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石
——论习近平生态外交思想

2018-04-04 09:16黄建男2林建军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正义外交文明

童 珊,黄建男2,林建军

(1.上饶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2.上饶师范学院 历史地理与旅游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1]。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成功实现了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到“引领者”角色的转换。这一历史性的身份转换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前几代领导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基础上,对中国生态外交实践进行了符合最新时代精神的改革创新,拓展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性内涵,夯实了“国内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生态文明合作”相映成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在一系列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发展和完善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外交新思想,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石。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而言,只有系统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外交工作的深入思考,正确领会包含“时代精神和创新思维”的“绿色内涵”,才能进一步提高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国际范围的认可度和影响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

一、习近平生态外交思想的新时代背景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2]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也强调:“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3]习近平生态外交思想正反映了他对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背景的郑重审视和深刻思考。

(一)中国“绿色与发展”内在关系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使中国经济驶入了高速发展轨道,实现了从经济落后的国家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身份的跨越式转变。在这种发展模式中,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发展之间似乎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即经济发展必然以牺牲良好生态环境为代价,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会阻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发展之间“非此即彼”的关系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度发展埋下了许多隐患。首先,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对不可再生资源能源的过度开发,作为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传统资源能源的枯竭势必阻碍经济发展,亟需转向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其次,中国长期以来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经济对外依赖度较高,当其他国家设置严苛的“绿色壁垒”时,忽视环保最终会损害中国的经济发展。其中欧盟国家于2012年1月开始对非欧盟国家强征“航空碳关税”以及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高环境标准”均显示了全球经济领域中“绿色门槛”的提高。传统的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将导致中国经济发展“雪上加霜”。最后,以GDP作为唯一指标的认知造成了国内生态环境问题的急剧恶化,空气、水资源的严重污染以及自然灾害的频发严重威胁国内人民的生存安全。这些隐患实际上昭显了“绿色”与“发展”内在关系的新特点:即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良好生态环境的稀缺会导致其本身具有经济性;良好生态环境是衡量经济发展的构成指标之一。这种内在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对国家利益的认知需要发生变化。以往良好生态环境让位于经济发展的国家利益观不再适用于新的发展形势,迫切需要对生态环境在国家利益中的地位做出新的判断和回应。

(二)全球“绿色共识”的演变

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意识的觉醒。经过几十年发展,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认为全球生态安全的恶化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业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大国际政治议题。2008年后,国际“绿色共识”的内涵发生一定程度变化,主要体现在金融危机后各个国家对“绿色新政”的响应上。2008年11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开出了将“绿色新政”作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新处方”。此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纷纷将“绿色新政”纳入本国经济发展战略,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推动本国的绿色经济发展。201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里约+20”可持续发展会议上,各国通过了名为《我们期望的未来》的成果文件,指出“绿色发展”是一种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理想方案”。虽然各国对具体实践路径存有争议,但是这种方案为各国将“绿色基因”整合至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性路径”,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绿色发展之路。另一种逐渐扩大的“绿色共识”也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即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国际社会要求中国和美国承担更多责任的声音愈发强劲,强调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中国和美国应该承担更加重要的责任。虽然中国对“中国责任论”长期保持警惕,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和美国在生态环境问题的态度会影响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发展。中国在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时,必然不能忽视这一因素,因此必须对生态外交实践做出新的思考和设想。

(三)中国“绿色实力”的聚变

“绿色实力”主要包括推动国际社会绿色发展的经济实力和技术知识能力。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环保领域的技术能力难以支撑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以及在环保技术领域的长期攻坚,中国实现了“绿色实力”的集聚与转变,为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首先,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为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地球生态环境的失衡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国艰苦卓绝的奋斗。这不仅意味着各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割舍经济发展的利益,还需要各国积极参与国际公共产品的建设,因此必须依靠强大的经济后盾。中国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中国在生态环境问题上承担更多国际社会责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使中国在全球生态环境合作中不再“束手束脚”,而是能够“大有可为”。

其次,中国在全球生态环境合作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日益提高的“绿色技术”能力是彰显中国大国形象的有力保障。长期以来,中国通过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开展国际环保合作等方式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技术能力。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自2005年通过首部清洁能源领域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后,中国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相关产业的发展, 积极探索发展中国家有效合理发展清洁能源的方法。2007年,中国颁布了《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并先后与美国、欧洲共同成立了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虽然到2012年,中国清洁能源在总能源消费比例上落后于其它世界主要经济体,但是若以风电和其他清洁能源技术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进行排名,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产业的增速最快,平均年增长达到77%[4]。这些经验和技术都能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作用,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地探索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有助于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舞台上发挥积极能动的作用。

二、习近平生态外交思想的重要内涵

在上述时代背景下,依托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以及中国古代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外交思想进行“继承性创新”,对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独到见解,丰富了生态外交思想的“绿色内涵”,具体表现为以下四重向度。

