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018-04-04 09:16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华培育马克思主义

(上饶师范学院 政治与法律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培育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心路历程,凝练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高度自觉和充分彰显。探析理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关系,对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胚胎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中未曾断裂过的文明形态。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把世界文明概括为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在他看来,人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文明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表征,是人的最高文化归属。在世界各大文明中,中华文明与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有很大的差异性,西方文明正在逐渐走向衰落,而亚洲文明正呈现蓬勃兴起和扩张之势,非西方文明正以其特有的方式肯定和彰显着自身的价值存在。亨廷顿认为,相似的文明正在聚合,相异的文明正在走向分离,新的文明集团正在取代旧的冷战集团,未来世界的主要冲突很有可能将会在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爆发[2]。很显然,亨廷顿是站在美国人的立场上替西方人说话,他极力宣扬儒教文明对西方文明的挑战,鼓吹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这当然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和偏颇性,但我们从中也不难看到,亨廷顿也不得不承认和肯定中华文明的先进性和强大生命力。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3]这种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和凝练,已经深深浸润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成员的血液和灵魂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和东方品质。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民族凝聚力还有其精神基础,亦即思想基础,这就是能维系人心、增强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就中国而论,这就是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4]这种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和引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胚胎,就在于这种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先进性、包容性、开放性和发展性。从远古时代“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到吸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合”思想,再到后来对外来宗教思想的吸纳和融合,以及近代以来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法律制度,提倡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等等,从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与外来多种文化的交流中,形成了“兼取众长,以为己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民族文化个性与品格。潘光旦先生通过分析犹太人在中国被同化的历史过程,进一步证明了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和精神品质[5]。吴泽霖先生在为《中国境内犹太人的若干历史问题》一书作的序中指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和宽宏气魄,不但对犹太人,而且对同她接触的任何民族都是不变的。因此,她总是能够同别人和别的民族和睦相处,最后融为一体。”[6]正因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显她穿越历史时空的生命活力和内在张力。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形成起来的传统价值观,几千年来,已经深深扎根在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外显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成了中华民族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支撑。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血脉源头和生长元素。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7]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赋以新的时代内涵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养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8]。党和国家积极倡导和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又改造和创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体现了时代性,遵循了规律性,赋予了创造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和培育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发展理念和价值目标,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凝练于民族传统的核心价值思想,同时经过改造和创新,又赋予了新的时代意蕴。“富强”即国家富裕而强大,历来都是中华民族遵循和追求的重要价值理念和目标。荀子曰:“王者富民,霸者富士”[9];管子曰:“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10],“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10]323。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创办了军事企业和民用工业,其目的就是要实现“富国强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造和创新了传统意义上的“富强”之内涵,这就是要实现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兴旺发达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有机统一,实现物质上的富裕与精神上的富有的完美统一。“民主”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民贵”思想的传承、改造和创新。“天之立君以为民也”[9]337。《尚书·五子之歌》中所记载的“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11]的皇祖明训,表明了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以民为本的治国安邦理念。孟子所主张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2],就是要以民为本,把人民摆在比君主相臣更加重要的位置,只有把人民摆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得乎丘民而为天子”[12]250。管子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10]2这些传统中的“民本”“民贵”思想都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民主”思想的丰富营养剂。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民主”更加体现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文明”一词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早已有之:“见龙在田,天下文明”[13];“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3];“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14]。这里所指的“文明”均含有人类进步、社会开化的状态之意,寄托着中华民族渴望摆脱“愚昧”“野蛮”状态而实现社会的“文化”“文明”状态的美好愿望。所谓“经天纬地日文,照临四方日明”[11]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既涵涉了传统文化中的文明观,又扩展和提升了现代文明的视野和境界,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一并纳入了建设、培育和践行的范畴。“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理念,“和为贵”“协和万邦”“神人以和”“和而不同”“家和万事兴”等等所包含的“和”的观念,自古以来就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理念,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内涵,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和天下”新理念,强调要“和谐”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及其人本身之间的关系,这就从根本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指向和先进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和培育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发展理念与价值目标,滋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元素,借鉴了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成果,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自由”并非是西方社会之独有思想,中华民族的哲人先贤早已表达过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老子在《道德经》中认为,只有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6]的变化发展规律,才能实现“天人合一”,获得自由快乐的生活。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以“心斋”“坐忘”来达到自由自在的理想境界。“心斋”就是要保持心的虚静,排除名利等一切外界干扰,“虚者,心斋也”[17];“坐忘”就是要忘掉一切,忘掉自身的存在,“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17]36。通过“心斋”“坐忘”来获得逍遥自在的生活,实现人的最大的自由意志。近代中国,随着西方自由思想与中国传统自由观的融合,又形成了以自由和民主为核心的资产阶级自由观。社会主义自由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了对传统自由观的改造,特别强调要确保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民主和人权。“平等”“公正”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其含义有相近之处,常有“公平”之意,“故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9]88;“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18]。古人还把“公正”作为手段,把“平等”作为目的,有所谓的“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19]。“平”又有“均等”“齐等”之意,“平,均也;齐等也”[20]。“均贫富”“等贵贱”“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同之道,至平也,至公也”等等思想,都表达了前人对“平等”“公正”的理想追求。“法治”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由来已久,韩非子曰:“治民五常,惟法为治”“国有常法,虽危不亡”[21];孟子主张治理国家,要坚持“善政”与“法治”相结合,是故“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12]115;管子曰:“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10]412;王安石在回答宋神宗关于“当今治国之道,当以何为先?”的提问时,提出了“变风俗,立法度”是当务之急的治国之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和培育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发展的新境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和培育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发展理念和价值目标,契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思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公民必须自觉恪守的道德底线和伦理要求。“爱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天下之本在国”[12]120,“以国家之务为己任”[22],“古之圣王爱国如家,故皇天亦佑之如子”[23],“周君岂能无爱国哉”[24],等等,都表明了爱国主义的深厚历史文化渊源。历史上“哀民生之多难”的爱国诗人屈原、“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名臣范仲淹、“还我河山”的爱国名将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英雄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禁烟领袖林则徐等等,都是我国历史上弘扬和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的杰出代表。“敬业”自古亦有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业精于勤”“天道酬勤”等等都体现着中国古人“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诚信”是儒家文化中“立言”“立事”“立人”的价值标准,在“仁义礼智信”中占有很高的地位。“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5]14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5]3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12]125等等思想,都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友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待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孟子曰:“仁人无敌于天下”“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焉”[12]246、58-59;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得万物而不争”[16]20;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15]141,都是我们祖先对“友善”的积极倡导和伦理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经过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加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更加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生长于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时代实践之中,培育于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交流互鉴之中。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改造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并赋予中国特色文化属性和时代特征,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和方法路径。

