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痛经

2018-04-16 02:04:03王金莲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经行异位症益气

王金莲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辽宁 11003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疾病,继发而来的痛经是主要表现之一,随着病情进度而逐渐加重,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主张激素治疗或手术切除,但停药后复发或闭经现象极为普遍,激素类药物具有使用限制和毒副作用较大的隐患,尤其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不适宜[2]。随着治疗研究的进展,通过“辨证论治”进行全身调理,治疗重心更倾向于中医药方案[3]。许多医家从“虚”“瘀”论治,以补肾益气、活血调经为基本治疗原则,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疗效[4]。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及探究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痛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4月我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痛经患者9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平均年龄(32.16±5.49)岁,平均病程(5.28±2.41)年。已婚33例,未婚13例。轻度疼痛占32.61%,中度疼痛占43.48%,重度疼痛占23.91%;研究组46例,平均年龄(32.41±5.57)岁,平均病程(5.19±2.34)年。已婚32例,未婚14例。轻度疼痛占30.43%,中度疼痛占45.65%,重度疼痛占23.91%。2组年龄、病程、婚况状况和疼痛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5]为依据,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经行腹痛症状发作;2)中医辨证为经行腹痛、腰部酸胀、经行量多、经期延长,恶心呕吐,四肢不温,舌暗红,胎黄,脉弦涩;3)无肝、肾等并发症。排除标准:1)不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痛经的纳入及诊断标准;2)处于妊娠期或最近计划怀孕,精神病史;3)过敏体质;4)吸烟、嗜酒史,治疗依从性差;5)基础资料不全,临床判定不确切,不能评价治疗效果;6)治疗期间死亡、失随病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在伦理委员会监督下完成,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药物方案 以《2014 ASRM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盆腔疼痛的治疗》[6]为依据,积极治疗原发病,疼痛难以忍受时可给予去痛片,桂枝茯苓胶囊(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05)3粒口服,3次/d,于月经第14天口服米非司酮(山东端信堂大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077),1次/d,每次6.25 mg,连续服用4 d后暂停。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采用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方药组成:黄芪30 g,茯苓20 g,炒白术25 g,薏苡仁15 g,杜仲30 g,桑寄生30 g,枸杞子20 g,菟丝子20 g,益母草20 g,川芎20 g,大血藤20 g,没药15 g,乌药15 g,炙甘草10 g。加500 mL水煎取200 mL,2次/d水煎服,分早晚分服,1剂/d,经期停服,持续治疗6个月经周期,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中西药物及辅助治疗。

1.4 治疗效果评价 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记录经行腹痛及其他症状缓解状况,参照临床相关文献[7],制定标准在治疗6个周期后。完全缓解:经行腹痛及其他症状完全缓解,持续3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显著缓解:经行腹痛及其他症状显著减轻,不服止痛药可坚持工作,经行腹痛积分降低≥1/2;部分缓解:经行腹痛及其他症状好转,服止痛药可坚持工作,经行腹痛积分降低≥1/4;无缓解:经行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善。改善率=完全改善率+显著改善率+部分改善率。

1.5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3个周期时、治疗6个周期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进行评定,包括经行腹痛、腰部酸胀、经行量多、经期延长等,经行腹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

1.6 实验室敏感指标 治疗前、治疗3个周期时、治疗6个周期时对所有患者的实验室敏感指标进行评定,首先收集所有患者月经第3天的空腹肘静脉血5 mL,放置于抗凝管中,4 ℃下3 000 r/min离心10 min,移液器分离血清(或血浆),- 20 ℃低温下保存待测,避免反复冷冻。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CA125值,试剂盒为上海翊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仪器为德国西门子拜耳centaur检测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前列腺素(PGF2α)、催产素(Oxytocin,OT)值,试剂盒为苏州江莱生物研究所生产,仪器为Thermo Multiskan FC 型酶标仪和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参照试剂盒及仪器操作。

1.7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密切关注病情变化,行血/尿、离子、肝肾及心电图检查,记录脱落病例和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包括肝/肾损害、月经紊乱、胃肠道反应、头痛、发热等。

1.8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治疗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方差分析,LSD-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治疗不同时间点临床观察指标对比 见表1。

表1 2组治疗不同时间点临床观察指标对比(,n = 46)

表1 2组治疗不同时间点临床观察指标对比(,n = 46)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 时间点 经行腹痛 腰部酸胀 经行量多 经期延长对照组治疗前 4.27±1.39 1.86±0.43 1.75±0.41 1.49±0.32治疗3个周期 2.86±1.14# 1.41±0.35# 1.21±0.36# 1.01±0.31#治疗6个周期 1.67±0.71# 0.92±0.32# 0.64±0.31# 0.35±0.25#研究组治疗前 4.19±1.41 1.84±0.49 1.72±0.42 1.50±0.31治疗3个周期 1.79±1.09#△ 0.97±0.34#△ 0.79±0.35#△ 0.69±0.29#△治疗6个周期 0.89±0.42#△ 0.56±0.27#△ 0.36±0.29#△ 0.34±0.26#△

表2 2组治疗不同时间点实验室敏感指标对比(,n = 46)

表2 2组治疗不同时间点实验室敏感指标对比(,n = 46)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 时间点 CA125/(U/mL) PGF2α/(pg/mL) OT/(pg/mL)对照组治疗前 59.63±11.24 3529.64±624.71 1174.59±186.95治疗3个周期 48.52±10.03# 1345.67±312.58# 1043.62±167.59#治疗6个周期 38.62±9.57# 516.82±178.94# 924.15±140.67#研究组治疗前 60.12±11.67 3489.83±617.34 1170.25±191.40治疗3个周期 40.62±10.29#△ 846.79±234.75#△ 938.61±150.46#△治疗6个周期 31.10±8.21#△ 321.58±142.78#△ 821.40±134.58#△

