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全新的课程内容呈现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如三维设计与创意、开源硬件项目设计等。看似熟悉的程序设计,新教材中换成了Python语言,貌似回应“人生苦短,我用Python”的倡议。新技术,新内容,似乎一切都是新的,都在向信息技术教师提出挑战。那么,教师该如何应对?
有道是,“万变不离其宗”。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变了,但课程目标依然定位于信息素养,不过是换了一种解读方式,即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来解释信息素养。当然,也需要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实现信息素养的培养。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三层架构,即双基层、问题解决层、学科思维层,学科思维可以看作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或关键。而学科思维,如计算思维、设计思维、管理思维等,相关研究皆有关注。田野间也不难发现彰显各种思维培养的教学设计,尤其是被广为关注的计算思维。因此,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的角度审视,有理由相信,学科核心素養的教学并非零起点。挖掘相关教学设计的精髓,只要把握住学科核心素养这一定海神针,教学就不会偏离方向。
又有言,“以不变应万变”。新课标倡导项目学习,项目学习之所以能实现“有效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主体性活动的实际开展,从而促进学习真正发生。同时我们也发现,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方面业已具备丰富的积淀,如认知陷阱、半成品策略,如局部探究、支架教学、任务驱动,这些都已被熟知并广泛运用,持续保证着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效果及效益,旺盛的生命力同样源于对主体性活动的保证。因此,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性活动的追求,是不变的,也是不能变的。唯有如此,才可能为学生的学习保驾护航。
于是可以确定,课标是新的,但教学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在合理扬弃的基础上继续前行。为了学生的发展,也为了教师的发展,更为了学科的发展,前行是唯一的选择。若能顺利前行,则可以说,教师已然具备了适应性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