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

2018-04-19 08:13王大乐
东方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培养

王大乐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三至六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种相较于其他类型课程而言,比较特殊的学科。与其他类型学科相比,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更加突出。且小学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亲自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日常表达与交际的能力,所以该课程在小学课程中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我们将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兴趣;培养

所谓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们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该课程主要是基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并将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相结合,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课程。那么培养学生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何必要性以及如何培养成为了当前众多教师思考的内容,具体原因以及措施如下。

一、培养学生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必要性

(一)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

众所周知,在小学阶段的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终究处于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半灌输式教育,而学生自然而然的处于了被动的学习状态,长期以往,缺乏了自主学习的意识。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不同于其他类型学科,此学科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仅起到指引与帮助的作用,需探索问题的选择、探索问题的方式、探索过程中得到的结果等内容都是由学生自行完成。例如:在教学《关于汽车问题的研究》一课中,作为引导者,我利用设疑、引疑,采用“问题——探索——交流”的学习模式,时时处处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直面生活中的疑问,进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而决不回避问题,有助于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客观面对社会现象的好习惯。

(二)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常情况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都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此过程中,学生们需根据组内具体情况,对探索任务进行分工,且对探索结果进行整合,这便要求学生们用综合的眼光看待问题,选择最佳的探究方案,且需根据组内每个个体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工作的配对。在此过程中,组内成员之间通过沟通、交流以及合作,培养了一定的默契度,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三)提升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相对而言比较注重学生探究性的课程,可对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起极大的推动作用。因在此课程中,学生若想完成相应课题、解决相应问题,就必须使用各种合理的手段对信息进行搜集,但因信息拥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学生除搜集信息外,还需对其进行相应的筛选工作,再将同类有效信息分组进行相应处理和合理利用。

(四)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大的特点为实践性,理所当然的,学生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动手实践能力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分重视学生实践方式的多样性,将传统模式下单一的知识传授方式进行转变,以获取知识结果为探究的直接目的。所谓实践方式大致可分为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以及服务劳动等,以学生动手实践为基本方式。

(五)將所学知识付诸于实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学生超越课本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所积累的经验以及知识付诸于实际生活和社会中,让学生深刻的了解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且学习书本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实践活动所服务的,因为若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必然要跳出书本中狭隘的知识局限,让知识在生活、自然、社会的实际情况中得到运用和检验。

二、如何培养学生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兴趣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因教师通常都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相应的限制,难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对课程进行学习,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授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权利,让其充分发挥自我的独特性,对相关探索任务进行独立的安排和开展,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策划者与实施者。教师只需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起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二)自主对课题进行选择

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呈多样化,既包括了探究类课题、体验类课题,也包含了设计类课题等,因此学生的选择面也更加广泛,且不同的个体都拥有其独特性,因此所选择的课题也不尽相同。教师应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不提倡强制性安排课题的模式[1]。在教学中,我在确定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就从孩子热爱自然、渴望探索自然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从最熟悉的校园入手,观察校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确定了大家都想研究的问题—研究校园美丽的花草树木。

(三)课题难度相应提升或降低

若学生选择不同课题,其所面临的任务完成难度大不相同。若学生所选择课题的难度过高,学生在面临难以解决的挫折时,难免会对其丧失兴趣以及自信心。而相反的,若课题的难度并未达到学生所预期的标准,在相应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也会因挑战性过低而丧失了探究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学生开展相应任务的过程中,需对其进行密切的观察,并与学生进行适当的谈话,以此了解学生的任务进度以及不同看法,收集相关反馈后,对相应课题进行适度的调整,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2]。

(四)进行相关展示

学生们在完成课题的探究后,需对探究结果进行相应总结和展示。因学生在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作品后,总希望将其作品进行相应展示,得到其余学生的认可。若课程的开展中缺少了这一步骤,学生只将调查结果交给教师,由教师一人进行评判,难免缺乏公正性。而无法确保公正性的评判结果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调查结束后,令学生进行相应的成果展示,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讨论,吸取其他学生的经验,进行自我的反思和完善,为以后相关任务的开展积累和总结经验。教师也需在此过程中,对相应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适度的表扬,让其保持强烈的学习和探究欲望[3]。

结束语: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引导学生从生活与社会中发现问题,并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将所学习的知识与积累的经验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学科,已经受到众多教师的广泛关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关安排,培养其对该门课程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宋佳.探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策略[J].考试周刊,2017(A1):24.

[2]张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264.

[3]林果.“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快乐地成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感[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2 (03):66.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