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质教育普及多年,部分初中语文课堂仍然以考试为导向,即使反复倡导新式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仍受制于单一化、标准化的答案禁锢。语文是一门蕴含美、感受美、发现美、创新美的学问,但不是所有的语文课堂都能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尤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初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提升语文知识与素养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两者有着相似的目标和内容。在语文教学“同课异构”活动中,以两位青年教师的《荷塘月色》教学进行评析,就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深入探究。
【案例一】应该重视对文章的多元解读
一位青年男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作者在文章中表现的情感为什么是矛盾的,作者为什么到荷塘里呢?”学生纷纷回答:“因为他心里不宁静”,“因为他想获得宁静”,“因为作者爱热闹也爱独处”……教师并不急于总结,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作者的心里为什么不宁静呢?”
教师此时开始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4.12反革命政变后,城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内心异常苦闷,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学生的思维再次活跃起来,根据语文阅读分析和拔高的一贯做法,有的同学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阶级高度,一个学生回答道:“我认为《荷塘月色》体现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彷徨,面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知识分子只能拿起笔书写自己心中的不宁静。”同学们听到了精彩的回答,都不约而同给予了热情的掌声,教师也很满意,归纳到:“这位同学看到了作者的苦闷和情绪都‘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看到了当时城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的情感体验,对文章的思想进行了升华性的概括,非常好。”接下来,教师没有对作者的不宁静进行进一步审美挖掘。
【结论】教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解读立场、高度、角度等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课堂上学生都顺着教师的指引思路进一步拓展想象空间。教师片面的构建作者的社会角色与作品的情感世界,自然将学生引入狭窄和错误的思考路径。
【对策】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从多元化角度去理解文章。我们用人性和审美的层面思考,作者的多重身份中,不能只单纯地看到了他的“政治人”这一角色,作者同时还是一个丈夫、父亲、儿子。我们必须首先将作者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作家,然后才是经济、政治等其他角色。
应从人性的角度入手,给学生展示出种种由人的本身出发的可能的行文背景,让学生多角度去解读,发散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对人性的感悟,对现实的承担与接纳,让学生在求真的过程中感悟善,发现美。
【案例二】重视让学生体验语言美
一位青年女教师在公开课中这样品味《荷塘月色》中的语言美:“如果这篇作品比作一幅图画,作者用的是淡墨水彩,他运用具有彩色的语言,进行比喻和拟人,使画面的色彩浓淡相宜,同学们能否找出引发你想象力的修辞手法,与大家共同分享你的审美体会吗?”教师充满诗情画意的描述,给学生创设出一幅立体的荷塘月色的画面感,学生经过一番讨论,纷纷发表对语言美的感受。一位学生发言到:“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作者用裙子形容荷花的姿态美丽。”教师进行对话引导:“为什么‘舞女的裙是‘亭亭的呢?学生想了想说:“亭亭让人联想到了身材高而苗条的样子。”教师对话到:“什么地方能体现与亭亭相映衬呢?”学生说: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所以能够使人联想到舞女的裙子在摇摆。”教师进一步引导:“这位同学的用词非常好,他用了‘摇摆来形容荷叶,说明看到了作者笔下的荷叶的什么美呢?”同学们异口同声道:“动态美。”教师脸上露出微笑:“同学们体会得非常好,下面我們再找一位同学来描绘一下你所感知的荷花的静态美。”师生共同进入荷塘月色的美好情境。
【结论】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往往靠单一的讲授和灌输,使课堂失去灵动性,不能循循善诱让学生自主发现美、鉴赏美、追求美。
【对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让他们通过直觉体悟来感知文章的美,形成宏观上的美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宁静月夜下的荷塘的画面。就像这节公开课教师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功底,为学生展开荷塘月色的美好语言描述,进行深度的文章内涵和思想的挖掘,增强了学生的理解,提升了对散文的知识和文体的掌握。并且能发挥学生在审美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注重了学生对美的体验和感悟。
总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用语言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出美丽的画面,将文章内容形象、立体的展示,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感悟文章的内涵,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和美好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宋华.让审美教育浸润在初中语文课堂上[J].语文天地,2014.
作者简介:
张哲,山东省莱西市,山东省莱西市城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