课教学效率提升的探索实践中总结出的研究性教学的有效模式——以话题为中心的小班互动式教学这一研讨式教学模式,指出影响这一研究性教学效率的突出因素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接着介绍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研结果,分析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特征,最后提出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从而提升人文通识课研究性教学效率的建议。
一、人文通识课教学效率提升的实践发现:研究性教学的有效性及问题
为探索提升人文通识课教学效率的途径,笔者自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共9个学期里,在笔者主讲的三门人文通识课《英语诗歌选读》《英美文学与文化》《英语世界中的中国思想经典》中进行了教学实践探索,采取的主要方法是1)通过开设大班和小班教学,比较小班教学的效果;2)采取话题式教学和非话题式教学,比较话题式教学中的研讨效果;3)采取互动式和非互动式教学,比较互动式教学的效果。通过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证实人文通识课教学中采用研究性教学,尤其是以话题为中心的小班互动研讨式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发现制约这一教学模式效率的突出因素在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换言之,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对研究性教学的教学效率有明显的影响。以下是实践过程与发现。
(一)实践过程
1.9个学期3门课程开设37个班招收3094名学生
在9个学期里,笔者开设了37个班级,招收学生人数3094名。37个班中包括14个大班和23个小班。
2实施4种教学模式
在9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在37个班(含14个大班和23个小班)中进行了具有研究性教学特色的探索,具体而言是对以下4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1)话题+互动:13个班(4大班+9小班);
2)话题+非互动:8个班(3大班+5小班);
3)非话题+互动:7个班(3大班+4小班);
4)非话题+非互动:9个班(4大班+5小班)。
在14个大班和23个小班中均进行了4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具体教学效果如表2和表3所示。
实践发现,在大班和小班教学中,四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分别为:1)话题+互动:小班优,大班良;2)话题+非互动:小班良,大班中;3)非话题+互动:小班良,大班中;4)非话题+非互动:小班中,大班差。由此可见,在4中模式中,采取以话题为中心的互动式小班教学模式是提升人文通识课教学效率的最优模式。而这种模式, 就是研讨模式,具有研究性
教学的突出特征,即在小班教学中,教师将一个学期要讲授的内容浓缩成几个话题,在每一次课堂教学中推出一个话题,组织学生们进行课堂谈论。教师可以根据话题内容,预先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准备,课堂讨论后还可以布置给学生课后作业。
(二)实践发现的问题
实践表明,话题研讨式的研究性教学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但笔者也发现,虽然学生对课前准备、课上讨论、以及課后作业基本都怀有积极参与的热情,教学气氛活跃,但在课堂研讨中也暴露了学生人文素养基础薄弱,对不少人文话题欠缺了解,没有看法或看法偏颇,为此,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状况,才可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的放矢的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提升研究性教学的效率。为此,笔者组织调研小组,于2017年10月对华南理工大学各专业本科生进行了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研,以期从中发现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状况、困境,从而反哺教学,提升人文通识课研究性教学效率。
二、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特征与问题
如前所述,调研小组制作了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问卷,在华南理工大学以随机方式发放了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36份,并对14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接受调研和访谈的学生主要是理工专业本科生。调研结果发现:
(一)学生有能力获得课外书籍,但拥有的数量少,阅读量少。
在“你获得纸质读物的最常见的途径是()”一题中,62.32%的学生表示是“自己购买”,25.36%的学生表示是从图书馆借阅,其它途径包括向同学借、他人赠送等。可见学生有途径获得课外阅读书籍,尤其有经济能力,愿意自己购买。但事实是学生并没有购买多少课外书,调查表明(见表4),在接受调研的学生中,身边只有5本以内课外书的人数占27.63%,有5-10本的占39.59%,还有人甚至一本都没有。可见大多数学生(71.05%)身边的课外书少于10本。
综合以上两题的调研结果可见,学生看纸质课外书的数量不多。那么,他们看课外书主要读电子书么?事实并非如此,根据“你主要借助下列哪种介质进行课外阅读?()”一题的调查结果,学生课外阅读主要是通过读纸质书(48.8%),而不是读电子书(40.43%),由此可见,学生课外阅读的量确实少的可怜。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但课余时间的主要精力不在课外阅读上
