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名人老宅的似水流年

2018-04-04 03:18孟丰敏
瞭望东方周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林觉民三坊七巷老宅

孟丰敏

春雨落在瓦顶的脚步充满了诗的节奏,墙角的燕草吐露着人间四月天的颜色。林徽因的“你是爱,是暖,是希望”在白墙黛瓦的屋檐下,正被福州诗社的诗人们大声吟诵出来。

长长的曲折的风雨廊仿佛是一条岁月的河流,流走了人和光阴,却流不走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和寶贵的精神财富。斑驳的墙上挂满了一帧帧黑白人物照。那些曾经或青春美丽、或俊朗坚毅的脸庞上都有一双智慧的眼睛。

林孝恂、林长民、林觉民、林尹民、林徽因、冰心,这些福州名人在不同时期欣赏着这里同一株梅花的萼楼穰吐,望着同一片星空。这座历经百年的老建筑成为他们最后共同的精神归宿。

棋盘式的三坊七巷

从空中俯瞰三坊七巷,它的建筑格局宛若十字对称的中国象棋棋盘。这里一直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旭、林纾、林觉民、冰心等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名人都曾在这里居住。

这片占地38.35平方公顷的老城区,从福州首任太守严高建筑的“子城”开始建造,在唐五代被闽王王审知扩充为“罗城”“夹城”。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拓展延伸,至清代形成宏伟气派、汇聚贵族和士大夫阶层的坊巷格局的城市。民国时期,这里更成为福州市居民的城市中心生活区。

1949年10月以后,坊巷内日渐腐朽坍塌、倾圮的老建筑被居民部分拆除或改造。

2008年,福州市成立了三坊七巷管理委员会,统筹开展三坊七巷保护管理。三坊七巷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

乡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多少次,福州人来到福州城的起点三坊七巷,都会感到骄傲,总是习惯到林觉民和冰心的故居来转一转。

林氏时代

林觉民故居位于福州市杨桥东路南后街口西侧。

林觉民以“为天下人谋永福”“助天下人爱其所爱”的崇高情怀瞒着家人,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这座老宅里不只有林觉民如此英勇。

林氏家族人才辈出。林觉民的生父林孝恂在光绪年间成为进士,身列翰林之选,与康有为同科,历任浙江海宁、石门、仁和各州县地方官。他思想开放,能接受西方政法思想,而且送家中孩子多人赴日留学。

林孝恂是个正直的官员,担任仁和县令时曾冒险保护为秋瑾造墓碑的同盟会会员徐自华、徐蕴华姐妹。虎父无犬子,他生育了一群同样秉性的孩子。

林孝恂的大儿子是林长民。林长民多才多艺、善于演讲,在日本留学时担任留学公会会长。

和林长民一起出国的两个弟弟林觉民和林尹民,在日本都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方声洞、林文、陈更新等一批福州留学生,于1911年4月27日参加了广州起义。林觉民不幸中弹后被捕入狱,被害。

福州自古多英雄,比如明朝的抗倭英雄张经。但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牺牲了自己性命的辛亥革命英雄更令人敬佩和心痛。他们都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尤其是林觉民,当时他的妻子陈意映正怀着第二个孩子。

想到国之不存家无所附焉,林觉民只能忍痛割爱、慷慨就义,在给妻子的诀别信中写道:“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林觉民死后,陈意映痛不欲生。遗腹子出生两年后,她终究抵不过深深的思念和悲伤,抑郁而终。

林觉民牺牲的同年9月23日,福州光复。那时林长民从日本回国后,担任临时参议院秘书长,参与草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后又担任北京政府国务院参事、内阁司法总长等职,成为民国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1919年5月2日,担任外交委员会主任兼事务长的林长民在《晨报》和《国民公报》上发表题为《外交警报敬告国民》的署名文章,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发起者之一。

1920年,政治上失意的林长民带着16岁的女儿林徽因游历欧洲,给林徽因的人生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一是她认识了中国诗坛重要的人物徐志摩,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成为名留青史的著名诗人;二是在伦敦认识了房东女建筑师,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因此影响了未婚夫梁思成。他们携手创建中国营造学社,并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调查和研究,留下大量宝贵的建筑实测和影像资料,撰写并出版了《中国古代建筑史》。

林长民带林徽因游学欧洲时没有想到,在他游历欧洲近百年后,2010年2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亲自为他的孙女、林徽因的侄女林璎颁奖。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林璎是此次获奖者中唯一的亚裔。

