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彩金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民俗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究,希望能为我国美术教育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民俗美术资源;高中美术;有效运用
民俗美术资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拥有独特的艺术气质,有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内涵,不仅有着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而且还有着给人浓郁的地域视觉艺术体验,能够唤起学生奇妙的视觉联想与对远古意蕴的思索。所以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民俗美术资源的运用,从而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水平,促进高中美术教学发展。
一、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运用民俗美术资源的意义
(一)将我国宝贵的民俗美术资源传承下去
教育有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与义务,将民俗艺术资源融入到高中美术教学当中是传承民俗美术资源的有效途径,内容丰富的民俗美术资源为高中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滋养与启发了学生。通过民族美术资源与美术教学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更加深刻的感悟民俗美术资源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树立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俗艺术资源的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濃厚情感,继承与发扬我国优良的民族精神,提高学生对美术艺术的热爱,实现民俗美术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二)民俗美术资源是美术教学的宝贵素材
民俗美术资源具有震撼的视觉艺术形态与独特的艺术气质,能够将地域的特点与民族的特点展示出来,充分的反映出先民独特的思维轨迹、艺术观念以及审美情趣,为学生带来更多的艺术创作灵感,唤起学生强烈的远古意蕴,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民俗美术资源极具艺术魅力,是高中美术教学的宝贵素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民俗美术的判断能力与鉴赏能力,而且还能够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学生通过了解民俗美术资源,在提高学生对民族艺术热爱的同时,激发学生对民族本土文化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通过充分的挖掘民俗美术资源的独特性、艺术性与民族性,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创造素材,而且还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灵感。
(三)为高中美术教学增加新的精神动力
民俗美术资源属于非特质文化遗产,集多元文化的精髓于一身,经历了数千年文化的积淀承续,是我国先民征服自然、超越自我的生存智慧,不仅反映了民俗历史文化的深邃底蕴与恢弘气度,而且还蕴含着先民精神造物逻辑思维模式与精神造物起点,民俗美术资源反映着勇于跨越、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勤劳智慧等高尚的精神内涵,而且还是世界超越、融合、抗争的生活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运用民俗美术资源,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民俗美术资源的过程中,感受民俗美术资源的特征、内涵、形态,从而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与民族精神的情感,让学生在优良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提高对民族民间艺术的关注与热爱。学生通过将民俗美术资源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当中,能够将民俗美术资源以可视化的形态直观的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们感受到民俗美术文化的艺术意蕴。
二、民俗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利用民俗美术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
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民俗美术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民俗美术的理解与认知。例如,民间工艺课、国画实践课以及书法实践课等等,在实践活动当中要突出民俗美术的意境,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民俗美术艺术的内涵,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感悟,丰富民俗美术文化的创造内涵,让学生能够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刻的体会美术精神、人生哲理、经典文化的涵意,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例如,我国传统的民俗美术艺术“剪纸”,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具有浓郁的节日气息,笔者就将其融入了美术教学当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创作,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美术精神的同时,掌握剪纸艺术的技能要领,更加深刻的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
(二)利用民俗美术作品作为教学道具
利用民俗美术作品作为高中美术教学的道具,能够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文化情境,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民俗美术资源的意蕴,感情民俗的精神世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民族的自豪感,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塑造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雕塑知识相关的内容时,传统的高中美术教学中我国民俗美术雕像作品运用的却较少,一般是运用外国著名的雕像作品作为教学的道具,高中美术教师应加强我国民俗美术资源的应用,让学生更加深层次的理解我国民俗美学特点、创作风格等,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能够拓展学生的美术思维,从而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民俗美术的热爱,更好的将我国民俗美术弘扬与传承下去。
(三)利用对比教学方式,将民俗美术资源的魅力充分的发挥出来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觉得利用对比教学方法将民俗美术资源运用到高中美术教学当中是较为有效的方式。通过将外国的美术与中国民俗美术进行详细、深入的对比,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艺术的差异性,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搭建与完善知识结构框架,准确的把握美术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规律。教师应充分的挖掘高中美术教材中的民俗美术资源,丰富教材的知识,拓展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对民俗美术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中国陶器艺术欣赏知识相关的内容时,笔者就是通过将国外的陶器艺术与国内陶器艺术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艺术成就与悠久历史,学生在陶器的欣赏过程中,能够了解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与传统风俗文化,从而培养学生对陶器的鉴赏能力。
三、总结
我国民俗美术资源的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与深刻的寓意,是我国中化民族文明传统文化的精髓。将民俗美术资源融入到高中美术教学当中,能够让学生多维度的感受民俗文化独特的艺术气息,向学生播撒艺术的种子,加深学生对精神图景的感悟,不仅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将我国民俗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 汪建华.泉州乡土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7(06)
[2] 罗茜.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2(Z3)
[3] 刘庆.浅谈美术教学中民族审美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