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外关于学习目标制定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分析

2018-04-19 08:13韩洁
东方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制定学习目标现状分析

韩洁

摘要:学习目标是教师希望学生在课堂上所要达到的目的,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学习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方向明确了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支柱,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只有明确了目标,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才有路径可依,才有方向可寻。因此,设计合理的学习目标学生课堂学习的关键。然而现实中许多教师不重视学习目标的设计,笔者就学习目标制定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目标;制定;研究历史;现状分析

一、学习目标制定的研究历史

在国外,很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对教学目标的分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加涅认为学习的结果即学校教学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学生的五种技能;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和态度。另外,克莱斯沃尔、布劳克、吉尔福特、戴维、哈罗等,他们在教学目标的分类上都曾经提出自己的理论。

在國内,关于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古今学者们也做了较多的论述。如孔子认为“学而优则仕”,他从培养“士”、“君子”的教育目的出发,主张教学目的是培养以德为主、德才兼备的人才。孟子提出教学的目的是申孝梯、明人伦。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当时中国的形势,洋务派的教学目的在既要求学生掌握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和伦理道德,又要求学生学习西方近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知识。蔡元培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教有目的出发,明确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巧、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和美感教巧等“五育并举”的方针,这对中国近代教学目的的实践和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20-30年代,陶行知、黄炎培和陈鹤等现代教育家提出了讲求实际功用、注重个体发展的教学目的观。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党和国家多次重申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的教育方针和目的。而在教学目标这一问题上,国内学者们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如李秉德等人建立了教学目标三维模型;唐文中等人提出了教学任务两维明细表格。这些年来,对教学目标这个问题的探讨还较多地出现在一些期刊论文或个别的学术论文中。如福建师范大学硕士邓巍伟的毕业论文《教学目标实践过程研究》采用了过程维度的视角,按照教学目标实践的逻辑顺序,研究目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上海师范大学硕士韩静静在其毕业论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陈述与呈现》中结合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分析了语文阅读目标在陈述方面存在的问题。此外还有刘云鹏、何红的《中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与分析》、张美兰的《教学目标的研究特点概述》、何光锋、曾志红的《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等,都从不同角度对教学目标进行了论述。

然而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终究不能等同于学习目标,在盛群力、褚献华编译的《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一书中提出;学习目标是对教学结束之后学习者的预期行为所作的描述。在此书中,编者先是考察如何确定学习目标的内在成份W及如何识别编制得当的学习目标,然后再了解如何按部就班地根据学习目的编写学习目标。这是关于学习目标较为深入的研究。

从以上学者研究的成果来看,对学习目标的研究应尚有较大探索空间,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以继续努力。这也是笔者选择这一课题的初衷所在。

二、学习目标制定现状分析

从本世纪初在全国掀起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潮,然而,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任何的改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同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课堂流于形式

教学模式研究本身不仅是目的,更是一种手段,它本身就含有一种方法论的意文。因此,它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切入点,是教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教学模式为一定的教学理论运用于实践规范了较为完备、便于操作的实施程序。

掌握教学模式,教师就有了进行教学的“武器”。面对新课改,在规范的教学模式的示范引导下,教师可以大大减少盲目摸索、尝试错误所浪费的时间和精为。教学模式有一定的示范引导功能,它旨在交给教师教学的“基本套路”,但并不意味着限制或扼杀教师的创造性。教师在运用这些“基本套路”时,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条件或情境灵活调整,形成适合教学实际的“变式”。然而,在确定了课堂教学模式后,许多老师又开始产生疑问了:一节课是否就该按此流程一步一步完整地完成呢?于是,许多老师为了在课堂上完成流程,大大忽略了本节课的目标、内容和重点难点,课堂完成流于形式。

(二)导学案设计不合理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它是新课改教学理念下教师为学生进行学习设计的产物,被形象地比喻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新课改要求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设计导学案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决定是否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増长知识、形成能力。因此,编写导学案的第一要求就是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此前提下寻求一些好方法。然而新课改以后,许多老师因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难以从原来的教案解脱出来,所编写的导学案并不适合新课堂。如有的老师所编写的导学案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案无异;有的老师把导学案编制成了练习题形式;更甚者有的老师为完成课堂流程随便编写了几个问题分到各組完成,然后进行交流、展示,既无目的,更起不到导向作用。

(三)学习目标不明确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不仅教师要知道,学生也要知道,就像作战一样,不仅指挥员要知道,战士也要知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战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能最快巧灭敌人,取得胜利。因此,确定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教师不再是灌书筒,而是要对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如何引导呢?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给学生定下合适的学习目标。然而现实中许多老师却忽略了这一重点。有的老师在课前并没有引导学生定好本节课的目标,有的老师所定目标于本节课毫无用处,有的甚至课堂无目标。如有的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语文课时,上课铃响,教师进入教室,马上把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独学完成导学案,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再开始展示导学案中的内容,最后总结。从头到尾,这节课没出现过学习目标,直至下课,学生依然一片茫然,不知道这些课堂流程下来是为了什么。

总之,在学习目标的制定方面,无论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而自定目标还是引导学生所定目标,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猜你喜欢
制定学习目标现状分析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的制定
浅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定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从国际经济贸易角度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制定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学习法的探索
“从目标入手”,设计高效课堂任务单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