2.2 2组治疗不同时间点实验室敏感指标对比 见表2。

2.3 2组治疗效果评价 见表3。

表3 2组治疗效果评价(n = 46) 例

2.4 不良反应事件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无病例脱落现象,治疗期间血/尿、离子、肝肾及心电图无变化,无一例肝/肾损害,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3.04%(6/46),其中胃肠道反应4例、头痛1例、发热1例;研究组不良反应率17.39%(8/46),胃肠道反应5例、头痛1例、发热2例,2组间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流产、节育环等手术的开放,罹患子宫内膜异位症随之增多,以进行性经期疼痛是主要症状之一[8]。将近87.7%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期存在疼痛难忍现象[9]。其发病机理尚未明确,是多种病变机制共同作用的结局,与内分泌环境紊乱、异位内膜的黏附及侵袭相关[10]。由于绝大多数患者均为育龄妇女,只能采取保守性疗法,极易复发。近年来,中医学通过调血脉、通经络、平衡阴阳,可有效地抗炎、化瘀、消肿[11]。与西医药物比较,可以弥补其不足,在改善疼痛临床症状和内分泌内环境、降低复发方面,更具有优势[12]。

中医古籍中并未提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病名,但与“瘢瘕”“月经不调”等描写相类似,《诸病源候论》最早提出了“月水来腹痛候”,描述了“痛经”。因正气不足、肾精耗损、经脉闭阻、瘀血内停所致[13]。“瘀血是致病因素,始终贯穿整个过程。《景岳全书·妇人规》曰:“瘀血流滞作癥,唯妇人有之”[14]。根据肾气亏虚及痛经“不通则痛”的基本病机,采取补肾益气、活血化瘀为治则,月经整个周期的中心环节是保证肾气的阴阳转化平衡,注意补益肾气兼补养冲任[15],杜仲、桑寄生补肾助阳,枸杞子、菟丝子等来补养先天之肾气;黄芪、茯苓、炒白术、薏苡仁补益后天之气;瘀血阻滞,又加上益母草、川芎、大血藤活血祛湿,末药、乌药活血行气止痛,诸药合用,起到补肾益气活血之功。现代药理学证实,补肾益气、化瘀法可以协调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的功能,调节激素及细胞因子,改善局部血流[16]。

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致痛经患者可伴随多种指标的改变[17]。文献[18]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与平滑肌不协调收缩或过度收缩相关,其中前列腺素(PG)水平变化起到重要的作用。与正常女性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致痛经女性子宫内膜PGF2α水平显著上升。催产素含量异常变化是引起痛经的重要因素之一,可引起子宫收缩,刺激内膜细胞释放PGs,建立适度的子宫收缩需要依靠OT和PGs的相互协调来完成[19]。血清CA125是一种体腔上皮表达的高分子糖蛋白,含量伴随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缩小而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显著升高,经治疗后血清CA125含量降低。本次结果显示,经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后经行腹痛、腰部酸胀、经行量多、经期延长较低,CA125、PGF2α、OT值较低,且临床疗效显著升高,说明了补肾益气活血法有助于提高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痛经的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与降低血清CA125、PGF2α、OT相关,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庄梦斐,曹阳,赵莉,等. 清瘀温通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J]. 中医学报, 2015, 30(2):289-291.

[2]王化丽,路云晖.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6, 39(7):577-580.

[3]刘慧萍,林政桦,李玲,等.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现状与对策[J].医学综述, 2015, 21(22):4114-4116.

[4]魏郁清,王淼,杨艳琳,等.补肾序贯结合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4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5, 47(1):44-45.

[5]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作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5, 62(3):161-169.

[6] ASRM,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Treatment of pelvic pain associated with endometriosis: a committee opinion[J]. Fertil Steril, 2014, 101(4):927-935.

[7]王素芳.美洛昔康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疗效观察[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4, 20(3):180-181.

[8]张扬,程爱英.子宫内膜异位症致盆腔疼痛与病灶特点的相关性[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 26(1):92-94.

[9]陆叶,周应芳.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手术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5, 31(9):644-646.

[10]刘霞,肖新春.消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 2017, 39(1):95-97.

[11]王军玲.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方治疗热郁瘀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 2016, 34(4):111-113.

[12]张玉兰.内异消配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 2015, 34(5):363-365.

[13]陆丽霞,王军玲.逐瘀止痛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疼痛昏厥及面白的干预效果[J].四川中医, 2016, 34(6):126-128.

[14]魏郁清,孙萃,周亚红,等.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致痛经的优势及思路[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31(2):325-327.

[15]杨东霞,周忠光,胡妮娜,等.针药结合对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的镇痛作用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5, 31(4):56-59.

[16]孙帅,沈慰,翟东霞,等.化瘀解毒组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8例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 2014, 55(19):1668-1671.

[17]孙萃,魏郁清,王淼,等.补肾序贯结合活血化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CA125、PGF2α、OT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 2016, 11(11):2263-2266, 2270.

[18]聂超凤,严金婵,廖旭日,等.少腹逐瘀汤合四逆汤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PGE-2、PGF-(2α)、β-EP含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2(14):1515-1517.

[19]张玉林,赵纯全.缩宫素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 2014, 15(44):4219-4222.

猜你喜欢
经行异位症益气
经行吐衄的认识及临床辨治
储继军治疗经行头痛经验浅析
经行
山花(2020年6期)2020-06-19 08:50:32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6-01-04 03:57:55
经期为何睡不醒
伴侣(2015年10期)2015-09-10 07:22:44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中医研究(2014年9期)2014-03-11 20:29:30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