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萍,刘广永,邱桂学
(青岛科技大学 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42)
三元乙丙橡胶(EPDM)是由主链完全饱和的乙烯、丙烯和不饱和的侧基组成[1],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耐老化性、耐水性、耐化学药品性及优异的电绝缘性,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2-4]。橡胶的硫化历程由焦烧阶段、热硫化阶段、平坦硫化阶段和过硫化阶段(对硫磺硫化体系而言)组成[5],相比于硫磺硫化体系,采用过氧化物作为硫化剂的EPDM橡胶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性和低压缩永久变形性[6-7]。橡胶科学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就是硫化反应动力学,橡胶在硫化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硫化特性。描述橡胶焦烧阶段动力学参数的焦烧模型最早是由Coran等[8]提出,认为在硫化阶段发生的动力学反应属于一级反应[9]。目前,国内外对橡胶硫化动力学的研究多以天然橡胶(NR)为主体[10-14],认为是由两个一级反应组成了NR硫化阶段的动力学,而且速率常数K在这两个一级反应中是不同的,硫化阶段后期不符合一级反应特征。相比之下,对EPDM硫化动力学的研究较少,刘苏苏等[15]研究了填料对EPDM硫化动力学的影响规律,而未提及硫化体系这一影响因素。
本课题采用无转子硫化仪研究了过氧化物Luperox F40S用量对EPDM硫化特性、硫化动力学的影响。
橡塑实验密炼机:XSM-500,上海科创橡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双辊开炼机:BL-6175,宝轮精密检测仪器有限公司;无转子硫化仪:MDR2000,美国Alpha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实验的基础配方(质量份,下同)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基本配方
首先将EPDM生胶投入密炼机中,密炼机的初始温度设定为55 ℃,密炼1 min后依次加入炭黑、操作油等,7 min时密炼机扭矩达到平稳状态,此时排胶。将EPDM母炼胶在开炼机上塑炼3~5 min,然后加入交联剂和助交联剂,混炼均匀后下片。将制备好的混炼胶于室温下存放1 d后进行硫化特性测试。
按照GB/T 16584—1996制取硫化试样,采用MDR2000型无转子硫化仪进行测试。
在橡胶硫化过程中,交联密度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变大,所以用转矩变化速率V来表征硫化速率,如式(1)所示。
V=-d(MH-Mt)/dt=K(MH-Mt)n
(1)
式中:MH为最大转矩;Mt为硫化时间t时刻的转矩;n为反应级数;K为反应速率常数。
当n=1时,即一级反应,对式(1)进行积分得到式(2)。
ln(MH-Mt)=lnA-Kt
(2)
式中:A为积分常数;t为硫化时间。
根据Coran提出的焦烧模型,反应速率Vu如式(3)所示。
Vu=-(αK3/K4)×ln[K2exp(K1t)-K1exp(K2t)/(K2-K1)]
(3)
式中:α为化学计量数,无特定的物理含义;K1、K2、K3、K4分别为交联剂在不同反应阶段的反应速率常数[16]。
硫化阶段的反应方程如式(4)所示。
Vut=Vu∞{1-exp[-K2(t-ti)]}
(4)
式中:Vut为硫化时间t时刻的反应速率;Vu∞为硫化时间无限长时的反应速率;t为硫化时间;ti为诱导时间。
按照式(2),ln(MH-Mt)与硫化时间t的关系曲线概念图如图1所示。
概念硫化时间图1 ln(MH-Mt) 与硫化时间t的关系曲线
从图1可以看出,在焦烧阶段,橡胶的硫化动力学不是一级反应,而在转矩变化率达到最大值的时刻才是真正的一级反应,这个时刻用tdis表示,此后的硫化动力学可用式(5)表示。
ln(MH-Mt)=lnA-K(t-tdis)
(5)
速率常数K可由式(5)计算得出。但从图1可知,有些硫化反应的硫化阶段包含两个一级反应,即存在两个速率常数,另一个速率常数是图1中的虚线部分,用K′表示。
用无转子硫化仪对EPDM进行硫化曲线测试,硫化温度为175 ℃,结果见图2。
时间/min图2 Luperox F40S用量与EPDM转矩的关系
从图2可以看出,EPDM的转矩随着过氧化物Luperox F40S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硫化程度提高,正硫化时间tc(90)逐渐降低。这是因为随着过氧化物用量增多,参与硫化反应的自由基增多,橡胶分子链之间更易交联,胶料的化学交联网络增多,使体系转矩增大,交联效率提高,tc(90)缩短。
按照式(2),以ln(MH-Mt)为纵坐标,硫化时间t为横坐标作图,得到图3。
时间/min图3 Luperox F40S用量对ln(MH-Mt)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采用Luperox F40S为硫化剂的EPDM的硫化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焦烧期,曲线不符合一级反应特征;后一阶段是硫化阶段,该阶段又包含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曲线呈线性,非常符合一级反应特征,可通过线性拟合求出反应速率常数K;后一部分反应较为复杂,呈点震荡状,不符合一级反应特征。硫化阶段的前一部分为一级反应,一级反应的起始点定为tdis,tdis的确定对反应速率常数K的计算很重要。因此,以硫化速率为纵坐标,硫化时间t为横坐标作图,可得出Luperox F40S用量与tdis的关系曲线,如图4所示。
