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诗钞》中律诗的对仗艺术

2018-04-03 18:16张学亚
关键词:两联律诗平仄

张学亚

(沈阳大学 学报编辑部,辽宁 沈阳 110044)

对仗,是律诗中必有的文字结构和句法形式,没有对仗的诗是不能够称其为律诗的。律诗中的对仗,是律诗的精华部分,精彩的对仗句式,能够使诗词显现出匀称,平衡、典雅、凝练的激情冲击力,增强诗词的艺术感染力。《大中诗钞》中的律诗,是大中先生畅言往事抒写真情的精心工笔之作,尤其是律诗中的对仗,能够显现大中先生的古典文化修养和诗词功底。在学习大中先生的诗词时,对其律诗中关于“对仗”的创造和运用颇为关注,于是有了一点点体会。

一、平仄对仗的音韵美

一般来说,对仗的两联,出句和对句平仄要求是应当相对的。平仄相对首先是律诗的韵律要求,其次可以创造律诗的音韵美。对仗的两联句子,平仄也要对仗,平仄相对运用的不同,可以产生韵律美。在《闻蝉》这首诗中,首句作者是这样写的:“今上玉皇顶,未闻蝉树鸣”,出句 “今上玉皇顶”韵律是平仄仄平仄,对句“未闻蝉树鸣”韵律是仄平平仄平,两个普通的对仗句,由于平仄相对,就造成了音韵的抑扬顿挫,首句对仗的平仄相对,为全诗的主题“闻蝉”,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通过平仄对仗,表现了“蝉鸣”高低起伏的音韵,同时也使全诗一开篇就进入韵律美。最后两句点题的诗句“只恋敲诗句,传君细细听”,也是两句平仄相对,“只恋敲诗句”的韵律是仄仄平平仄,“传君细细听”的韵律是平平仄仄平,相对应的字,平仄相对,相对应的词,也是平仄相对。

再看《劬劳》中“亲娘灯下缝衣苦,老父堂前教诲勤”,“亲娘灯下缝衣苦”的韵律是平平仄平平仄,“ 老父堂前教诲勤”的韵律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还有“天章云锦凭君绘,尽染夕阳万里红”(《研读李仲元先生吟稿有感所得》),“云横万里浮新梦,浪荡三江易旧俗”(《贺雨桂及诸友新作〈新富春山居图〉》)等,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基本是相对的。平仄是诗句对仗的基本表现之一。由平仄相对组成的对仗句子,音律是相对的,变化的,由此便产生了诗词的音韵美。

二、对仗组合的节奏美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概要》一书中说:“诗词格律的对仗,出句和对句常常是同一句型的”,“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型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是我们同时应当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可见,对仗不能太拘泥于句型相同,一切形式要服从于思想内容,对仗句型也不能例外。”对仗句原则上要求句式结构大致相同,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形式工整,有时会影响对仗内容的气韵,前人曾说:“凡诗切对求工,必气弱,宁对不工,不可使气弱。”在追求平仄相对的前提下,追求诗句内在的气韵流动,在两句或者两联之间,追求句子结构的不同组合,形成节奏变化,就能够产生因词组交错变化的节奏美。

诗词每联的两个对句,音韵平仄可以相对,词句结构组合可以相对,也可以错格。出句对句的组合结构,以其错格形成节奏感,使诗词节奏更加朗朗上口,读起来动听,充满节奏美。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第四章第一节“诗词的节奏”讲道:五字句一般分为“二三”,七字句分为“四三”,这是符合大多数情况的,但是,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性也不能绝对化,有些特殊情况是不能用这个方式来概括的。这就是说,句式结构的节奏要根据具体的句子来分析。看这两句:“只恋敲诗句,传君细细听。”(《闻蝉》)“只恋敲诗句”的句式结构是212,“传君细细听”的结构是221;再看“早闻兄作富春图,今日成功画界呼”;“早闻兄作富春图”结构是2113,“今日成功画界呼”结构是2221,词汇组合结构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词汇错格组合,使句式变化产生节奏美。音韵的不同,节奏的起伏,不仅有助于诗词的表现力,更有助于诗词的感染力。大中先生不仅顾及了对仗句子的平仄对仗,在句式结构的多样组合方面也颇费心思,因而诗词的节奏美也为他的诗词增加了诱人的魅力。

三、对仗多样的形式美

大中先生的诗词在对仗方面是很下功夫的。灵活多样的对仗形式,是大中先生对诗词对仗形式美的精心创造,也是他对诗词表现力的探索和实践的结果。诗词对仗在平仄相对的基础上,可以有各种灵活多样的形式。中国古典诗词是古典文苑中的奇葩,灵活多样的对仗形式,使诗词对仗的审美创造具有无限的伸张力。