根据“相对于课堂上老师的讲授,你在课外自行阅读专业相关书籍的效果是()”一题的调研结果,21.05%的同学认为在课外自己读专业相关书籍效果更好,48.44%的同学认为差不多,两者相加达到69.49%,表明大多数学生在专业上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强,其课外阅读的理解能力自然也不会差。那么,学生在课余时间里的阅读主要是看课外书还是看与专业相关的书籍?根据调研结果,只有52.51%的學生表示是看与专业完全无关的课外书,换言之,有近一半的学生在课余的阅读里是看专业相关书籍。由此可见,虽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但他们中相当多人的课余阅读是读与专业相关的书,即他们课余阅读的主要精力并不放在与专业无关的课外书上。那么,教师是否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一定影响?84.34%的学生表示老师会给他们介绍课外读物,不过,有超过一半(53.49%)的学生表示老师介绍的都是与专业相关的书籍,不是专业外的真正的课外读物。一方面,教师给学生推荐专业相关的课外读物,这是情理中的事,可以推动学生在业余时间加强对专业书籍的阅读,夯实专业知识,但另一方面,在促进学生在课外把更多精力用于专业学习的同时,也使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和课外阅读量变少了。调研表明,本校学生是课内课外都很用功读书的勤奋学子,只有13.76%学生认为自己周围读书气氛很差,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周围读书气氛不错。但是,学生课外虽然也在认真读书,相当多人的主要精力并不用在专业书籍以外的课外读物上。
(三)学生普遍对自己课外阅读状况不满意
如前所述,大部分学生拥有的课外书籍不多,他们在业余时间里的阅读也主要是专业相关书籍,而不是专业外的课外读物,因此,提及自己对自己课外阅读量的看法,自然有相当多的人感觉不满意。调研表明,真正觉得满意的只占6.94%,不满意的占5909%。有4833%的人认为自己阅读面窄,因此知识不够广博,思想不够深刻。而认为自己阅读广泛,知识广博,思想深刻的学生只占5.02%,甚至有13.04%的学生都不清楚自己的课外阅读处于什么样的状况。因此,可以想见,对自己的课外阅读能做到有规划地去阅读的人数自然也不多,调研表明,对自己的课外阅读有长期规划的只占7.42%,有阶段性规划的只占15.91%,两者相加也才占2成多,可以说占比甚少。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是没有什么规划的,41.63%的学生是随时按需选读,28.83%的学生更加随性,只是想到什么就读什么,谈不上计划;更有6.22%的学生连想法都没有,完全是任意性的选读课外书(见表5)。
(四)学生课外阅读广泛,趣味较高,但人文素质提升困难
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包含传统的文学内容,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也包括漫画、段子等。小说最受欢迎,占52.96%的学生选择小说为他们的课外读物;其次是漫画(11.01%)和诗歌(9.66%),排第四位的是段子,有7.89%的学生课外选择看段子,说明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既偏向传统内容也注重娱乐。他们既读中国人写的书,也读英、美、法、俄国(苏联)等其他国家作者写的书,可见学生阅读面是广的。中国作者的书最受欢迎,有55.02%的学生最常读中国作者写的书籍,其次是美国作者的书,有15.67%的学生最常读美国作者的书,接着是英国作者的书,有8.13%的学生将之选为课外最常读的读物。其中学生最爱看的是小说,尤其是国外文学经典和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学生选读的课外读物较有思想档次,主要选读中国现代文学和国外文学名著,分别有37.44%和28.35%学生选择,占比最高,而中国古典名著也有9.69%的学生选为课外常读书籍,三者相加,共占75.48%,可见绝对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趣味较高,注重审美情趣的追求,这从他们的阅读目的上也反映了这一点(见表6)。大部分人的课外阅读目的不是为了增长知识(占2883%)就是为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占2667%),或者为了自娱(占21.29%),而为了应试需要(占1029%)或掌握某种技能(占5.62%)的占比很少,纯粹为了消磨时间的也很少,只占受调查学生总数的6.70%。
但同时也可以看到,学生虽然有阅读广泛的特点,且选读的书籍趣味较高,但这主要仅表明学生有较强的课外阅读意愿和较高的阅读追求,并不意味着学生阅读量大。如前所述,学生实际上拥有的课外读物很少,课外阅读量也少得可怜。因此,可以看出,学生空有追求人文美好的强烈愿望,却很难实现其愿望,很难令自身的人文素养获得大幅度提升。另一调研题目的调研结果也表明(见表7),表示每天读得最多的课外阅读内容是小说的学生比例虽然最高,但其所占比重并不太高,只有38.04%,而26.79%和24.04%的学生每天读得最多的分别是时政新闻和娱乐新闻,两者之和达50.83%。也就是说,有一半的学生每天读得最多的不是小说,而是新闻。联系前述,在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中,最多的学生选择了小说,占比52.96%。这可以理解为,在选择课外读物上,最多的学生选择小说,但在日常每天的课外实际阅读中,虽然学生们并不忘记读小说,但更多的学生被新闻阅读迷住了,每天沉迷于看新闻的学生人数比例比读小说的学生比例要高12个百分点左右。这也再一次体现出了当前学生正儿八经的课外阅读量偏少的实际现状,有一半的学生每天看得最多的是更新频密、价值不定的新闻资讯,做的是浅表阅读,而非深度阅读。
(五)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也忙于关注网络新闻,缺乏课外阅读的时间
