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荣明,肖寒冰,叶贱辉,刘金生,陈建民,方世忠
(赣州市立医院影像科,江西 赣州 341000)
既往主要依靠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和血管内超声及患者临床表现对颅内血管性病变进行诊断[1],对患者均具有一定创伤性,近年来随着螺旋CT容积采集技术及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加上操作快、并发症和禁忌证少、适应证广泛、敏感性较高及三维图像等特点使CTA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2],CTA血管成像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较高、多种处理技术、多角度对颅内血管及病变进行观察且进行零创伤,成为重要的脑血管病变检查方法[3],为进一步分析64排CTA对颅内病变血管内介入手术前的血管评估,本研究对2014年1月~2017年6月期间赣州市立医院采用64排CTA对颅内病变血管仅进行检查的患者进行探讨,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赣州市立医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颅脑血管病变患者68例,所有颅内病变血管患者均行血管介入治疗且在术前进行CTA检查,男41例,女27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43.69±3.28)岁,21例患者未超过45岁,47例患者超过45岁,其中动脉瘤性病变患者36例,动脉栓塞性病变患者25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7例。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CTA进行检查,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上肢微微弯曲,放于前胸或上腹壁前方,对患者进行常规颅脑平扫,之后再运用血管造影技术进行CTA扫描,具体扫描参数:重建间隔32×0.625 mm,矩阵参数512×512,螺距0.938∶1,DFOV 25 cm,球管旋转1圈0.4 s,220 mA电流量,120 kV管电压,床移动48.42 cm,为患者注入对比剂-碘佛醇,注射速度为5.0 ml/s。扫描延迟时间的确定采用15 ml小剂量团法测试。患者原始数据传送至工作站处理,具体重建方式主要有多平面重建法、表面遮盖法、最大密度投影等,可运用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扫描,并将清晰图像进行保存。
1.3 评价指标 血管迂曲程度评定:血管迂曲程度的基准是与近心端血管成角,轻度迂曲为与近心端血管成角超过90°,中度迂曲为与近心端血管成角不到90°或血管呈环绕状;年龄基准为45岁,超过45岁为中老年,不足45岁为青壮年。
斑块性质评定:斑块性质基准是CT值,不足60 Hu是软质斑块,60~130 Hu是中质斑块,超过130 Hu为硬质斑块;血管狭窄程度评定标准是根据管腔狭窄比例:轻度狭窄为20%~90%,中度狭窄为50%~70%,重度狭窄超过7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实验数据经整理后均输入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表示,若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行成组t检验),若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则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均采用百分比或构成比(%)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等级资料行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血管迂曲情况 68例患者中血管走行及迂曲程度与DSA对照完全一致。性别分布比例无明确异常,其中男性迂曲为23,女性为19例,男女分布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动脉斑块性质及血管狭窄程度 本研究共发现软斑块130块,中质斑块72块,硬斑块132块;颈总动脉发现斑块共132块,颈内动脉共发现斑块88块,大脑前中后动脉发现斑块共33块,双侧椎动脉共发现斑块39块,基底动脉共发现斑块42块,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敏灵度97.44%(304/312),特异度 72.73%(16/22),准确性 95.81%(320/334),漏诊率7.19%(24/33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就医能力的改善,越来越多的颅脑病变被发现并治疗,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可以也需要由血管微创介入的方式完成,由于介入治疗的创伤性较小而受到人们广泛的接受和成为优先选择治疗方式,但介入治疗是血管内治疗,因而血管内介入手术前的血管评估也相当的重要,从而完善的术前血管评估对介入手术的实施有着巨大的帮助,为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为将来开展更多的血管内微创介入手术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CT技术收集平行X线对一定厚度组织层面扫描信号在通过计算机分析重建成像[4],CT技术开启影像学新篇章,丰富获取疾病诊断信息方式[5],CT技术可以显示脑组织结构和观察病灶位置及大小,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提高了CT扫描速度和成像质量,成为现代影像学诊断中常见的一种检查方式[6],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扫描的关键是选择合适扫描范围、时间及延迟时间等,扫描层厚越薄重建出血管成像图的清晰度越高[7],对发现微小病灶越有益,对颅脑血管病变检出率的提高有益,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的多层螺旋CT扫描时间[8],采用多层螺旋CTA血管成像技术扫描后再运用多种重建方式判定颅内血管病变基本情况,对颅内血管病变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9]。