时间/min图4 Luperox F40S用量对tdis的影响
从图4可以看出,EPDM的硫化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转折点即为硫化速率最大值Vm,此时对应的时间就是tdis。随着过氧化物Luperox F40S用量的增加,Vm不断增大,但tdis逐渐降低,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ti为诱导时间。
表2 Luperox F40S用量对EPDM硫化过程的影响
在EPDM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中,硫化阶段的前一部分属于一级反应(n=1),且一级反应起始于tdis。按照式(2),由tdis点开始,以ln(MH-Mt)为纵坐标,硫化时间为横坐标作图,得到图5,由图5可以拟合出速率常数K,具体数据见表3。
时间/min图5 硫化时间t对ln(MH-Mt)的影响(n=1)
LuperoxF40S用量/份数n=1n≠1Kr*nK'r*'2.00.19200.99930.830.17050.99612.70.21050.99940.890.19670.99853.50.21980.99950.990.21800.99874.50.23030.99940.900.22240.99765.50.23680.99780.990.15350.9756
1)r*及r*′分别表示两个阶段的相关系数(拟合度);K为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为非一级反应速率常数。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Luperox F40S用量的增加,EPDM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的反应速率常数K逐渐变大,当n=1时,r*均大于0.999,说明5组胶料拟合度较好,能很好地符合硫化动力学方程。从图5可以看出,随着Luperox F40S用量的增加,ln(MH-Mt)越来越大,曲线与纵坐标交点的距离增大,截距增大。最大硫化速率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截距表征,所以截距越大,最大硫化速率越大。
对比表3中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随着Luperox F40S用量的变化趋势,可以初步得到图6所示的关系曲线。
Luperox F40S用量/份图6 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与Luperox F40S用量的关系
从图6可以看出,随着Luperox F40S用量的增加,反应速率常数K逐渐变大,但是增加幅度逐渐变缓,经过拟合得到公式(6)。
K=0.043 5lnx+0.164 4
(6)
式中:x为Luperox F40S用量,拟合度为0.984 7。所以反应速率常数K和Luperox F40S用量较好地符合此对数关系式,为EPDM硫化体系中过氧化物用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硫化阶段后期不符合一级反应特征,即n≠1,对式(1)进行积分得到式(7)。
(MH-Mt)(1-n)/(1-n)=B-K′t
(7)
式中:B为积分常数。
按照式(7),如果已知反应级数n,以(MH-Mt)(1-n)/(1-n)为纵坐标,硫化时间t为横坐标作图,得到一系列具有不同速率常数的直线,见图7。
时间/min图7 非一级反应时硫化时间对(MH-Mt)(1-n)/(1-n)的影响
从图7可以看出,在硫化阶段的后部分,通过对不同用量Luperox F40S硫化EPDM曲线的处理,可以拟合出反应级数n及相应的速率常数K′,具体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对非一级反应(n≠1)的硫化反应阶段,随着Luperox F40S用量的增加,K′逐渐变大,说明反应速率越来越快,与前述结果吻合,且拟合度均大于0.99,较好地符合拟合曲线。但是当Luperox F40S用量为5.5份时,反应速率常数减小,拟合度降低,原因是硫化剂用量过多,反应较复杂,橡胶网络发生降解,交联和降解同时进行,发生竞争,导致反应速率变慢,速率常数减小。
(1) 在EPDM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中,随着Luperox F40S用量的增加,体系的最大弹性转矩不断增大,正硫化时间tc(90)逐渐缩短。
(2) 在焦烧期内,EPDM的硫化反应为非一级反应;硫化阶段的硫化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在转折点tdis处硫化速率最大,其中tdis略大于诱导时间ti。
(3) 以tdis为起点,硫化阶段反应前部分为一级反应(n=1),随着Luperox F40S用量增加,Vm和K均增大,但K的增幅变缓,并符合对数关系;后部分为非一级反应(n≠1),K′随着Luperox F40S用量增加而增大,当Luperox F40S用量大于5.5份时,反应较复杂,K′的变化无明显规律。