如前所述,学生有能力获得课外书籍,有意愿进行课外阅读,阅读兴趣广泛、强烈,有较高阅读趣味,选读的内容既偏于传统经典,也注重娱乐,但他们实际拥有的课外书籍很少,实际的课外阅读量也很少,多数人对课外阅读没有规划,大部分学生对自己课外阅读现状不满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调研表明,主要原因有客观和主观两个因素,导致学生缺乏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客观原因是学生的专业学习任务过于繁重,占据了学生很多业余时间,主观原因是学生受网络资讯的影响,自身自控能力不足,把不少业余时间用于网上冲浪(包括看网络剧和购物),因此,学生用于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调研结果显示(见表8),有40.43%的学生表示专业学习是阻碍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最大因素,40.91%的学生则认为是网上冲浪,两者之和达81.34%。社团活动反而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不利影响甚小,只有5.98%的学生认为它是阻碍课外阅读的最大因素。网上冲浪成为阻碍学生课外阅读的最大因素之一,这呼应了前述的调研发现(见表7),即50.83%的学生每天读得最多的是新闻,而学生看新闻主要是通过网络,这是目前的普遍趋势,尤其在年轻学生中更是如此,很少有学生主要通过纸质报纸或杂志来看新闻的。调研也表明,学生课外阅读借助的阅读工具中,最主要的是借助手机阅读,即借助手机进行网络阅读,用手机进行阅读的学生比例占60.89%。调研表明,学生每天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多,接近一半的学生(48.92%)小于4小时,而32.89%的学生在4-6小时之间,两者之和达81.81%,可见绝大部分学生每天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不超过6小时,可以说是比较忙碌的。在如此忙碌的情况下,学生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有多少呢?43.06%的学生表示少于30分钟,39.35%的学生是在30-60分钟之间(见表9),可见,大多数学生每天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确实很少。
(六)学生课外阅读呈现碎片化阅读的特点
学生忙于课业,每天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多,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里,可能又忙于其它事情,如体育锻炼、社团活动等,尤其是浏览网络上的新闻,因此空闲时间就更少,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不仅少,而且可能是零碎的。因此,如果要进行课外阅读,恐怕是忙里偷闲、见缝插针似的零碎阅读,即碎片化阅读。既然阅读时间是零碎的,阅读的地点恐怕也是仅适合零碎阅读的场所。调研表明(见表10),大部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段分别是晚上(占39.59%)、周末(占13.16%)、夜里(占12.80%)、以及课间休息时间里(占11.72%),可见绝大部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段都不是在白天正常学习时段,换言之,在白天正常学习时段,学生恐怕基本都忙于学业,没空进行课外阅读,总体而言,这是正常的,因为学生本就该在白天正常时间里忙于学业才对,课外阅读可以放在其它时间进行,事实也是如此。不过由于阅读时间的特殊性(在晚上、夜里、課间休息时间内),其阅读自然有明显的零碎阅读的特点。此外,调研表明(见表11),
有一半(50.84%)的学生主要是在寝室或家里进行课外阅读的,其它常见的阅读地点还有图书馆(18.30%的学生)、卫生间(8.61%的学生),可见大部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地点,尤其是寝室和卫生间,表明学生难以进行持续长久的专注阅读,这也呼应了学生课外阅读主要体现为碎片化阅读的现实。
三、人文通识课研究性教学效率与大学生课外阅读关系:现状与建议
笔者在人文通识课教学实践中发现以话题为中心的小班互动式研究性教学模式是提升人文通识课教学效率的有效办法,同时发现影响这一研讨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基于本校是理工科为主的研究型院校,人文通识课授课的学生对象也基本都是理工科专业学生,其主要精力必然是放在本专业学习上,而非在人文素养的自我培养。人文通识课本是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基础的,但其教学效率的提升,即使采用了有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也依然受到学生人文素养基础水平的限制,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人文通识课本身的教学效率却也受限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本身。为此,要提升人文通识课的教学效率,除采用研讨式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之外,应在课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对于理工科专业学生而言,平时课外提升人文素养基础的有效办法就是进行课外阅读。而在课外时间里,据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除了要忙于课内时间没有忙完的专业学习,还时常忙于通过手机浏览网上时政或娱乐新闻,因此能够用于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甚少。如前述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实是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量少得可怜,难以实现在课外通过课外阅读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目标。
