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04-03 21:03李春成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崇州611230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精神政治

李春成(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崇州 61123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我党加强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十九大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一、十九大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等一系列战略要求,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赋予更多的责任,同时给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1]。这一论断的提出,要求我国各高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学术科研、德育教育、大学生的日常管理等各项工作,尤其是将德育理念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之中,全面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十九大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求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2]。十九大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深化高校德育体制改革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建构完整的课程教育体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觉悟;有利于高校创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有利于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优化高校德育工作机制,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十九大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有待创新

近年来,高校一直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忽视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存在重视专业理论教学、科研学术工作,轻视德育工作的现象,导致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出现不平衡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将大多数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和科研,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思政教育理念有待创新,教育资源有待强化和整合,教育内容有待丰富和完善,两个课堂建设有待有效衔接。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待完善

当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上,高校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堂教学没有完全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没有充分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科学地设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缺乏有效性、针对性和目的性。在教育目标和教学培养上,课程内容单一,课程形式单调,没有重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教学内容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性、指导性和时代性,忽视了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上,基本理论所占比重偏大,社会实践和新的政策理念在整个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重偏小,不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待改进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政治素养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据进行讲解,教育内容枯燥乏味,教育形式呆板、不灵活,很难将新的政策方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知识融入教学,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不利于大学生接受和学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基本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但是面对现实生活中涉及到的道德问题,大学生在实际运用和操作过程中存在道德意识淡薄,政治思维欠缺,如老人摔倒扶不扶、公交车是否让座等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大学生都很难准确地运用道德知识正确地处理身边的社会问题。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高校将工作重心都放在教学、学术研究、日常管理等工作中,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德育教育认识程度有待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有待加强。高校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够,组织领导弱化、职能分工不明确,缺乏合理的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制需要健全。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够,专项基金和经费侧重于教学和科研,严重忽视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教学工作仅由专任思想政治教师肩负,缺乏三全育人管理的有效机制。[3]高校思政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教育方法和教育措施较为单调,思政宣传教育和引导力度不够,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德育情况缺乏密切的关注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考评机制亟待完善。

四、十九大精神指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路径

(一)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十九大报告提出,各大高校要将立德树人视为教育教学事业的基本任务。新时代下,高校要始终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要创新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做到教学科研与德育工作齐抓共管,齐头并进,促进德育与教学科研两者平衡协调发展。高校教师不但要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来,提高思政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德育工作中,高校要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监督考核机制,不流于形式,积极主动,扎实稳步推进且狠抓落实。[4]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坚持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强理论创新,丰富教学内容,整合教育资源,拓宽教育载体,加强两个课堂建设,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新时代下,高校要始终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上,课堂教学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科学设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难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高校要密切联系实际,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优化教学内容,高度重视教学与时代发展的具体衔接,课程设置彰显理论性、专业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传授的基础上,加大新的大政方针政策的讲解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整个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道德素养和政治觉悟,指导大学生运用政治的眼光分析、看待当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三)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时代下,高校要始终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制定完善的教学体系,教师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成果。[5]在课堂教学中,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教学,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选取典型的思想政治教学实例、先进人物的经典事迹等将乏味、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切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师要加强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加强各学科知识间的融通,切实培养大学生道德素养和政治思维能力。高校通过开办十九大精神专题辅导、开设思想道德知识讲座等形式在循循善诱、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思想道德素质。高校除了传授基本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外,还要与时代要求相契合,指导大学生运用政治思维、法治思维看待、处理社会问题,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时代化水平。

(四)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十九大报告指出:打铁必须自身硬。新时代下,高校要始终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将十九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力度,设置专项基金和经费,建立有效的三全育人管理机制,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软硬件建设。高校不断丰富教育形式、改进教育方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和引导的力度,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德育水平。同时,高校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6],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力量,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高校通过开展十九大精神理论学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培训、业务知识培训、新媒体技术运用培训、实践技能培训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理论知识、业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开展高校德育育人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高校要始终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加强党的理论政策、大政方针等主流思想的宣传教育,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机制,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打造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培育大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精神政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