第一,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理论体系,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社会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事业的基本规律,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胜利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26]特别是在当今世界,面对东西方文化深度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西方社会思潮对中国主流文化的冲击、意识形态话语权相互争夺的复杂局面,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夯实理论阵地,形成文化合力,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方向,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侵蚀,防止西方敌对势力企图西化、分化、甚至“和平演变”中国的图谋。当然,“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倡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7]。习近平同志指出:“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27]因此,我们不能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绝对化,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改造和创新,形成具有自己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的共同思想基础和价值取向,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的根本立场。

第二,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依据。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中国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建设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这“两个没有变”的基本国情,既不能好高骛远、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无所作为,而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为依据,建构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要求相符合的核心价值系统,积极倡导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反映时代发展需要、符合人民思想实际、代表社会成员共同利益诉求的价值理念,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的鲜明主题。

第三,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正确对待现代文化,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坚持的正确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25]一是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寄托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价值信仰和精神渴望。但是,由于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代,这就必然会受到特定历史条件的局限性、经济社会制度的落后性、人们认识水平的有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它必然会打上不同历史时代的烙印,因而也就必然会存在落后过时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要分清“精华”与“糟粕”,吸取精华,除其糟粕,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实现新的超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8]“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25]。二是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对待外来文化,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和胸怀,要坚持洋为中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虚心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思想文化,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文化理念,我们要认真加以吸收,通过整合和改造,不断充实到我们的思想文化中来,以弥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先天不足,使其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彰显世界风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各民族都应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25]三是要正确对待现代文化。现代文化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与魂,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特征与要求,反映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人们的精神世界、精神风貌、时代风采和价值追求。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实现现代文化精华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相融通,积极倡导和培育符合中国实际、扣紧时代脉搏、表达人民夙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创新力、影响力。

总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25]。

猜你喜欢
中华培育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