参考文献:
[1]CESCA S.The chemistry of unsaturated ethylene-propylene-based terpolymers[J].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Macromolecular Reviews,1975,10(1):1-230.
[2]WINTERS R,HEINEN W,VERBRUGGEN M A L,et al.Solid-state13C-NMR study of accelerated-sulfur-vulcanized13C-labeled ENB-EPDM[J].Macromolecules,2002,35(5) :1958-1966.
[3]王鹤,丁莹,赵树高.三元乙丙橡胶的分子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J].合成橡胶工业,2014,37(2) :139-143.
[4]包林康.乙丙橡胶基本性能和应用[J].橡塑技术与装备,2006,32(10):32-36.
[5]杨清芝.实用橡胶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7.
[6]HAN S W,CHOI N S,RYU S R,et al.Mechanical property behavior and aging mechanism of carbon-black-filled EPDM rubber reinforced by carbon nano-tubes subjected to electro-chemical and thermal degradation[J].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7,31(9):4073-4078.
[7]CORREIA S L,PALAORO D,SEGADAES A M.Property optimisation of EPDM rubber composites using mathematical and statistical strategies[J].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7,2017:1-7.
[8]CORAN A Y,VULCANIZATION.Part VI A model and treatment for scorch delay kinetics[J].Rubber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1964,37(3):689-697.
[9]CORAN A Y,VULCANIZATION.The formation of crosslinks in the system:natural rubber-sulfur-MBT-zinc ion[J].Rubber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1964,37(3):679-688.
[10] WANG P,QIAN H,Yu H,et al.Study on kinetic of natural rubber vulcanization by using vulcameter[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3,88(3):680-684.
[11] ZHANG B L.Study on vulcanization kinetics of constant viscosity natural rubber by using a rheometer MDR2000[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3,130(1):47-53.
[12] MANSILLA M A,MARZOCCA A J,MACCHI C,et al.Natural rubber/styrene-butadiene rubber blends prepared by solution mixing:Influence of vulcanization temperature using a Semi-EV sulfur curing system on the microstructural properties[J].Polymer Testing,2017,63:150-157.
[13] WU J,XING W,HUANG G,et al.Vulcanization kinetics of graphene/natural rubber nanocomposites[J].Polymer,2013,54(13):3314-3323.
[14] 张佳佳,张旭敏,刘鹏章,等.炭黑-白炭黑双相粒子填充天然橡胶的硫化动力学[J].合成橡胶工业,2015,38(5):390-394.
[15] 刘苏苏,王晓亮,刘广永,等.硅酮粉对 EPDM 硫化动力学影响的研究[J].世界橡胶工业,2015,42(6):1-5.
[16] CORAN A Y,VULCANIZATION.The effects of compounding variables on the nature of rubber networks[J].Rubber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1964,37(3):673-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