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初中生学习主动性培养

2018-04-19 08:38唐聪颖
新课程·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道德与法治初中生

唐聪颖

摘 要:如今,在初中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属于一门不可或缺的学科。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引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但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道德水平,还能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较强的法治意识。同时重点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现阶段中学教学中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一个关键性目标。为此,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初中生学习主动性培养为主要阐述点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生;学习主动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最主要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实施详细知识的传授,最关键的是能够为学生创建一个比较完善的思维体系,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得以显著提高,最终能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及知识,充分挖掘学科的作用,获取理想的教学效率[1]。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

现今在初中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在学习中没有足够的积极性[2]。当前由于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加之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学生接触到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多,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认知体系,并且也对社会产生了新的认识及不同的看法,同时学生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个性化理解。所以,教师若想依靠说教的方式对学生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其提出的要求。在实际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陈旧老套,并且教学模式也是反反复复的一套,严重缺乏教学手段的创新,无法切实对应“生本理念”,只是将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粘贴复制,忽略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致使整体教学水平偏低,对初中生构建健康、积极、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认知体系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激发初中生学习主动性的具体措施

1.活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传授时,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从而有效活化教学手段,最终能够实现多元化教学模式,以此高度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显著提高教学效率[3]。

例如,在开展环保及资源节约的教学时,教师若是简单将教材内容复述出来,极易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乏味感,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可在其中加用故事大赛教学板块,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如收集一些与环保和节约相关的小故事,并且在课堂中进行演讲,最后让学生对每一个故事实施特色评价,以此使学生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此外,由于诗歌朗诵、环保知识竞赛等均属于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常使用的教学方式,具备成本低、易执行的特点,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到纪念馆此类型的场所实施现场学习,或者是积极参加养老院慰问、社区服务等活动,使得学生的道德品质得以优化。

2.开展合作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传授时,教师可在其中引入小组学习,并且将这一教学手段安排在课堂前半部分,以此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预先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同时经过教师、学生的共同讨论,对问题进行提前剖析,进而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深度分析问题,高效处理问题,提高教学效果[4]。

例如,在进行《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式学习,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对问题展开积极的讨论,并且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渠道对问题进行查阅,如互联网、相关书籍等,使学生团结协作,汇总搜集来的一些从古至今经典的名人故事,并将其制定成一份材料,于课堂学习中进行汇报。利用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兴趣,并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课堂上查询资料消耗的时间。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可将课堂时间使用在重点知识点的传授及处理学生疑问上。利用小组式学习,能够利于学生在其中精准发现对应自己学习能力的位置,并且独立处理自己的问题,充分展现自身作用,深度学习。

3.强化课程问题导向,吸引学生自主探索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传授时,教师应尽量充分展现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利用高质量的教学计划,始终开展问题导向,显著优化教学指导,利用高效合理的问题,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使其能够积极、自主地去发现新知识,并以此强化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别把尊严丢了》教学中,教师可将何以维护我们的尊严作为主要的论述点,并且在授课中使用经典案例进一步证实,同时有效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由于每一位学生均经历过这样较为现实的问题,并且在体验过程中也产生了自身的疑惑,因此,针对这类型的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剖析及设计,充分使用有效课堂时间,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结束授课任务后,可重点对教学效果执行有效的评价以及指导,针对每一位学生具体的表现进行对应的评价,以此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重视,且能够让学生及时积累学习经验,主动与教师、同学进行探讨,最终增进自己的自学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教学中对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性的培养,以此让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积极指导学生自主深度学习,获取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实现道德与法治学科预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郑翠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改革的特色和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7(9):183.

[2]吴佳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应用及探讨[J].中国培训,2017(10):60.

[3]胡蓉.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0):126-127.

[4]陈均武.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J].神州,2017(8):53.

猜你喜欢
学习主动性道德与法治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
浅论小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的激发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