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逢
前言:小学数学的学习是整个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对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未来的数学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使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开始进行改革和创新,这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教学理念守旧,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应试教育观念在我国教学中根深蒂固,这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现阶段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坚持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将自身放在教学主体位置上,忽略了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2.教学方式单一,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 传统的教育观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影响了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采用的比较活跃的方式就是课堂提问,一般情况下都是讲说式的方式,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习效果一般;而且教学内容也是围绕着课本内容进行,没有进行适当的教学内容的拓展,忽略了生活中的数学因素,不仅不利于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而且影响了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1.更新教学理念,建立生本课堂 更新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工作。作为教师首先要将自身从教学的主体位置上脱离出来。同时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位置,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也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阶段,对之后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学习态度的端正,为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为例,在针对“长方体”一节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完全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将以往学习的知识与新的知识进行串联,如长方形、正方形等内容的学习进行复习。然后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计算长方体变面积、容积以及体积的方式。在学生动手、动脑的过程中逐渐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的习惯,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为以后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奇心强是小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以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为例,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计算方法,因此在这一部分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充分的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大家看我手中的模式是什么形状的呢?
学生:长方形。
教师:那我们计算一下这个长方形模具的面积是多少呢?(长30厘米宽20厘米。)
学生:面积是30*20=600平方厘米。
教师:非常正确。那接下来老师把这个模具轻轻的推一下,它变成生么形状了呢?
学生:平行四边形。
教师:那我们猜想一下,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相比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们有的说比600平方厘米大,有的说比600平方厘米小,讨论非常激烈。老师并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又将模具的形状进行变化,得出又一种形式的平行四边形。
教师:那么同学们请看,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产生了什么变化呢?
学生们又是一阵讨论,老师借此机会顺利的进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比较高涨,课堂教学效果非常不错。
通过这样简单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当然情境创设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合理的情境创设的方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一项综合性任务,作为教师要改善自身的教学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还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共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1]韩涛.强化生本资源合作,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谈生生互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5.
[2]李亚红.提升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5.
[3]张宝宝,崔守菊.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