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家俊
【摘 要】 相比于初中物理而言,高中物理的难度明显提升。因此,作为刚刚进入高中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在学习高一物理的时候总是会产生许多困惑。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体会,浅显论述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一些困惑与对策。
【关键词】 高一学生;学习物理;困惑对策
众所周知,能够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都是在初中学习阶段出类拔萃的学生。或者说,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都学有余力,学得比较轻松。然而,大部分高一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的时候,都觉得高中物理好难。因为在心理上觉得高中物理太难,所以他们学习的热情就会日益减少。如果高一学生在一开始学习高中物理的时候,不能够克服这种畏难情绪,那么,久而久之,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物理学习成绩。
鉴于此,作为高一学生必须要清晰认识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困惑,并积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克服畏难情绪,进而大幅提升学习效率。
困惑之一:学习内容变复杂了
相比于初中物理而言,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复杂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直观变抽象了,如初中物理主要研究一些形象直观的物体,而高中物理则主要研究一些抽象间接的质点等;从单一变多元了,如初中物理主要研究二力平衡、匀速运动等,而高中物理主要研究多力平衡、变速运动、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从浅显变深奥了,如初中物理中的一些题目,学生只需要记住公式就可以有效解决,而高中物理中的大部分题目则需要学生进行各种分析与推理等。此外,高中物理的内容还从标量变成了矢量,从定性变成了定量等。
困惑之二:学习方法不奏效了
因为初中物理教材中所涉及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内容形象直观、概念浅显易懂、公式易于理解,所以学习者只需要在课堂上仔细聆听就能够顺利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另外,初中物理教材中设计的一些题目题型简单、迷惑性细节少、计算数字小,所以学生的学习方法也相对比较简单机械。然而,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之后,物理教材中的定义、概念、规律以及现象等变得越来越多,再加上教学节奏明显比初中阶段要快,所以我们原来的学习方法也变得不奏效了。
对策一:改变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在初中阶段學习物理的时候,因为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都是形象直观的,所以我们的思维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而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之后,物理教材中的内容变得越来越抽象。因此,如果单纯运用形象思维很难理解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各种知识点。鉴于此,在高一阶段学习物理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尽快地让自己的思维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为了确保我们思维方式的尽快转变,在课前必须要自主预习相关内容,并充分挖掘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高一阶段学习物理概念的时候,我们要依托老师紧紧围绕学习内容,精心创设的思维情境,展开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同时,我们要以这些思维活动为契机,稳步发展自身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等。在高一阶段解答各种物理题目的时候,我们要遵循老师耐心细致地示范引领,认真模仿并灵活运用各种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在从简单模仿到运用自如的过程中,我们就会熟练掌握各种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与此同时,我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此外,在解决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意发展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进而让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成为我们提升学习效率的有力推手。
当我们的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之后,对于高中物理教材中一些抽象的内容,我们也就能够理解得更加透彻,学习的效率自然也会大幅提升。事实上,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当我们真正习惯了用抽象思维去学习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内容之后,高中物理也就变得不那么难了。
对策二:改善学习方法,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究过渡
因为初中阶段的知识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大部分学生只要在课堂中认真听课就能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顺利达成学习目标。归根结底,这样的学习方式还是一种被动接受式的方式。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仅仅依靠课堂上去听,而在课后不再去巩固,那么,我们的学习肯定会收效甚微。
鉴于此,在高一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在主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我们就会对各种概念、公式、定律以及现象理解得更加透彻。当然,尤为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依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
比如说,在学习例题的时候,有些同学在迅速读完题目要求之后,从不做任何主动思考,只是静静地等待老师的讲解,或者有些同学会翻看书上例题的讲解过程。事实上,无论是等待教师讲解,还是翻看书上的解题过程,都是一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极不利于自己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综上所述,在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之后,我们必须要及时改变自身的思维方式,要以抽象思维为主,形象思维为辅,着力提升自己学习高中物理的效率;我们还必须要改善自身的学习方式,要以主动探究为主,被动接受为辅,大力提升自身学习高中物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梁振炎.浅析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困惑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4(65):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