1.同位词意对仗

“心随绿浪远,怀敞赤霞迎。”(《夏日感怀偶成》)这是一对比较工整的对仗联。“心”和“怀”是名词相对,“随”和“敞”是动词相对,“绿”和“赤”是色彩形容词相对,“浪”和“霞”是名词相对,也可以理解为“海”和“天”的方位相对,“远”和“迎”是形容词和动词相对。“迎”原本是动词,迎接的意思,在这里,作者将动词转化为形容词使用,“迎”便有了“近”的含义,“迎”这个动词就有了“近”的形容词意义。在对句同一位置的这种不同词性对仗,扩展了词性的外延,丰富了词汇的内涵,同时也使对仗联更加生动有趣。

再看这两句:“雾笼高峰藏泣涧,雨倾荒野涌寒云。”(《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途中偶感》)“雾”和“雨”是名词相对,“笼”和“倾”是动词相对,“高峰”和“荒野”名词相对,“藏”和“涌”是动词相对,“泣涧”和“寒云”是名词相对,这种在句子同位上的词义工整对仗,最能表现诗词的精彩部分,也显示了诗人娴熟的对仗技巧。又如:“蜉身撼树亏自量,螳臂当车敢逞雄”(《趣作》),“蜉身”和“螳臂”名词相对,“撼树”和“当车”动词相对,“亏”和“敢”形容词相对,“自量”和“逞雄”形容词相对。类似的对仗句还有很多,如“有意残红温旧梦,无愁冻绿孕新生”(《荷塘四首之二》),“牡丹向阳园中舞,菡舊出泥水上歌”(《荷塘四首之三》)等,都属于同位词义对仗。这种对仗需要作者有丰富的词汇储备,才能对仗工整恰当,天衣无缝。

2.时空交错对仗

时空交错对仗,是诗词对仗的表现形式之一,时空的跨越,能够使诗词扩大张力,便于表现不同时空的内容和情感。比如“月笼炊烟淡,风轻夜露浓”(《炊烟》)。首联对仗是说外面的自然景色,是写风轻月淡的夜晚,颔联“新画悬窗左,古琴弹碧空”,写的是书房里面的景物,新画挂在窗子的左面墙上,作者在书房内面对夜空轻弹古琴。首联写室外,颔联写室内,首联和颔联既互相对仗,又实现了时空交错变化转换。还有“暮登九顶云光洞,朝谒五台宝刹山”(《题画感怀》)这联对仗,时间在朝暮之间,空间由云光洞到宝刹山,时空交错对仗,时空的飞跨,扩展了作者思绪,也给读者以想象驰骋的天地。“难忘求师夜叩门,匆匆时过五十春。”(《怀念笑如老师》)出句写当年“求师夜叩门”的时间和空间,对句写的是时光飞快,从当年到现在已经过了五十年,是现在的时间和空间。时空交错的对仗,跨越了五十年的光景,为下文对老师的怀念,提供了时空交错的背景。“昔年踏雪上丰山,今日重来春已还”也是时空交错的对仗。“昔年”和“今日”显然是时间变化了。昔年是踏雪,是冬天,今日是春天来到了,在同一个空间里,时间变化,时空交错,写出了不同的风景和心情。

3.视听相谐的对仗

视听相谐的对仗,是作者善用的对仗形式。“苍松野径上天台,古刹晨钟破雾开。”(《苍松》)“苍松野径上天台”,苍松、野径是看得见的,苍松直指青天,野径弯弯曲曲一直铺到山顶,这是视野所见,“古刹晨钟破雾开”,有人敲响了寺庙的晨钟,钟声冲破晨雾,传向远方,钟声在山谷里回荡。虽目不可及却是可以听到的声音。

再看“含嫩春花虽老去,恋情霜叶带情飘”(《回望》)。这一联写的是“所见”,尾联“闭目禅林闻暮鼓,再听虎啸卷松涛”,写的是“所闻”。所见和所闻,视听相谐。“秋雨涉塘送晚晴,鸿归蝉遁起蛰声”和“萧萧黄叶从风叹,挺挺琼枝剪月惊”(《荷塘四首之二》),首联是听到了秋雨落进荷塘的声音和秋虫的叫声,颈联写看到了黄叶被秋风吹起吹落,听到了秋叶的哀叹声音,看到了月夜挺挺的树枝和月亮相叠的影子,所见与所闻,构成了和谐的秋夜月色。视听相谐的对仗,是诗词中对仗具有表现力的方法。视听相谐,声色相映,能够构成一种唯美的意境,作者可以在创造意境中尽情舒展情怀。

4.问答连用的对仗

一问一答的对仗句,也是作者诗词中对仗的特征之一。自问自答,是诗词对仗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强调提出的问题,将问题的答案,隐藏在诗词中。悬念和答案通过对仗而并存。

