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2018-04-19 08:29蔡韩春
考试周刊 2018年26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摘 要:阅读教学对于初中语文而言意义重大,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将阅读教学作为日常工作的一个重点,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让学生真正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切实分析了初中语文高校课堂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希望对初中语文教学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一、 引言

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效率较为低下,这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还限制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语文阅读将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二、 影响初中语文高校课堂阅读教学的原因

阅读有利于提高初中学生的知识储量,扩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受到传统的教学思维影响,我国初中目前的阅读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多种原因制约了阅读教学的进步。而限制阅读教学发展的主要原因可以从教学方式角度,教师角度,教育目标角度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 教学方式不正确

教学方式的不正确是限制阅读教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初中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会采用多媒体设备来开展教学。尽管多媒体设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但却并不适合阅读教学。多媒体教学的意义在于降低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然而,教师一般使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阅读的主要内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优势,还与阅读教学的根本要求相悖。使得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大幅度下降,且根本无法从教学当中取得收获。此外,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将情景教学法作为主要的一种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投入到文章阅读当中。然而,情景教学法却并不适用于阅读教学,尤其是在学生没有对文章理解透彻的情况下,根本无法达到投入其中的目的。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还会让学生对文章产生误会,无法从中体验到作者的真实情感。

(二) 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

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往往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反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而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到文章中的内涵和真谛,从而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因此,初中的阅读教学应当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去对待,只有让每一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当中,才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三) 教育目标不明确

受到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现阶段的初中阅读教学缺乏一定的创新,传统教育模式所具有的缺点依然存在。正因如此,使得阅读教学无法从根本上达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当教育目标和教学方式相悖的时候,无形之中降低了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使得学生从阅读教学中的收获大大减少。

三、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的建议

(一) 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新型教学方式引入到阅读教学当中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地位,并多采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方式。例如说,在学习《母亲》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后开展阅读交流,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有的学生可能对于《母亲》这篇文章有些不理解,受到年龄影响而无法感受到读者的真正含义。而通过阅读后的互相交流,学生可以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对文章的理解,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学生交流的过程本身就是提高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 指导学生阅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教授给学生的一定的阅读技巧。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学生阅读的时候播放与文章主题相符合的音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女娲造人》中有这样一句话“她笑,池水里影子也对他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当学生在阅读这段话的时候,应当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并且在断字断句的过程中注重平仄分明。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上台朗诵,并让学生来评价朗诵学生的朗诵水平。无论是朗诵者还是旁观者都能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这对于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不小的帮助。

(三) 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计划

由于年纪较小的原因,初中学生往往具有一定的贪玩心理,且在自制能力上存在诸多的欠缺,缺乏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阅读作业的方式,帮助學生安排课后阅读计划。比如说,当学习完《最后一课》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再次进行阅读,并且要求学生写下读后感。这样一来,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文章理解,达到了温故知新的目的,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可以称得上是一举两得。

(四)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所以必须要全部学生参与其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魅力,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主动去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提高阅读的效率,真正做到全面综合发展。

四、 结语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已经成为了一项基础。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不断地在实践当中审视自我,找到教学方式上的弊端,通过学习等手段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逐渐完善自身的不足,形成一套可行的教学模式。语文高效课堂的阅读教学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现阶段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让阅读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张彬.关于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7(5):154.

[2]沈辉.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10).

[3]吴文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14).

[4]薛树鹏.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文信息,2016(6):44-45.

作者简介:

蔡韩春,福建省福安市,福建省福安市城北中学。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策略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高中英语阅读策略教学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