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以提高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助推其人文素养的升级,也促进人文通识课教学效率的提升,两者共同助力实现专业基础和技能扎实、人文素养水平较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发挥社团组织功能,组织大学生多读课外书
学校团委直接组织或者号召学校社团联合会中的相关社团,组织读书沙龙、读书报告会、名人读书经验分享会等,提升本校课外阅读氛围,激发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热情。可以成立各种读书会,定期开展读书活动,包括比赛、汇报等形式,活跃大学里的读书气氛。
(二)发挥教师指导作用,指导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学校、学院鼓励各专业、各课程教师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尤其是有助于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课外读物,并适时进行阅读指导,这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也有利于学生高效读书、读对课外书。过往的实践表明,本专业教师或课程教师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对学生有较大的影响和吸引力。
(三)发挥人文通识课推动作用,推动大学生读好课外书
学校鼓励人文通识课教师在教学中施行研究性教学,尤其是采用以话题为中心的小班互动式的研讨式教学模式,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某一个或几个人文主题或话题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深入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辩论,以利于学生提升思想素质,也利于学生在课外可以知道选择哪些书进行课外阅读,以及在课外阅读中有意识有目的对某些人文问题深入探究,读好课外书。
(四)发挥学院主导功能,主导开展大学生读书活动
大学生都隶属于各学院的学生工作室管理,各学院学生工作室应该负起主导作用,发挥院学生会、学生团委的积极性,开展学生读书经验交流会、读书汇报会、读书竞赛等,组织学生以适当形式落实完成学院教师为学生开列的课外阅读书目的阅读与分享。可以制订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计划,有步骤、有次序地开展各种课外阅读促进活动。有条件的学院可以实施导师制,要求每个导师定期检查和指导名下学生的课外阅读任务完成情况。
当前,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普遍共识,但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方面,学生必须要把大量时间花在专业学习上,尤其是像华南理工大学这样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生更是如此。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不仅白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专业学习上,可能连晚上也是如此。因此,近一半学生(48.92%)每天可以自由支配的业余时间少于4小时,而32.89%的学生在4-6小时之间,即使如此,大部分学生在这个时间段里依然不得不忙于专业学习,导致大部分学生(82.41%)每天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少于1个小时。另一方面,沉重的专业学习负担,也导致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成为一个难题。在不能改变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只能想办法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提高其利用课余时间的效率,有组织、有效率地推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而不能仅仅依赖于开设一些人文通识课并限定学生修读而已,却对其课外阅读的数量、效率、效果不予重视。况且,关注和推动学生高效率的进行课外阅读,也有助于提升人文通识课教学效率,两者可以共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文杰.高校公共选修课学生逃课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2).
[2] 张焕荣.高校公选课到课率提高措施[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9).
[3] 周湘林,李爱民.如何面对低效的大学课堂:学生如是说[J].高等教育研究,2012(10).
[4] 姚利民,朱黎旻,胡杰麗.大学生到课率的调研与分析[J].江苏高教,2015(03).
[5] 周建新,林丽萍.“985”工程大学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特征及其原因初探——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4).
[6] 周建新,杨桦,华吟.研究型大学人文通识课到课率与课堂因素关系探究——基于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课调研的分析[J].高教探索,2016(12).
[7] 周建新,林丽萍.任课教师主客观因素对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的影响探究——基于问卷调查和课堂调研的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6(6).
[8] 周建新,杨桦,华吟.研究型大学人文通识课教学效率提升路径研究——基于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课调研的经济计量分析[J].高教探索,2017(6).
(责任编辑:赵广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