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8-04-23 12:51曹运华于增艳姜晶牛振海付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23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学

曹运华 于增艳 姜晶 牛振海 付伟

摘 要 首先分析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重点以“三导向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心理学专业为实例,探究复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缓解就业压力。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23-0070-03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in Context of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CAO Yunhua, YU Zengyan, JIANG Jing, NIU Zhenhai, FU Wei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d the issue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talent training in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aking quality education with three orientation as thinking guidance, and psycho-logy as example,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focused on exploring com-pound and practical talent training mode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ve awareness and pioneering work, and alleviate employ-ment pressure.

Key words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sychology;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quality education

1 應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双创”背景 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是一种以就业教育为导向的封闭式教育,这种教育可以看作知识传承的“搬运工”。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愈演愈烈,尤其是心理学、社会学等一些普通地方院校的文科专业。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其中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的发展的总体把握,创业教育则着重于如何实现人的自我价值[1]。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出台一系列文件。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指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进一步明确提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现状或存在问题

1)课程体系不完善,实践环节薄弱。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但目前地方院校课程体系缺乏层次性、系统性,不能满足不同类别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以及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课程内容设置仍以专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未将与专业密切联系的实践课程纳入正规的课程体系,或即时设置为正规课程,但缺乏严格的考核标准,导致实践课程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另外,实践体系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仅停留在假期社会实践或参与各类竞赛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等内容上,很难达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2)教育理念不清晰,师资力量缺乏。首先,学校和社会没有形成适合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没有引起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其次,高校教师未对创新创业教育引起足够重视,或认为其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或只注重创业知识的传授;最后,高校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但大部分教师没有创业的经历,对学生的指导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自身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体验和能力。

2 措施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贯穿整个大学教育全过程,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应在“双创”背景下进行积极调整和修订。以应用性、实践性思想为指导,齐齐哈尔医学院按照“三导向素质教育”(以“职业情感”为导向的职业素质教育、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身心素质教育)为指导方向,以“学科交叉,模块设课,分类培养”为修订原则,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积极调整,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积极培养复合型应用心理学人才,积极探索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科学整合、实习基地与学院教育有机结合、专业教育与自我成长良性契合的培养模式,即:专业价值取向、通才教育取向和实践能力取向三合一的课程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职业化、课程化、全程化、多元化的实践模式。以提升学生职业情感、执业能力、社会适应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团队、数字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方法、实验实践教学、教学管理保障体系和学生服务体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综合教育改革。

产学研相结合

1)促进专业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教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强调课程实践实习,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如心理学研究方法这门专业课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要求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进行实践环节的练习,理论部分在介绍常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一项科学研究,实践部分则从选题、研究设计、现场实施、数据分析以及论文撰写等每个环节,要求能够把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应用,为接下来的毕业论文设计和以后的科研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组建团队,参与教师课题。打造“导师+项目+团队”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如参加国家、省级创业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在实践中注重专业知识对创业的指导性作用,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结合专业和学生个人自身能力特点,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规划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增强创业的成功率[2]。另外,教师申报的科研课题也可以组建团队,让学生参与。这不仅解决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人手不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科研兴趣,发挥学生的科研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推行“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把应用人才培养由高校延伸到企业生产和科研实践第一线,积极提倡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融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創新教育实践平台[3]。

目前在以下几方面开展了或预期开展一些工作。

1)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评估。作为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一年级通识教育课上都要学习一定的医学基础课。另外,90%以上的学生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辅导能力。与当地自闭症机构、强制戒毒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和交流,锻炼学生的心理咨询实践操作能力。

2)采集心理测评数据,改善基础教育。根据心理测量等方法,利用数据驱动改善教与学,对当地中小学进行增值评价和学习诊断。这些技术和方法可以为每一所学校建立目标、活动、评价一致性的课堂,为每一位教师建立基于数据改善教学、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机制,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建立从事相关活动的教育网络公司,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3)利用心理学精密仪器技术与企业合作。学院购买了眼动仪、事件相关电位仪等大型心理学仪器,不仅有利于师生从事科研活动,也可以同企业、机构合作,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如可以与广告公司合作,通过眼动轨迹、热点图等客观数据来说明广告设计的有效性;还可以进行网页测评或注意缺陷诊断等实践活动。

建设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能否有效实施的根本保障。首先,在校内选拔一批“双师双能型教师”在进行理论授课的基础上进行创业培训,提高其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主动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如进行技术革新、承担创新创业项目等,最终形成创新创业教学的反哺长效机制[4]。其次,多渠道聘请著名企业家、优秀的创业校友等组成创业导师团,开展创业讲座和创业实践指导,使教师队伍不断多样化[5]。

另外,在理论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提倡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学院鼓励教师采用翻转课堂、案例式教学(CBL)、团队讨论法(TBL)、问题教学法(PBL)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又有利于团队合作意识的形成。

3 意义或必要性

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就业质量 教育部相关数据表明,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连续15年不断增长,存在严重的就业问题[6]。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小微企业主的基地,小微企业不仅解决了创业者自身就业问题,也提供了目前就业市场上大多数的就业机会[4]。具有特色的小微企业未来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总之,通过政府、社会与高校联合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可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另外,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已派生出许多与心理学有关的职业、职位,例如:数据分析、测评分析员,大数据时代使得每一次数据分析都可以挖掘出有价值的材料(销售、产品、教学);保健,除了医疗保健,还必须配合心理辅导、调节;用户体验,各大门户网站及互联网企业的新职业职位,特别喜欢学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亲子成长,妈妈与宝宝共成长,怎么与幼儿交流、共同成长。

办学定位:具有应用特色,服务地方产业经济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综合实力、科研能力与国家“985”“211”“双一流”高校存在较大差距,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办出应用特色,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则是确定其培养目标最佳的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成立于2002年,并于同年招生,现有12届毕业生。该专业依托医学、心理、社工等专业资源,形成独特的三位一体格局和医学特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加强科学研究和学科点建设,努力提升办学整体实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定位为建设满足区域应用心理学人才需求,引领地区心理学专业发展,省内领先、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具有个性化和特色化的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培养基地。

满足大学生自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体现人生价值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在进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激励大学生打破惯例,推陈出新,不断进取,增强了大学生批评与合作的意识,既要保证个性发展,也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可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满足了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7]。

参考文献

[1]刘艳,闫国栋,孟威,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35-37.

[2]吴祥为,汤婕,张晓伟,等.环境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5):104-108.

[3]李长熙,张伟伟,李建楠.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97-99.

[4]周桂瑾,俞林.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2):5-9.

[5]宋晓丹,万哨凯.专业建设视角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7(18):52-55.

[6]田朝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证研究: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7):69-73.

[7]陈祥,张玉玺.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6(33):5-7.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