16排CTA技术由于颅骨重叠,是显示动脉瘤方面不完善[10],64排CTA应用减影技术后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有明显的提升[11],具有安全、无创、快速、准确率高等特点,患者进行一次该检查便可对全脑血管情况进行检查,由于其检查时间较短、检查速度较快等优点而广泛的应用[12],64排CTA可对各种斑块发生的位置、斑块性质和特征、及和存在形态进行准确的显示。
颅脑及颈动脉狭窄主要病理改变为动脉粥样硬化,并可将其分为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混合斑块及非钙化性斑块在影像学上具有不稳定倾向性质,具体体现在潜在性的斑块痉挛、内出血、血栓形成或破裂等特征,64排128层螺旋CT具有优良的空间分辨能力,VRT、SSD及MIP三维成像能十分直观的显示整个血管走行形态,可直观评价血管迂曲程度及变异等特征,同时其还可去除颅内及颈部其他组织的干扰,有利于发现微小斑块,直观显示斑块的性状、大小以及是否存在软血栓,对于评估介入手术的可行性及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次结果发现软斑块130块,中质斑块72块,硬斑块132块。同时,多排螺旋CT可直观显示斑块的位置及与邻近血管分支间关系,结果发现颈总动脉发现斑块共132块,颈内动脉共发现斑块88块,大脑前中后动脉发现斑块共33块,双侧椎动脉共发现斑块39块,基底动脉共发现斑块42块。此外,本次研究将DSA检查视为金标准,对比两者检查结果发现64排128层螺旋CT对颅内血管病变诊断的敏灵度97.44%、特异度72.73%、准确性95.81%,漏诊率7.19%,分析漏诊的原因可能和斑块过小、斑块的性质等因素有关,尚待后期进一步深入探究,但该检查敏感性、准确性均高于95%,提示该检查可作为颅内病变血管介入治疗前的首次筛查,但仍存在特异度相对较低的不足。
综上所述,64排CTA对颅内病变血管内介入手术前的血管评估CTA具有对病变血管内介入手术前风险判断和手术风险降低的良好指导性。
[1] Cho YD,Kim KM,Lee WJ,et al.Time-of-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ngraphy for follow-upofcoil embolization with enter-prise stent for intracranial aneurysm:usefulness of sourceimages[J]. KoreanJ Radiol,2014,15(1):161.
[2] 朴成浩.多排螺旋CTA在缺血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3,19(31):81-82.
[3] 耿鑫,余化霖,孙涛,等.CT/MRI引导计算机辅助内窥镜立体定向术在颅内病变诊治中的临床研究[A]//2014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4:100-101.
[4] 周开甲,张鸣,刘伯伟,等.利用光学投影无接触性、简易、快速定位颅内病变、重要血管及功能区的临床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7,25(14):2231-2233.
[5] 沈剑辉,曹晓红,刘志鹏,等.64排螺旋CT脑动脉成像CT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探讨[J].当代医学,2011,17(35):94-95.
[6] 姬卫东,方岩,王遂山,等.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脑CT灌注成像及头颈部血管造影表现与临床关系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3):382-385.
[7] 曹华,杨铭,陈信坚,等.320排/64排CTA和DSA诊断颅内动脉瘤原理和应用比较研究[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5,24(4):495-502.
[8] 鲍志国,严金冈,李静静,等.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6):1141-1143.
[9] 齐星亮,刘佳林,宋丹丹,等.3D-CTA与3D-DSA对颅内动脉瘤评价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5):52-55.
[10]Walker AJ,Ruzevick J,Malayeri AA,et al.Postradiation imaging changes in the CNS:how canwe differentiatebetweentreatmenteffectanddiseaseprogression[J].Future Oncology,2014,10(7):1277-1297.
[11]魏青,魏忠荣,张瑞,等.64排CTA及CTP对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9):93-94.
[12]Vlak MH,Rinkel GJ,Greebe P,et al.Risk of rupture of an intracranial aneurysm based on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a case control study[J]. Chin J Neurosurg Dis RES,2013,12:23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