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薇 吴梦龙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农村小学基于“互联网+”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价值,根据农村小学生的现实情况,总结“互联网+”时代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问题,以及如何优化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体系,全面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改进策略
“互联网+”环境优化了小学音乐教学空间,可以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音乐学习的自主性,扩展了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视野,满足了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知识的需要。
一、“互联网+”时代小学音乐教学的问题
(一)硬件条件问题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有限,音乐课程资源相对有限,农村地区的音乐课程还存在缺乏必要硬件支撑的问题。农村小学无论是多媒体设备,还是各种音乐教学的乐器都较为匮乏。农村小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丰富的音乐艺术活动形式,普遍的没能接触到钢琴、小提琴、古筝、琵琶等乐器。加上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较慢,使得农村地区的小学生没能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音乐文化熏陶,农村地区的音乐教学资源相对贫乏,各种音乐样式、音乐历史背景知识未能在农村小学得以普及。
(二)师资力量问题
农村的经济基础、地域文化、资源现实、传统的教学模式决定了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现有的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往往没能掌握主流音乐文化,不能及时的更新音乐资源,在封闭式的环境中没能充分理解素质教育对音乐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虽然信息技术已经进入了农村小学教学领域,但是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教育模式仍然较为单一,教师没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音乐教学理念,不能组织学生自主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没能在音乐课堂上借助丰富的资源激发农村小学生的多种音乐兴趣。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表现出信息技术素质不足的问题,教学方式方法落后的问题,以及缺乏信息环境下小学音乐教学主观能动性的问题。
二、“互联网+”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价值
(一)丰富信息资源供给
“互联网+”满足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资源需要,基于“互联网+”的小学音乐教学可以逐步的实现向听觉型教育、视听型教育、交互型的教育模式发展。音乐教育活动可以借助“互联网+”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持服务系列。教师可以在互联网获得丰富的音乐教学方案,可以围绕着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更有利于进行音乐文化传递,可以有效缩小城乡音乐教育的差距,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自主成长的空间。
(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基于“互联网+”的音乐教学实现课上课下有机互动,教师不仅可以课堂上直观、生动、形象、具体的传授音乐文化知识,有效的呈现音乐作品的文化特征。还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促进所有学生在课下预习音乐课堂教学有关内容,有助于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音乐教学活动深入开展。教师还可能在“互联网+”平台征求学生意见,从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音乐学习需求,并且达到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必要的网络空间指导,达到促进学生发展音乐能力的目标。
(三)推动音乐教学改革
基础“互联网+”的小学音乐教学进一步实现了音乐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指导作用,从而促进小学音乐教学向素质化的方向发展。首先,小学音乐教学在“互联网+”环境下日益提高了开放性,小学音乐教学需要打造一个开放平台,从而满足所有学生自主开展音乐学习的需要。其次,基于“互联网+”的小学音乐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教师应当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达到促进所有学生发展目标。第三,促进了小学音乐教学网络化、协作性、自主性、交互性的方式发展,并且带动了教学模式改革。
三、“互联网+”背景下音乐教学模式创新
(一)开放式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的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强调由教师构建一个开放性的环境。教师组织开展的音乐教学活动不能仅固定在课本内容上,教师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拓展,从而满足学生各种兴趣需要。例如,教师可以把地方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资源融入课堂,也可以围绕着中国好声音、音乐梦想秀等综艺节目组织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音乐、校园音乐网站以及热点音乐现象进行教学,形成完善的音乐文化熏陶体系,在高度自由的环境下全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
(二)探索式教学
“互联网+”时代的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更注重使用探索式的音乐教学模式,强调农村小学建立信息化的学习阵地,通过创建音乐多媒体影音互动教室,满足学生在网络空间进行音乐创作、音乐评论、音乐交流的需要,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特征培养农村小学生不同的音乐兴趣爱好。教师可以上网进行音乐资源的浏览下载,并且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学习素材。也可以由小学生自主到网络选择喜欢的歌曲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出一系列的改编、创作等音乐教学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性,形成一定的音乐教育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知识,达到全面提高小學生音乐能力的目标。
(三)交互式模式
小学音乐课堂在“互联网+”环境下还可以组织开展交互式的音乐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实现人机交互,也可以促进学生群体之间或者师生之间开展音乐交流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具体的音乐教学情境氛围,充分的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然后帮助学生课下收集音乐资源,并且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交流和互评,这对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性,给予学生音乐活动参与的直观体验性有重要意义。
(四)个性化指导
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不仅要促进所有农村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效的普及音乐知识,还要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个性化成长。教师应当设置一个良好的个性化教学空间,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特征,为学生量身定做音乐教学内容,并且在互联网空间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实时互动沟通,达到全面提高音乐教学针对性目标。
结语
“互联网+”时代农村小学音乐模式的变革应当从传统的机械训练模式向着互动型、探究型、个性化与开发型的方向发展,着力加强音乐教学资源的配置,全面满足农村小学生自主开展音乐实践活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