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的教学内容。本章看似独立,却有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面对的是初一的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物和真实现象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追求科学的热情。通过设置任务和竞争,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热情。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来解决部分重难点,提高效率。
关键词:绿色植物;水循环;教学设计
一、 引言
为了促进课堂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必需的。准备的观察材料有:吸收了红墨水的白百合花(包括茎、叶、花),被染红的百合花的茎的横切、纵切面,桂花树树叶的叶脉(按“制作叶脉书签”的方法制得),桔子,植物下表皮显微图片。教学用具有:实物投影仪、多媒体、PPT课件、视频(截选自英国BBC高清视频《植物之歌2》)、手绘“地图”、红黄蓝三个锦囊。
二、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设计理念
情境导入:
【提问】思考教室里摆放的盆栽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学生自由回答:提供氧气,提高湿度……
【引导】表扬预习了的学生,并提问:植物是如何提高环境湿度的?如何验证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眼见为实,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蒸腾现象和气孔。
【过渡】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从哪里吸收,怎么运输到叶片,又是怎么散失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吧!
1.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感激身边的植物。
2. 由于天气太冷,不能再现实验,通过视频让学生看到真实的现象。
3. 由现象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探究的兴趣。
一、 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
1. 小组合作探究——完善“地图”:
请各小组在十分钟之内完成“地图”上的挑战项目的1~4项,如下:
①请依次打开“红”、“黄”、“蓝”三个锦囊,面对机关,逐个击破。
②请仔细观察提供的材料、图片,它能帮你突破难点哦!
③请整理思路,将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三个过程联系起来,用红色箭头在大树图上画出水要经过的路线。
④请将三个锦囊贴在相应的位置上,迅速将这张“地图”夹在墙上。
2. 组间互评:
①评价教师的“地图”:实物投影仪展示教师课前完成的“地图”,先评价科学分,学生指出错误,错一题扣一分,教师用红笔更正;再评价美观分和速度分,统计总分。
②小组互评:参考教师的答案,1组给2组评分,2组给3组评分,依次类推。
3. 小组展示:小组推选代表上台展示——讲解通过观察材料得出的结论,总结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的过程。(教师板书)
4. 其他小组置疑或补充。
1. 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培养他们观察、思考的习惯,自主获得信息的能力,合作互助的情感。
2. 锦囊呈现重点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看书自主学习,找出答案。同时,引出难点问题,便于以学定教。
3. 通过提供的各种材料,帮助学生攻克难点,同时,引发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思考得更加深入,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重难点的理解更加透彻。
4. 画图引导他们形成整体意识,将分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构成思维导图,将冗长的语言陈述转变为形象易记的图形,将复杂的知识点简明化,便于理解和运用。
5. 先评价教师的,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态度。同时,激励学生大胆地去展现自己,正确地对待错误。
6. 小组互评有利于学习他人的优点,并从他人的错误中得到教训。学会公平公正地参与竞争。
7. 小组展示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倾听他人的意识。
8. 倡导多思多问,激发创造思维。
二、 学以致用——用科学的方法保护树木
【过渡】同学们通过自学、合作、讨论解决了许多问题,所谓学以致用,能把所学的知识用于生活实际,才是真才实力的体现。还记得植树节是哪一天吗?
学生回答:3月12日。
明年植树节我们就可以亲自体验种树了,但是,在移栽树苗的时候很容易损伤树苗,导致种下去的树不能存活。
【提问】请结合本节的知识,谈一谈在移栽树木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防止它缺水而死?
【引导】
保水“开源”“节流”
学生思考,积极发表看法。
【总结】
保水“开源”:促进根吸水
带土坨护根毛,勤松土
“节流”:降低蒸腾作用
低温、阴天、夜晚、无风时移栽;
去掉部分叶子;
用特殊材料覆盖叶片
1. 训练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将所学运用于生产实际和生活。
2.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命活动,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形成用科学方法保护植物的科学态度。
3. 适当的引导可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严谨的科学思维。
4. 总结,理清思路,易于理解,有利于形成综合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迁移拓展,自由发挥,期待学生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想法。
三、 课堂小结
1. 知识小结:对照板书
2. 评价总结:评价各小组和突出个人的表現
1. 总结本节的重点知识,强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思想。
2. 评价能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习动力;同时,通过引导,强化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 教学反思
本堂课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大胆地、创新性地整合了教材的内容,研究教材,立足于教材的重难点,但又高于教材的视角——从整体性出发,串联重要的知识点,构成自身的思维导图,将简单明了的知识框架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大部分重点;宽于教材的内容——学生平时不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缺乏置疑的精神,于是通过提供教材之外的观察材料,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多思多问的学习习惯,开阔视野,发散思维,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概念和相关的生命活动;深于教材的内涵——将应试的知识的认知过程升华为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过程,同时,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对植物的爱护之情和科学的价值观。
四、 结语
唯有最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才能取得最高的效益;唯有最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过程,才能有快乐的学习;唯有具有创意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的成就感在于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灵活自如地应对考试,智慧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花了很多心思设计这堂课,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和高效的学习成果使我小有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吕磊.中职计算机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王海燕.七年级生物科技活动系列方案开发的实践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吴芳,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怡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