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语文中的古诗教学例谈

2018-04-18 02:59陈玉花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8年3期
关键词:古诗教学

陈玉花

[摘 要]古诗教学应创设美的情境,引领学生在入情入境中体悟出诗歌美的意蕴。教师在带领学生解读美、赏析美、表达美的过程中,会唤醒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获得发展。

[关键词]情境语文;古诗教学;解读美;赏析美;表达美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9000901

柳樹是早春的代表性景物之一。它婀娜多姿,风情万种,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一诗,更是咏物诗中千古传诵的经典佳作。

开学初,我在教学这一课时,正值学校语文情境教育试点实验初期阶段。在阅读相关书籍,研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将这一课作为情境教学的研讨课进行公开教学,对中年段古诗教法进行了创新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年段古诗阅读提出了这样的目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依据课标阅读目标,设计《咏柳》一课的教学时,应力求体现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理念,把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注重落实情境教学五要素: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观察周围世界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突出创造性,以激发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学科能力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一、解读美

古诗词教学要为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而教,要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的培养和提升。我潜心研读,全面关注到文本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即除写了什么外,又是如何表达的。本文为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体现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的单元主题,是学习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诵读训练语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经典范例。备课中,我以“和古人一同赏春”为主题,将本课的《咏柳》《春日》两首诗和拓展阅读的五首古诗词整合在一起备课,力求构建开放的阅读体系。

我发现,《咏柳》诗句中蕴含了诸多美的因素:“碧玉”描摹了新叶嫩绿晶莹的鲜亮的色彩美,“绿丝绦”绘出了柳条的绿茸茸的柔美形态,“妆”是小家碧玉般的少女美的容貌,“垂”是柳丝披拂、裙带飘飘的勃勃生机,“裁”形象化了二月春风的灵巧神奇。全诗第一、第二句写眼前实景,细细描摹了满树绿意,绘出了柳条的柔美姿态,是与其他树木不一样的风情。第三、第四句自问自答,“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想象、比喻别出心裁,让读者在思考中收获了惊喜,给读者无尽的美的遐想。“一树”与“万条”是观察视角远观与近看的变化,是数量对比;“高”与“垂下”对应,散发出无限生机。

教师只有先被文本的语言美所吸引,心灵有所震撼,才可能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成为学生鲜活优美文字阅读的引领者和美读体验的传递者。

二、赏析美

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运用“情境语文”的诸多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如生活场景展现、图片再现、语言描绘、诵读联想等,引导学生体验感受,走进古诗精练的意境中。

课前,我安排学生观察小区、公园等地的柳树,使其对柳树特点有个第一现场的感知,并做好观察记录,回家后可以做一做柳叶标本,每人画一幅柳树图。

课堂中,我利用插图,让学生跟随诗人在河边赏柳,观诗人所见,思诗人所想,赞诗人所咏,诗情满满。除插图外,我还精心选择了11张不同的柳树图片,突显了柳树不同角度的美的特点,再配以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让图片说话,让学生想象,让柳条、柳叶的美入眼入心。

诵读是学生与诗人情感交流、情感共鸣的纽带。通过有声、有情的诵读,文中的字句就会活起来,文章整体也会更具形象性。我们从中年级就要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让其读出语调、读出感情、读出韵味,鼓励他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诗句,让他们在反复吟诵中读出诗歌的意蕴,读出诗歌的情绪。教师可通过个别读、分句读、轻声读、配乐读等多形式练习,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会词句的妙处,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三、表达美

课前,对柳树的绘画是一种美的表达。课堂中,看图,对柳树、柳叶的想象练说,学生思维活跃,想象有趣,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而深情诵读,又是一种领悟诗情画意的表达。学习古诗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当堂进行片段练习,抓住柳树的外形,枝条、嫩叶的颜色和形态等特点细细描绘,紧扣学段目标,写下读古诗的美好体验。结课时,师生共同诵读杨万里的《新柳》,这更是一种对柳树爱的表达。带着内心对柳树的赞美、对美好春天的热爱,这首诗会铭记在学生的记忆深处,成为他们对春天的一份珍藏。

情境语文课堂中,教师对古诗的热爱将化为积极的情感力量,唤醒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古诗诵读,让文化传承更有力量,让审美鉴赏从中年级起步!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古诗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立足原点 多向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