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巧红
当前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推进与深入,教育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们的主体作用,而不再只将其看作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因此,具体到高中数学这一学科,任课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即是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在双方的共同积极配合下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数学教学任务。但是,限于传统教学模式所呈现出的枯燥性特点,数学教师是无法借用其达到预想目的的,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在具体教学之余致力于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探析,以最终在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个积极而活跃的课堂气氛基础上引发学生们的数学学习热情。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导入教学环节作为一节数学课的开头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一整节数学课的成败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就需要给予此教学环节充分的重视,并不断借助科学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聚焦到自己所讲内容之上,以为接下来的顺利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具体而言,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创设一个生动的问题情境,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进而逐渐激发学生们的探究欲望。
以《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这一课时数学内容的具体教学为例,在具体课堂讲解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课堂导入教学这一环节向学生们提出一系列的数学问题,比如“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条直线的位置需要由哪些条件来确定呢?”“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倾斜角的用处又是什么呢?”等等,要求学生们思考解答。这样,在一系列问题的刺激下,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就可以被充分引发出来,从而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投入到新知的学习当中,以寻找到问题的解答方案。
人人都有好胜之心,只是高中生们的好胜心往往更加强烈一些,而这主要是由他们这个年龄段所独有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特点所决定的,具体而言,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们总是希望在大家面前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成为所有同学中最优秀的那个人。过度的好胜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但是如果教师加以科学引导,让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展现出适当的好胜之心的话是非常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的。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以上特点将竞争元素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们在竞争中挖掘出彼此的学习热情,从而积极配合教师高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并逐渐增强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
在带领学生们学习《随机抽样》这一课时相关知识的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就可以运用竞赛教学这一创新教学手段来展开其中一部分课本内容的具体教学工作。具体而言,高中数学教师首先可以根据全班所有学生的实际数学能力水平将他们交叉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在课堂想练习部分为学生们出一系列检测题目,比如“有1000名学生参加了某知识竞赛,为了对他们的成绩有一个简单的了解,打算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应该怎样抽取?而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概率是多少?”等等,在此基础上要求各小组同学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以上问题的解答,而最快得出正确答案的小组则会得到教师高度的表扬和鼓励。在此荣誉的激励下,高中生们的数学学习热情就会被充分挖掘出来,从而积极投入数学知识的深入探究学习当中。
进入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知识学习难度进一步加大,很多高中生都难以迅速掌握其中的某些知识,而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更是如此。面对此种现实情况,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善于发现学生们身上的优势和长处,并时时给予他们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在帮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的同时,激励他们对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举例说明,当高中数学教师在带领学生们学习高二数学必修4这一数学课本中的相关数学知识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很快地掌握教师多讲的关于《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应用所学解答一系列练习题目,但是当他们在学习《平行向量》这一章的相关内容的时候却无法迅速理解掌握教师所讲的内容。据此,高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在指出学生不足之处的同时着重对学生们的优势进行表扬鼓励,以帮助他们逐渐增强对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信心,进而助益于高中生对整个数学学科学习兴趣的提升。
总之,在当前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主体作用渐渐引起了各任课教师的注意,因此,为了促使学生积极而热情地配合自己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数学教师就需要以学生兴趣引发为目的,不断致力于自身教学策略的改进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