(一)构建“绿色生态”是中国重要且紧迫的国家利益

外交工作的根本原则是维护国家利益。一般而言,国家利益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具体构成以及重要程度会随着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只有正确认识领导人和决策者的国家利益观,才能理解他们的外交思想。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意识到构建“绿色生态”即良好生态环境是维护国家形象的有利方式,也是国家利益的构成部分。但是与经济发展相比,它只是一个长远的国家利益,因此中国的生态外交工作不能牺牲整体经济发展。基于对时代背景的考量,习近平总书记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程度进行了重新定位,认为它已经成为中国重要并且紧迫的国家利益之一,并系统梳理了良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在国家利益中的关系。

首先,他认为生态安全是国家综合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强调生态环境问题是关乎中华民族健康生存和伟大复兴的重大国家利益。在2014年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系统地总结了国家的“11个安全”,其中就包含生态安全[5]201,这表明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被视为国家安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的根本国家利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6]良好生态环境是一国文明兴盛的基本保障,一国生态环境“不可挽回”的衰败必然导致一国文明的衰弱。因此对于中国而言,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保证良好生态环境的“兴旺”。

其次,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从一个长远的国家利益变成当下紧迫的国家利益。“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5]209因此,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彻底手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还中华民族一个“健康美丽的栖居地”。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要对生态建设“深水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保制度,牢牢设置“生态红线”“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5]209。

最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地位同等重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味着实现科学、永续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5]209,“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7]的重要论断。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将良好生态环境至少提升至与经济发展并重的位置。在2017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又一次强调“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这再一次证明,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良好生态环境的优先程度甚至应该高于经济发展,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抛弃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

(二)维护“绿色安全”是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的外溢性日益明显,一国“绿色安全”即生态安全的恶化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亦如影随形。上世纪90年代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认为中国在生态环保问题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利益有所交集,但是对于一些国家以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名义宣传“中国威胁论”的思想长期保持警惕。在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厘定国家利益和国际利益的关系,认为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中国国家利益和国际利益具有显著共性,其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习近平同志认为保障全球生态安全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因为全球生态安全的恶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必然威胁到整个人类的发展,因此世界各国应该携手并进,共同捍卫全球生态安全,“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8]。其次,全球生态安全是国家利益的一部分,全球生态安全的实现有利于中国构建生态安全。因为全球生态系统的异化即包含国内生态环境的异化,又会威胁到国内生态环境。对于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国家而言,全球生态安全的恶化也会危及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最后,中国国内的生态安全问题同样是全球生态安全的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立实际上能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做贡献”[9],因此,中国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国家利益不仅是为了保护中国的生态安全,更是为了通过保护中国生态安全推动全球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目的。为此,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10]

(三)践行“绿色担当”是中国生态外交实践的使命情怀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的首要任务是推动国内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因此对国际社会日渐流行的“中国责任论”持谨慎态度,认为生态外交工作主要是维护良好国家形象并借助国际合作促进国内生态环境的改善。21世纪后,虽然中国开始积极参与生态环保问题上的国际合作并承诺履行减少碳排放量的责任,但是仍然强调自己是“发展中国家”身份。习近平同志的生态外交思想则开始兼具“发展中大国”以及“全球性”的双重特征。他认为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中国不仅要努力解决本国绿色发展的问题,更要在国际社会倡导和平绿色发展理念,践行正确义利观,积极发扬大国“绿色担当”精神,引领推动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社会共同的绿色发展。

首先,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建设时,严格落实环保理念,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以尊重发展中国家自主性为原则,对发展中国家“倾囊相授”。不仅通过资金援助帮扶发展中国家解决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而且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绿色发展的经验和技术支持,促进发展中国家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共同发展。在中非合作论坛中他明确提出要实施中非绿色发展合作计划:“支持非洲增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能力”“中非合作绝不以牺牲非洲生态环境和长远利益为代价”[11]。在必要的时候,甚至牺牲中国的经济利益保护发展中国家的良好生态环境,绝不将生态环境风险转嫁给其他发展中国家。为此,“中国将强化绿色低碳政策规定,以严控公共投资流向国内外高污染、高排放项目”[12]。这些举措都充分展现出习近平同志“重义轻利、舍义取利”的“广阔胸襟”。

其次,在全球生态治理问题上中国应该更加“奋发有为”,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努力推动并领导“合作共赢、公平正义、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的构建。为此,习近平同志在生态外交实践中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矛盾极具尖锐的巴黎协定谈判过程中,主动斡旋各国矛盾,要求各个国家“求同存异、相向而行”[13],最后终于促成《巴黎协定》的达成。2016年9月杭州G20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先后向联合国交存批准文书,标志着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全球生态环境治理问题许下庄严承诺。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机制的建设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应该积极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使国际社会共享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的成果。2015年9月宣布设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12]。2017年5月14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出要“设立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并为相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援助”[14]。概而言之,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认为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中国应该主动展现“绿色担当”精神,以更加进取的姿态将自身融入全球生态安全的建设中,并积极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贡献者,从而“牢牢占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15]。

