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兰
[摘 要]童话是开启写作大门的一把钥匙。教师引领着学生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讲一讲、演一演,去感知童话的语言美、情感美,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关键词]语文课堂;童话教学;语言美;情感美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9000801
童话通过象征、夸张、拟人等多种语言表现手法,通过幻想来表述故事情节,实质上是一种以儿童为阅读主体的虚幻故事,具有一定的特殊审美性。教授好童话文本,可以灵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那么,如何教授童话故事呢?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够充分融入朗读教学。要想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不仅要在口头朗读中规范学生的表达,还要强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对童话文本内容的理解。童话课文在语言呈现上比较浅显,容易理解,教师可以充分把握童话文本中的语言素材,采用多样化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充分感受文本的用词、谋篇布局以及文本表述的情感,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两只小狮子》这篇童话,拥有大量的对话内容。在指导学生阅读童话中写懒狮子部分的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多个学生上讲台来朗读,看谁的朗读更贴近文中懒狮子的性格特征。通过比赛、比较、点评,学生既准确把握了句子的停顿、语气、语调、语速以及重音部分,又充分感知了懒狮子那懒洋洋、慢吞吞、不求上进的模样。而在朗读狮子妈妈的话的时候,因为学生还处于低年级阶段,比较难把握好妈妈这个角色,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示范,让学生体会到妈妈的亲切、慈爱,再通过引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引领学生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
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激发,让学生在情感的触动下展开想象,在想象的过程中产生更加充盈的情感体验。
例如,将音乐或者画面巧妙地融入童话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一个较为宽松的课堂氛围,这可以帮助学生感悟文学形象,从而富有激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童话文本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因为是从情感角度进行审美熏陶和感化,所以它还是提升学生文学形象认知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去感受童话故事中的情感,来点燃学生的思维。
童话文本在语言表达和画面呈现方面很生动,比较容易理解。它常用的方法是反复叙述,这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良好材料。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讲一讲童话故事,来加强学生对童话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讲童话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就是复述童话,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详细复述和简要复述。绝大部分的童话文本都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充分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之上,让其进行比较接近原文的详细复述。而简要复述较为常见的是用于科普童话文本中,即抛开童话的外在形式,讲讲课文中所提到的科学知识以及科学现象。例如,《地球爷爷的手》这篇童话故事,可让学生简要复述地球爷爷的手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棉花姑娘》一课,可让学生简要复述棉花姑娘生病后,请来了哪些医生为其治病,最后谁治好了她的病。
孩童时期之所以会喜欢上童话故事,主要是因為童话的幻想性以及游戏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于美的追求。童话因其故事的生动有趣,语言的诙谐幽默、生动活泼,强烈地吸引着学生,而童话又往往以拟人的手法来叙述故事。通过演一演的形式将故事的情节呈现出来,就可将其中生动的语言和蕴藏的深意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
在童话文本教学中,教师要能够适时抓住学生的热情,让他们试着把童话表演出来。比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教师先准备好小壁虎、鱼、壁虎妈妈等文本角色的头饰,然后在班级中随机抽取几名学生分别带上这些头饰,扮演不同的角色。扮演小壁虎的学生,可以按照书本上的故事情节展开,从“失尾巴——借尾巴——明白尾巴用途”这样的顺序进行表演。通过这样的一个环节,不仅可以释放学生的天性,还能够内化故事情节,加深学生对于童话故事的理解,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总而言之,每个学生的心中都蕴藏着一座童话城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通过童话教学让学生的心灵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1] 张小花.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分析[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
[2] 张静. 浅谈小学语文童话教学[J]. 学周刊,2016(5).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