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叶
摘 要: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是特意加上的,所以我们应该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给予高度的重视。良好的社会契约意识是公民责任感培育的关键,而社会契约意识的缺乏则会导致公民责任感意识淡薄。当前社会普遍缺乏必要的契约意识,当然大学生也不例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充分发挥无形契约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重要作用,将契约精神教育与大学生人格教育相结合,使契约精神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体系,培养其契约型人格,使大学生能够学会正确处理自身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践行社会责任。
关键词:社会契约;人格教育;社会责任感培养
1 社会契约论的主要观点
1.1 权利主体是平等的、自由的
社会契约是建立在自主和自愿基础上的一种约定。它具有良好的公信力,对社会大众普遍具有约束性,规范社会大众的行为,使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契约在某种意义上与自由是语义相通的,没有自由就不存在契约。平等、自主的个体存在是社会契约思想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1.2 社会契约具有内在规定性
社会契约是建立在集体自由协商的基础之上,它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意见,维护大多数人的权利。公民享受社会契约带来自身权利的同时,还必须自觉维护契约,践行契约。公民在参与政治过程中,不仅要意识到自己权利的重要性,而且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正当权利,当自身权利与集体权利相冲突时,个人应该放弃自身的某些权利,服从集体权利。
1.3 契约方式与人和社会发展相互适应,其具体表现形式是多样的
社会契约既体现在公民对强制性制度的遵从,又体现在道德约束下公民的自觉行为。无论是强制性制度还是公民道德约束下普遍认可的自觉性行为,都是公民契约精神的体现。强制性制度,如公民对法律法规的遵从,能够保障公民在法律的规范下行使权力和履行责任,维持社会的长久治安和有效运转。而公民道德约束下的普遍认可的自觉行为,是公民契约精神的重要体现,有助于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妥善处理个人与社会、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增强个人社会责任感。
2 社会责任感培养明晰了社会契约视角下的人格教育导向
个人层面导向:个人的独立价值与独立存在的意义是公民契约精神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在这一导向中,大学生只有认识到人之为人的独立价值与独立存在,契约精神才有可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普及相关知识,一体验式引导作为辅助,让学生深刻感知契约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各类教学活动中,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作为社会公民,对社会的各项责任。通过了解自身来了解社会生活,培养大学生的契约意识,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运用契约来处理问题。同时,注重培养大学生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不得随意侵犯剥夺他人的权利。
社会层面导向: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引导大学生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社会秩序的有效维护离不开各种契约的订立与履行。在这一导向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使学生了解到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权利便是社会契约所赋予的权利,相应的契约义务则是有效维系社会契约和社会有效运行所必须履行的,将契约的达成与履行培养成大学生的习惯。
价值层面导向:责任感是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了责任感,学生才能够自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倡导学生的公民意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着重当加大对契约救济精神和守信精神的传递。契约救济作为保护契约的重要保障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学生是否真正尊重契约。而契约守信内涵帮助学生种下契约信守的种子,从而有利于其责任感的培养。
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路径与策略
3.1 搭建大学生人格教育平台
围绕教育学生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更要走入社会教导学生如何做人,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培养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如学校组织长跑、跆拳道、太极拳比赛,增强团队意识。
高校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学校,老师、学生主体地位平等的前提下,制订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主体地位的平等能够使学生有更多的自由、自主空间,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批评权,更加有利于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校园建设,自觉履行个人义务,培养其负责人的人格。
3.2 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人格教育体系
(1)围绕大学生人格教育现实特点,探索符合青年身心特点的教育路径。
开展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社会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要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诸如环保公益活动,节假日文艺活动,慈善助贫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要与文化校园建设结合起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利用学校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以外在的优美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文化品位,不断更新知识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把法治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把契约型人格教育纳入法治精神教育,寓教于乐,寓教育学中。高校自身对于校园内各种违反道德规范、不讲文明、考试作弊、学术不端等行为,必须批评指责,必要时进行处分,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制度约束意识,从而促进大学生增强契约意识,培养其负责任的人格。将人格教育融入主流文化教育,强化大学生公共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要充分发挥高校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将契约精神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使契约精神主动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之中。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理论高度。而人格教育在这个高度下进行以及开展,依据性会更强,更加会引起高校的重视度。契约人格的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推动大学生自觉践行责任义务。
3.3 以人格教育为引导,重视责任使命
3.3.1 培养大学生负责任的人格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其入心、入脑,化为行动,潜移默化的培养其负责任的人格。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个人的影响关系到这个人的人格塑造。培养打学生负责人的精神。
3.3.2 注重人格教育的新颖性和时代性,吸引大学生主动接受教育
在教学中对学生严格要求,主动学习,课上,激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班级管理中,培养集体责任感,在明确班级奋斗目标中培养学生责任感。作为新世纪的新人,践行社会责任,要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自己践行社会责任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将对大学生契约精神的人格教育融入到各科教学中,并结合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其进行契约精神的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促进大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育必须有赖于主体的自觉,主动将自由、平等、权利对等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人格,践行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外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许长宾.大学生契约精神如何培养[J].人民论坛,2016,(29) :100-101.
[2]鲁宽民,吕遊.网络虚拟空间契约精神的培育[J].河南社会科学,2012,(6):12.
[3]廖小琴.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逻辑起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6):1.
[4]李苑静.习近平关于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思想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5):18.
[5]许茗健.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6,(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