(四)实现“绿色正义”是生态外交工作的哲学指向

中国生态外交工作根植于对“绿色正义”即生态正义的理解。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中,不同国家关于作为国际生态正义理解常常不同。发达国家在早期国际环境问题中过分诘责发展中国家对环境的破坏,认为发展中国家对环保问题应该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责任,并把这种冠冕堂皇的“正义”粉饰为国际生态正义,这种正义观本质上是“非正义”的。因此中国长期以来反对将一部分发达国家理解的“生态正义”视为国际正义,认为发达国家理解的“生态正义”缺乏历史观,否认了发达国家因资本主义扩张给自然造成的不可恢复的创伤,要求根据差异性原则妥善公平地安排各国应该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急剧恶化,习近平总书记重新对中国生态外交实践进行思考,不仅继承发展了关于国际生态正义的原有理解,而且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感性自然观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认知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实现了对原有国际生态正义的时代超越。

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延承了国际生态正义是“实现公平公正分配正义”的理解,强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历史责任、发展阶段、应对能力都不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应该得到遵守”[8]。要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划分各国解决国际生态安全问题承担的责任时,必须将发达国家对生态环境的欠债考虑进去,保证各国在环境问题上实现权利和责任的平等分配,才能真正保证国际生态正义。同时,在分配正义上极度重视“代际公平”的实现:“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16]。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国际社会的生态正义不仅是要实现代内的分配正义,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代际的分配正义,即现在的人类需要对未来人类享有良好的全球生态环境负责,才能真正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世界。

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人类“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16],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生态正义应该部分超越“以人类为中心”的国际分配正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正义”。对待生态环境问题时,逐渐转向“以自然为中心”,才可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解释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的方式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16]。这里的“尊崇自然”比十八大报告中“尊重自然”的提法更加表明了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对自然存有“敬畏之心”,还给自然本身的尊严,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世界。为此,在尊重各国关于国际分配正义的理解基础上,中国应该不断实践“以自然为中心”的“绿色正义”,为了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必要的时候宁可牺牲自己一定的分配正义,赋予自然界“得其所得的正义”,才能真正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建立。值得注意的是,在解释并实践“国际生态正义”理念时,习近平总书记与发达国家部分领导人的方式截然不同。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发达国家往往将自己对于“国际生态正义”的解释强加于其它发展中国家,含有鲜明的“生态帝国主义”特征。然而,习近平总书记在践行“生态正义”理念时,尊重其它国家关于“生态正义”的理解,绝不将自己对“生态正义”的理解强加于其它国家,体现出其生态外交思想具有的“平等、包容、开放”的世界主义精神。

三、习近平生态外交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综上所述,习近平同志生态外交思想虽然分布于多次讲话中,但是具有清晰完整的思想脉络,为中国参与生态全球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保证和实践指导,主要体现为:

(一)为驳斥国际社会的“中国环境威胁论”提供理论依据

虽然经过几十年努力,中国已经从生态环境问题上的“搭便车”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但是因为中国的生态外交工作在理论论证特别是关于国家利益观和国际责任论的理论解释相对滞后,导致谈及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时,一些国家的政府官员、学者往往在“中国环境威胁论”上“浓墨重彩”,忽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外交所取得的成就和贡献。而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外交思想则对中国生态外交思想进行了理论创新与超越,重新论证了国家利益构成中良好生态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理清了作为国家利益的生态安全与作为国际利益的全球生态安全的逻辑联系;表明了中国在生态环保问题中的正确义利观;并实现了国际生态正义的时代超越。这为驳斥和抨击国外关于“中国环境威胁论”的不实之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二)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美誉度的持续提升提供强劲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认为,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是促进中国和全球社会共同的绿色发展,积极倡导中国生态外交实践要坚持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通过生态环保合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并同其他国家在探索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共同修复、维护、促进全球社会绿色、健康、持续地发展。习近平生态外交思想体现了习近平同志根据时代特征对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的深入思考,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和鲜活的感染力,推动了中国生态外交工作的深度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国际社会的美誉度持续提升,使中国在生态环保领域的良好形象深入人心。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博士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就做出高度评价,认为“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给世界带来了希望,中国可以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领头者”[17]。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索尔海姆在演讲中也引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描绘他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的美好展望,表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举措和成果的充分认可。

(三)为中国生态外交工作的长期开展提供正确指引

随着生态资源的日益紧缺,国际社会更加需要各国在生态环保问题上携手并行,通过紧密合作促进全球生态问题的解决。但是在国际社会,各国关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容易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扰。京都议定书的终结与哥本哈根大会的无疾而终正源于当时一些国家态度的转变。为了确保生态外交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需要思想理论作为其前进道路的“灯塔”。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外交思想反映了他对中国生态外交工作的高瞻远瞩,认为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通往包含“绿色发展生态体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国生态外交实践指明了正确方向,能够确保中国生态外交工作长期稳定地开展。2017年6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承担《巴黎协定》框架内责任的决心。2017年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时重申,“中国将立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认真履行《巴黎协定》框架内应该承担的义务”[18],向国际社会彰显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与定力,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这表明,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只有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外交领域的思想导向,不断践行其生态外交思想,才能确保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为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中国和世界做出更大的时代贡献。

猜你喜欢
正义外交文明
请文明演绎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漫说文明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对不文明说“不”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文明歌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