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燕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承接着小学初步认识汉语的魅力,另一方面,它开启着高中深刻理解语言文字内涵的奥秘。提高初中生的语文文本解读能力,不仅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将这种能力运用到学习的各个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因此,学生的语文文本解读能力教学策略探究,是教师们应重点关注的领域。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本解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中的一些课文少有朦胧之意,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案中的定义,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在客观方向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不同层面的拓展,帮助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语文素养情况,关注其自身发展特点,为学生制定符合自身文本解读的方案。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老师们可以借鉴以下几个方法,从而改善现有的语文文本解读现状。
一 结合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
不同的读者受人生观、世界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和定义也不大相同。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也是如此。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先定好结论,然后对学生展开提问式教学,把预设的解读作为参考标准,其实教师应懂得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主动解读文本的主体意识,以学生为中心,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例如,《伟大的悲剧》一课,讲述了人类历史上为征服南极点的挪威探险家和英国探险家,为了国家的荣誉,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动魄惊心的角逐故事,最终挪威探险家比英国探险家早了五个星期到达南极点,整篇文章为读者展现了探险家们不惧困难、团结互助、直面失败的英勇气概。一位老师给学生上课时,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要求学生从语言、景物等细节出发,分析“是以何种方式烘托感情的?人物性格特點是什么?”,有的学生认为当奥茨说出“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也就意味着他正在像一个英雄向死神走去一样,这句话为人们呈现了奥茨直面死亡的勇气,有的学生则认为课文中对恶劣天气的描写渲染了宏伟悲壮的氛围,烘托了探险家们不怕牺牲的思想感情……教师整节课都在引导学生研读细节,于是就忽略了学生其他的见解,忽略了学生作为阅读主题的感受,有的学生从叙事角度出发,分析第三人称对文章的作用。当然,有些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相对薄弱,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在解读中活获得独特体验。
二 引导学生把握整体与品味内核
任何一篇文章都包含着多种元素,整体与部分构成了丰富的文本结构,教师在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还可以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先从整体切入,再逐步研究细节,如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段落,挖掘其深层内涵,仔细品味作者赋予人物形象的意义以及作者在文中倾入的感情,时刻关注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无限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通过理解文本,如果仅从局部分析,抓住“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和“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的客观描写,学生可以看见一个瘦弱无助的老人形象,但从文章整体来看,诗人并没有抽象的表达情感,而是把情感寄于景物之中,情景交融,抒发自己焦灼悲愤之情。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纵观整体的基础上,体会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感受杜甫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
三 开拓学生敢于创新的思维方式
在做到以上两点的同时,笔者认为,在基于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逻辑思维,设计具有弹性的问题,引发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让其进行创造性的想象,通过对文本创造性的解读方式,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观创造性,实现文本解读的价值意义。
例如《孔乙己》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师由此提问:孔乙己离开酒店后他会做什么?你认为孔乙己最后死了吗?如果他没死会做什么?这里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他的社会地位、性格等方面出发,深层反思古代科举制度对孔乙己这类知识分子精神的摧残,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对结局的空白感情进行想象,有的学生会认为孔乙己并没有死,最后中了举且名扬天下,有的学生会认为孔乙己最终冻死在冰天雪地中,学生们在争论中扩大了思考空间,开拓了思维方式,也使文本内容活了起来。
综上所述,文本解读是一个多元化的活动,教师应深入挖掘文本内涵,为学生提供方法,正确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提高其文本解读能力,从更多角度解读,更有创意阅读,培养初中生语文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领悟解读的真谛,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需求,促进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孟婕. 初中语文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曾兵. 新课标背景下中学语文文本多元化解读的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