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桂梅
引言:生物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生物素养的重要途经之一,在高中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不仅肩负着知识教学的责任,还需要多方位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实现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分析开展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策略。
学习兴趣是激发是构建高效教学课堂的第一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下学习生物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在营造教学氛围上常用的方式就是以旧引新,沟通引趣;故事开场,引发兴趣;巧用实例,激发兴趣等。例如在“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红绿色盲的发现故事,为伴性遗传知识教学埋下伏笔。再如在“细胞生活的环境”的有关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 “三聚氰胺”事件,并使用多媒体展示《因食用劣质奶粉而导致的大头娃娃》的图片,指出它与我们要探讨的“内环境与稳态”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兴趣[1]。采用类似的学生该兴趣并且熟知的生活事件,使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产生极大兴趣。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初始环节,在本环节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教学导入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后续教学做铺垫。尤其是高中教育阶段,学生的课程学习安排较为紧密,为实现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状态上的切换,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导入内容[2]。例如,“细胞工程”的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导入方式为学生带来不同以往的视觉体验,应用短片呈现“多利羊的诞生”的视频资料,使学生能够通过视频进一步了解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为教学活动的打好基础。
生物教学的科学性特点要求教师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工程中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究空间,应用研究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具体来说,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学现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讲生物探究活动巧妙融入到生物教学活动中,合理寻找切入点,使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习价值和意义[3]。例如,“细菌”的有关知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应用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导入细菌的知识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同学肯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我们常吃的水果,如果没有及时食用,就会出现腐烂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利用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思考问题,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契机。
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实验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组织实验操作活动[4]。依据实验的操作的难易程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流程的设计和安排。例如,探究“温度与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在学生了解酶的有关教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一步深入提问:“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有哪些?”,在学生明确影响活性的两个重要因素(温度和pH值)后,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单因素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在一定温度下,改变pH值;在一定pH值下,改变温度),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亲手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调动,这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和高中生的身心发展需求。
结束语:综上,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的学校教育压力逐渐增大,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这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助力。生物教学作为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有效的高中生物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生物素养提升,新课改背景下,传统高中生物教学的弊端在逐渐显露,因此为顺应新课改趋势,高中生物教学也应该积极实施改革。对于教师来说,应该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学策略,同时重视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配合教师,转变学习方法,共同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提升。
[1]王秀艳.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讨[J].高考(综合版),2015,11(10):148-149.
[2]杨丽立,范文超.微课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设计运用探索[J].中华少年,2015,43(31):547-548.
[3]苏东进.加强高中生物教学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32(11):321-322.
[4]王艳双.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浅谈[J].中华少年,2015,32(30):3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