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意翀 赵海军
沙漠、戈壁、盘山路,陷车、爆胎、沙尘暴,还有随时可能出现的反政府武装人员……这里是苏丹迈拉山区,达尔富尔问题起源之地。
2018年1月30日,在苏丹达尔富尔格格镇,中国第14批苏丹尔达富尔维和工兵分队堪察人员使用全战议进行测量
3月早些时候,中国第14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83名官兵和23台车辆历经复杂地形、恶劣天气,克服人员装备极限,长途机动466公里,奔赴迈拉山腹地,创造达尔富尔维和任务史上多项纪录,为后续维和力量进驻提供了有力支撑。
迈拉山,又称杰贝马拉,苏丹第二大高山,多支反政府武装派系盘踞藏匿之地,是苏丹维和任务区眼下形势最复杂、条件最艰苦、维和人员涉足最少的一片地区。
今年2月,联合国和非洲联盟驻达尔富尔特派团把达尔富尔五大维和战区合并为两个,并把面积不足全区二十分之一的迈拉山区单独划为一个战区。中国维和工兵受命作为首支维和力量,从尼亚拉超级营地出发,去迈拉山腹地的格洛小镇新建营地。
带队的毕宪波大队长告诉 《瞭望东方周刊》,466公里在国内也许不算太远,但沿着热浪翻滚、风沙漫天的撒哈拉沙漠南缘向迈拉山区机动,就不简单了,一路上地形复杂困难多,可以说险象丛生,步步惊心。
出发之初,道路乱石遍布、坑洼不断,车队如同行走在搓板上,时速超过10公里就会异常颠簸,轮胎、底盘难以承受。为赶时间,车队行进稍快了一点,就导致两台车轮胎被尖石划破而爆胎,一台车气管颠破,一间集装箱板房直接颠散成了一堆破板子。车厢内的官兵更是被颠得五脏六腑都快出来了。
驶入沙漠地区,干河床上的沙窝、戈壁滩上的沙梁,细松软,易陷车,且无法迂回。与普通车辆不同,平板拖车自重十多吨,载上十几、二十几吨的工程机械,一进沙地就会陷胎三分之一,一打滑就会大半个轮胎都陷进去,根本无法拖动。
途中一段88公里的路程,走了足足12个小时;其中一段300米长的沙梁,整整花了4个小时才通过。沙丘连连,陷车严重。旁车拖拽、绞盘牵引、往轮胎下垫东西增加摩擦力、给轮胎放气加大着地面……使尽了办法也出不来。最后,只得把拖车上的装载机、挖掘机全部卸载,空车通过后再装载前行。
其他重型车辆无法“轻装”,只能前拖后推,一米一米地行进。每前行十多米,官兵就得钻到车下把掩埋轮胎的流沙掏出来,否则轮胎只会在滚烫的黄沙中空转冒烟。
进入山区,两条碎石车辙印就是路,两侧不是带刺的灌木丛,就是坚硬的岩石。
沟深、坡陡、弯急、路窄、车重,不仅行驶缓慢,而且一不小心,轮胎就会被路边树桩或尖石划破。17米长的拖车遇到急转弯转不过来,就容易挤爆轮胎。
一辆运载挖掘机的拖车先后爆了6条轮胎,把其他车辆的备胎都用光了。到达格洛时,许多车辆的轮胎都被划蹭得面目全非,遍布口子,随时有爆胎危险。
路难行,热难耐,安全形势更难测。
灌木丛林人迹罕至,山沟洼地情况不明,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交火的通报不时传来。形势不可预料、也不可掌控。
维和官兵每人携带4个实弹夹,全程钢盔防弹衣,就是途中抢修车辆也要背着枪。随行护卫友军更是全程严密戒备,子弹上膛、火箭弹启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毕宪波介绍说,车辆全部按战斗编组行驶,指挥控制按实战要求分级组网,每一次故障、每一次陷车,都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地抢修。“每耽搁一分钟,凶险就增加一分,而各种突发情况更是没有任何预案和脚本的生死练兵,全靠临机处置。”
“指挥组,侧方树丛发现不明武装人员正在向我靠近!”就在最后一天行进至一片山区丛林时,电台里突然传来先遣组紧急报告。
护卫友军先前通告,途中需要穿过一段反政府武装控制区,一定要高度警惕、快速通过。可这时,偏偏有两台车因连续爬坡而“开锅”,只得停车降温。
“枪弹结合,武器暂不外露,开始前进,注意观察!”毕宪波下达一连串口令。
氛围骤然紧张。友军同样迅即反应,立刻派出部分力量靠拢中方指挥车,同时把所有机枪转向敌情一方警戒,并在电台里一个劲催促车队:“走!走!走!”
随着不明武装人员逼近,大家一边油门踩到底加速前进,一边把枪握得更紧,并打开了保险。最后关头,友军开始朝天鸣枪示警,才迫使武装人员停了下来。
卢旺达友军告诉本刊记者,他们第一次向格洛镇行进途中,一帮武装人员朝他们放了一梭子机枪弹,他们至今心有余悸。在临近格洛的山区,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枪声。
除了不明武装威胁,途中还有意想不到的自然危险。
一次,一名战士闹肚子跑到路边“解决”,刚蹲下就发现一条腕粗的蟒蛇在前方5米处的草丛中抬起了头,吓得他提起裤子就跑。之后一路上,官兵“上厕所”同样按照作战要求,3至5人编成一个小组,集体“解决”,决不独自行动。
12天风餐露宿,4天高强度机动,还有8小时夜行军。白天气温最高40摄氏度,沙漠地表温度超过50摄氏度,驾驶室里更是达到60多摄氏度,十多名官兵轻度中暑。
急造道路5000多米、清理路障20余次,陷车34起,爆胎24条,上百次排除故障。
11次更换护卫友军,5次通过政府关卡,两次遭遇不明武装人员,一次穿越反政府武装控制区,翻越的沙丘、河沟、山岭更是无法计数。
每一段经历都创达尔富尔维和之先例,每一组数据都是维和史上之罕见。
3月13日,随着五星红旗和联合国旗在格洛山区一片灌木草丛中冉冉升起,中国维和工兵分队成功挺进迈拉山任务区。随行的联合国雇用车队领队介绍,这是25年来首次有大型车队进入格洛。
联合国和非洲联盟驻达尔富尔特派团(联非达团)工程事务主管尤纳斯評价:“中国工兵这次机动距离最远、行驶历时最长、重型车辆最多、克服困难最多,创造了历史、创造了奇迹。感谢中国工兵为联非达团作出历史性贡献。”
接下来两个多月,中国工兵将在一处四面环山、形势严峻的荒芜山坳里新建一座长1000米、宽750米的超级营地,完成营地外围防御、住宿生活、照明通信、排水排污等15项具体工程,为各国维和友军进驻提供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