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芳 陈伟民
浙江省义乌復元私立医院 浙江 义乌 322000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对于痛风缓解期应予以有效的降尿酸治疗,并长期维持血尿酸在其饱和度以下(约6mg/dl以下),从而诱导尿酸盐结晶溶解甚至消退,由此控制疾病的发作和进展。因此,如何寻找有效安全的降尿酸方法,并且改善身体的代谢状况,是临床上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近年来自拟中药降尿酸方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缓解期高尿酸血症患者44例,并与单纯非布司他治疗44例对照,现报道如下。
共观察2016年8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高尿酸血症伴痛风(缓解期)患者88例,均为男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年龄26~68岁,平均45.6±8.2岁;病程1~12年,平均6.1±1.8年;合并高血压17例,高血脂14例,高血糖7例。对照组年龄23~67岁,平均44.8±7.8岁;病程1~14年,平均6.3±2.1岁;合并高血压16例,高血脂18例,高血糖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伴有高血压、高血脂、血糖异常等要素的比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病人均予以低嘌呤饮食,减少脂肪摄入量,禁烟酒,多食碱性食物,多饮水,加强运动,控制体重。对照组予以非布司他40mg/天,连续服用3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降尿酸方:萆薢12g,泽泻25g,车前子、黄柏、仙灵脾、威灵仙、川牛膝各15g,生黄芪、党参各20g,薏苡仁、土茯苓、茯苓皮各30g。加味:气血亏虚者加炒白术15g,怀山药25g;肾阳虚者加补骨脂、巴戟天各15g;瘀血阻络者加僵蚕、地龙各10g;伴疼痛者加玄胡索20g,鸡矢藤25g,蜈蚣1~2条。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连服4周为1个疗程,休息3~4天后进入下一个疗程。持续观察3个疗程。
3.1 疗效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进行疗效评价。显效:治疗后患者血尿酸(BUA)正常或较前下降20%;有效:治疗后BUA较前下降10%~20%;无效:治疗后BUA较前下降≤10%,或无明显变化。
3.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中医学将高尿酸血症分属于“痹证”“尿浊”“白虎历节”等范畴[2]。从病因上看,高尿酸血症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其发生主要在于劳倦伤体,寒热失调,饮食不节等导致肝脾肾和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水液代谢紊乱,聚生痰湿,阻滞血脉,难以泄化,与血液相结成为痰浊;瘀阻结搏日久而成高尿酸血症。因此,本病机理不外湿、热、痰、瘀、虚五方面,受累脏器重在肝、脾、肾。盖以肝肾亏虚、脾失健运为本,痰浊、瘀阻为标。治疗上当以泄浊去瘀为主,辅以健脾补肾。笔者自拟“降尿酸方”即以此为组方原则。方中萆薢、薏苡仁、泽泻、车前子利水渗湿,分清泌浊;土茯苓、黄柏清热燥湿,重在利湿泄浊;威灵仙性猛善走,专于通经活络;川牛膝补肝肾壮腰膝,又善逐瘀通经,且能引血下行;党参、黄芪健脾渗湿,益气补中;诸药合用,共奏祛湿泄浊、健脾补肾、活血通络之功。在具体应用上,若气血亏虚明显者,加炒白术、怀山药以增强健脾祛湿、培元固本之功;肾虚显著者加巴戟天、补骨脂补肾固本,温肾散寒;对于疼痛者,地龙、僵蚕、蜈蚣善于搜剔血脉中之痰瘀,活血通络,并加上鸡矢藤重在止痛。
综上所述,中药降尿酸方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能减少痛风复发,无明显不良反应,对于长期尿酸达标更有帮助。本研究观察方案样本量小,尚需扩大样本作更多的研究探讨。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79-183.
[2]翁思颖,周建扬.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伴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特点的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