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隔离症的微创手术治疗相关策略

2018-04-16 11:07许德新代祖建林铿强陈树兴
当代医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内型肺叶胸腔镜

许德新,代祖建,林铿强,陈树兴

(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胸外科,福建 福州 350008)

肺隔离症属于先天性肺发育畸形的一种,在临床上极为 少见,肺组织被隔离之后不再有功能,与支气管之间不相通,血供特点与正常肺组织不同,需要由体循环来供血。可以将肺隔离症分成两种类型,其中叶外型的脏层胸膜是独立的,与正常肺组织相分隔,而另外一种叶内型则位于正常肺组织之内。随着近年来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在这种疾病的治疗上凸显出了巨大优势[1],可以为术者获取更好的手术视野,本文我们基于本院2012年12月~2017年12月之间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52例肺隔离症案例为研究对象,针对胸腔镜手术治疗该种疾病的相关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在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52例肺隔离症患者,均为本院在2012年12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并经胸腔镜手术治疗,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并且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25~51岁,平均年龄(32.15±6.21)岁。其中有20例有反复咳嗽、咳痰、咯血等病史,32例系体检时发现。经胸部X线片检查、增强CT检查显示,30例呈肺局部囊性改变,22例呈肿块样改变。其中43例术前经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为肺隔离症,9例系术中探查发现异常体循环血管而确诊。

1.2 方法 本组52例患者均采用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麻醉方式为双腔管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型麻醉,并于健侧进行单肺通气,取患者健侧卧位,第七肋间腋中线1 cm切口作为胸腔镜观察孔,操作孔取腋前线第4肋间,长约3~4 cm。副操作孔取腋后线第8肋间。手术过程中36例患者隔离肺与周围的肺组织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粘连,其余患者则无粘连;手术过程中探查发现,52例有44例异常动脉来自胸主动脉(其中有3例为2支异常动脉),2例来自腹主动脉(全为单支)。异常供血动脉的直径在4~10 mm之间,52例静脉血都回流到了肺静脉,期间并未发现有异位静脉回流。所有叶内型患者均行肺叶切除术,而叶外型则采用肺隔离病变切除术。手术过程中全部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直线切割闭合器EC60处理血管。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均经胸腔镜手术并获得成功,其中未出现中转开胸手术的病例,同时术中亦未出现肋骨损伤,术后没有严重并发症、围术期死亡发生,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在5~9 d不等,平均住院时间为7.3 d,术后经病理检查均被确诊为肺隔离症。

3 讨论

3.1 肺隔离症的临床特点 通常情况下叶内型肺隔离症患者会有反复支气管炎症、咳血及肺炎等相关症状,叶外型患者在早期即可被发现,大约有10%~15%的患者在术前均无明显症状[2-5],一般来说都是在体检时发现了存在肺部异常,超出50%的叶内型肺隔离症患者将会在20岁之上出现临床症状。本组患者中叶内型患者没有明显症状的共有5例,有症状的患者年龄12~58岁,其中有超出50%的患者在20岁以上出现了临床症状,几乎所有患者均在60岁之前出现了临床症状[6]。另外,本组叶外型患者发现时间比较晚,这可能与患者未合并有其他疾病、临床症状不显著有关。肺隔离症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有感染、咯血等。

3.2 肺隔离症的诊断 肺隔离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症状轻重与是否合并感染、肺内病变大小等因素有关,少数患者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该病的误诊率非常高,容易和肺脓肿、肺囊肿、肺良性肿瘤及肺癌等呼吸道常见疾病混淆,此外还需要与副叶肺相鉴别,副叶肺在肺叶之外,有胸膜包裹并与正常肺隔离开来,但是保留了与支气管及气管等结构的相通性,其肺功能是正常的。本次研究中1例叶外型非隔离症在体检时发现,并将其误诊为肺良性肿瘤。叶内型肺隔离症其肺组织大部分是与正常肺叶支气管相同的,或者一开始不相通后来又沟通上了,这类患者很容易继发感染,经过抗生素治疗之后其临床症状可以得到暂时性缓解,但是很容易反复性发作,具体表现为同一部位炎症反复性发作。所以,一旦临床上遇到肺下叶炎症反复发作的患者,应充分考虑到有叶内型肺隔离症的可能性。