两代建筑界才女的瞩目成就,令林家的光芒从福州闪耀到中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中央。所以林觉民老宅里也挂着林长民、林徽因等亲人的照片。

同一座老宅

一座老宅的似水流年,流年是芬芳的,那柔情似水的是林觉民的《与妻书》、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和冰心的《小桔灯》。这些华彩篇章如今都是中国百姓耳熟能详的经典佳作。

如今到福州国家级5A景区三坊七巷的游客,必定到访林觉民和冰心的故居。故居是清代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94平方米,主体建筑原为三进,现仅存两进。

车水马龙的杨桥路上,这座老宅非常醒目,而且游客络绎不绝。老宅门口挂着两个长条牌匾,左边写着冰心故居,右边写着林觉民故居。

很多外地游客不太理解,为何林觉民和冰心的故居在同一座老宅里?他们是亲戚吗?

实际上,林觉民为革命牺牲后,在福州官府尚未得到这个消息前,陈意映的父亲陈元凯当时在广东为候补知县,得到了这个可靠消息后,迅速连夜派人赶往福州,并通知陈意映紧急避难。于是陈意映躲到附近早题巷的娘家居住。

林觉民自幼被亲生父亲林孝恂过继给叔叔林孝颖养育成人。林孝恂没有和他们住在一起。养父林孝颖得知消息后,立即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卖给下家。这下家便是冰心的爷爷。谢家就此搬入林家老宅居住。

冰心成名后,從未提及自己福州老屋的准确位置,以至于当时福州文人都不知道她家在哪里。1979年《福建文学》主编郭风主动向冰心约稿,希望她写一篇和家乡有关的文章。冰心写了《我的故乡》。黄文山是该文章的责任编辑。

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闽都文化》现执行主编黄文山,提到冰心的《我的故乡》时,仍记忆犹新:“冰心先生的《我的故乡》里面写到她原来的家,住在福州城内南后街杨桥巷万兴桶石店后。”

黄文山去找冰心的房子,“那时杨桥路已经拓宽了,房子被居民改造为大杂院,住了很多老百姓”。

林觉民的蒙学堂同学后人、曾管理林觉民和冰心故居的李厚威先生说:“冰心先生记错了,不是万兴,是万升。”

故居重生

这座名人故居于1983年被列为文保建筑。1989年,一家房地产公司准备拆除林觉民故居部分建筑,盖商品房。为此,长期关注林觉民故居的李厚威连续四次在《福州晚报》撰文,吁请有关部门保护好林觉民故居。

此后,作家张传兴也撰文表示林觉民、冰心故居不容再拆,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

1991年3月10日,在林觉民故居里召开了福州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会,市领导当场决定:立即准备修复。

同一年,林觉民故居暨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成立,挂上了国家级文保单位的牌子;1996年,成为福建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11月,福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林觉民故居里恢复冰心故居,同时把原来位于这里的“辛亥革命纪念馆”迁到辛亥革命福州前敌总指挥部旧址——于山大士殿。林觉民和冰心两位名人的展览馆,则由热衷文物保护的李厚威负责管理,直至退休。

可惜的是,当年故居朝南后街的部分建筑即主宅的第一进已被房地产公司拆除了,建成商品房。原第一进位置现在是某银行的营业厅。所以,坐西朝东的老宅大门被迫从朝东改为朝北。

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品宣企划部副经理徐炎说:“林觉民故居是我们辖区一个非常重要的名人故居的文化符号和标的。林觉民和冰心所代表的是三坊七巷历史文化名人两个非常标志性的领域。林觉民是一个历史人物,体现了林则徐、沈葆桢一脉相承的家国情怀和关忧,以及对于民族自由的崇高精神的非常热烈、真挚的追求。他以他的行为来体现福州男性慷慨抛洒男儿热血的革命精神。林觉民代表了福州男性。冰心则是福州女性和文学方面的代表,都是海纳百川的精神体现。”

徐炎说,这座宅子是当年三坊七巷保护的一个缩影。

雨中的三坊七巷,总会出现走动的美丽油纸伞。它走进了这座老宅。一滴滴水珠从伞尖滴落,那仿佛是历史的泪水,以绵绵不断的姿态,向世人讲述这座名人老宅崇高的家国情怀。

猜你喜欢
林觉民三坊七巷老宅
儿子要卖老宅, 母亲拒绝搬离,怎么判
一封《与妻书》,千古家国情
林觉民:不负家国却负卿
老宅
辛亥革命
老宅
林觉民:不负天下,但负一人
一个老宅男的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