3.3 肺隔离症的治疗

3.3.1 肺隔离症的手术原则 从肺隔离症的治疗上来看,外科手术切除无疑是首选的治疗方式,由于多数情况下叶内型肺隔离症与是与支气管相通的,且容易出现局部反复性感染,甚至出现大咯血的问题,较大的体-肺循环分流还会引发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氧合异常,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持续加重;外叶型肺隔离症则影响并不明显。所以,通常情况下叶内型肺隔离症确诊应以控制感染为基础,在1~2 w之内尽快实行手术,叶外型肺隔离症则可以随访观察,一旦出现压迫等症状时再行手术切除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主要利用肺叶切除术治疗,叶外型肺隔离症则仅需要将病灶切除,手术的关键在于异常血管的处理,供血动脉是来自胸主动脉、腹主动脉上段以及肋间动脉等部位的,引流血管多数情况下会回流到肺静脉、上腔静脉、奇静脉等,进胸之后应先处理异常发育的血管,并从最大程度上避免意外问题的发生,多数情况下异常动脉需要经下肺韧带进入到隔离肺。由于具有反复感染、肺和周围各组织存在严重粘连、术野暴露困难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仔细的查找异常动脉,尤其是膈肌附近或下肺韧带不能满足于只找到了一条异常动脉,一定要仔细查找是否存在其他血管异常,切记在游离分界不清晰的情况下盲目的钳夹或者切断缝扎,很容易损伤血管,尤其是来自于腹主动脉供血动脉,一旦受到损伤之后可能会回缩到膈下,这时由于无法缝扎会大量出血。值得一提的是,异常血管很容易会退化变形,由于缺少肌层其血管壁会变的脆而硬,在结扎时注意线要紧松适度,从最大程度上避免引发术中及术后出血。

3.3.2 肺隔离症VATS与传统开胸术比较 目前范骏等人对比了两种手术方式在肺叶切除上的差异性,并尝试去除年龄、性别、术前治疗及并发疾病等相关因素,最后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术期患者实际情况,结果显示,术后VATS不仅总体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96.7%),同时在肺不张、房颤及肺炎等并发症上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二者手术时间、病死率基本上是一致的,术后拔管及出院时间上也是VATS更加具有优势,这一点与本文的研究结果接近[7]。从上述数据中来看,肺隔离症经常会出现肺部感染反复发作且难以控制的现象,一些患者由于支气管扩张而引起咯血或偶尔发生癌变的问题,所以通常情况下需要采用手术切除方式进行治疗。在肺叶切除上来看VATS的术后并发症确实更少,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非常有利[8-9]。

总之,肺隔离症的首选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外科手术治疗该病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而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肺隔离症为术者提供了非常好的治疗方法,并且手术创伤较小、视野暴露清晰,术后恢复时间较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但是术中必须注意谨慎处理异常血管及粘连处,从最大程度上避免大出血出现。

[1] 蒋连勇,谢晓,胡丰庆,等.小切口开胸与电视胸腔镜下儿童肺叶切除短期效果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7,24(3):183-187.

[2] 范海洋,李明彪,张宏毅,等.肺隔离症的诊断及不同外科治疗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2017,4(1):27-30.

[3] 王俊峰,代雨,付玉东,等.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肺隔离症的疗效对比[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4):325-328.

[4] 洪淳,俞钢,郭雪贞,等.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对比分析[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6,15(4):336-339.

[5] 朱乐伟,杨劼,古卫权,等.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192例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6):481-482,486.

[6] 马丽霜,冯翠竹,张艳霞,等.胸腔镜手术治疗婴儿先天性肺囊性畸形的可行性及手术时机探讨[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6,15(2):126-128.

[7] 石教斌.肺隔离症17例X线及CT表现分析[A]//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湖北省介入治疗学术大会暨黄石市放射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2014:3.

[8] 白久武.肺隔离症的胸部CT和病理对比分析[A]//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13:1.

[9] 付宁.肺隔离症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A]//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年河南省外科现代护理理论与循证实践新进展学习班——外科护理分会场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6.

猜你喜欢
内型肺叶胸腔镜
甲状腺浸润性微小癌包膜内型与非包膜内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比较分析
内科胸腔镜术后留置细引流管的利弊分析
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对比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立体选择性合成内型N-Boc-N-去甲托品醇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内型错构瘤2例
帕瑞昔布钠用于肺叶切除术病人超前镇痛的效果
两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三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诊治胸部刀刺伤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