现在让我们来看“桃源津问处,谁是知音从”(《炊烟》),“三绝画界今何去?一片痴心赴海涯”(《赠范曾》),“万里神游一日间,寄情翰墨几得闲”(《题画感怀》) ,“纵泪喜逢神赐否?骋怀倾诉是仙媛”(《古缘》)等。作者在这些诗句中,对仗句联都采用了问答形式,有一些是自问自答,如“三绝画界今何去?一片痴心赴海涯”(《赠范曾》),“纵泪喜逢神赐否?骋怀倾诉是仙媛”(《古缘》)。有一些则是提出问题不答,如“桃源津问处,谁是知音从”(《炊烟》),“万里神游一日间,寄情翰墨几得闲”(《题画感怀》)。自问自答的对仗,出句是疑问句,对句是陈述句,自问不答的对仗,出句是陈述句,对句是诘问句,问答式的对仗,语气灵活多变,问答连用,强化了诗词的主题和对仗联的情感,增强了诗词的朝气和活力。

5.数字相衬对仗

数字和数词,在诗词中有着非凡的作用,如果用数字或数词对仗成联,既简约而一目了然,又强化了诗情画意。虽然数字或数词一般都是虚指,但是足以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五七华诞书沧海,千百梓谊贺耸山”(《赠友人履新并五十七初度》),这是一首赠友人的诗作。“五七”对“千百”, 对仗运用数字的相衬,写出了对友人生日的祝福和对即将堪任的祝贺。还有“云横万里浮新梦,浪荡三江易旧俗”(《贺雨桂及诸友作〈新富春山居图〉》),“万里”对“三江”,写出了友人画作的宏大气势。又如“文采一腔诗亦画,风华百岁慨当慷”(《庚寅秋日登青云峰、关门山感怀》),这一联对仗句中,“一腔”对“百岁”,抒发了作者秋天里登山望远的感慨和情怀。“卅年壮志曾萤雪,五柳拂心不染尘”(《己丑端午节和友人》),“卅年壮志”对“五柳拂心”相对仗,表现诗人坚定的自我理想和内心情志。再看“纵横几百载,承传万千家”(《题八大山人〈瓜鼠图〉》),“几百”对“万千”,用数字的对仗,表现八大山人画作的艺术成就。数字对仗,能够使对仗工整,对比强烈,增强诗词的感染力。除了数字本身之外,还有“寡”“众”“独”“复”“诸”“几”“孤”“半”“双”“对”等具有数字意义的数词,在对仗中也能够起到相衬的作用。

6.情景分合对仗

情景分合对仗,是对仗中十分常见的表现形式。对仗联中,或是出句写景,对句写情,或是出句写情,对句写景,分合对仗,情景交融。来看“心随绿浪远,怀敞赤霞迎”和“最狂笔和墨,难舍痴与情”(《夏日感怀偶成》),这两联分别是诗的颈联和颔联。颈联和颔联本身分别对仗,两联之间情景也分合对仗。颈联写物,颔联抒情。再看“种豆南沟沾夕露,荷锄北岭沐朝暾”和“卅年壮志曾萤雪,五柳拂心不染尘”(《己丑端午节和友人》),颈联是写景,颔联是抒情,虽然作者“青春未入大学门”,在山乡“种豆南沟”,“荷锄北岭”“垄亩耘”,但是壮志不改,心不染尘,始终坚守,终获功名。景物为抒情做铺垫。两联情景相对,自成风格。在《邀朋》一诗中,颈联“松下扪心寻善果,槐荫仰首觅蝉鸣”和颔联“品茶玉观参玄境,把酒琼楼悟妙情”。这一对仗联,颈联写景,寻松果,觅蝉鸣,颔联抒情,品茶把酒,体禅悟道,把友人相邀的高雅情趣跃然纸上。

7.赋比相连对仗

赋比相对是诗词表现中不可缺少的对仗形式。“含嫩春花虽老去,恋秋霜叶带情飘”和“胸学子史方思远,眼望云山始论高”,两联是《回望》中的颈联和颔联,颈联以春花霜叶比赋年老之情,颔联以学史望山作比,赋“思远论高”之志,这是第一层赋比相对,而颈联和颔联之间,则是第二层赋比相连,颈联以人老的激情作比,赋颔联诗人“学史思远”“望山论高”的情怀。再看七律《苍松》,颈联“祈愿檀香香透骨,托情明月月移来”,颔联“填词尊羡苏辛体,命笔师从李杜才”,这两联之间也是赋比相连的对仗,颈联以檀香明月作比,赋颔联以学习“苏辛体”和“李杜才”之情,赋比相连,层层相对。还有“掩路苍苔千径绿,向阳古树百崖丹”和“梅妻鹤子林和靖,竹友琴仙苏子瞻”(《歙县上丰山赏梅》),颈联以苍苔、绿径、古树、崖梅比兴,颔联赋予自己的理想,将这些自然物象与自己的理想偶像进行赋比对仗,使对仗层层深入,层层递进。再看“萧萧黄叶从风叹,挺挺琼枝剪月惊”和“有意残红温旧梦,无愁冻绿孕新生”(《荷塘四首之二》),颈联对仗是比,颔联对仗是赋,颈联和颔联各自对仗工整,两联之间对仗赋比相连,深入内心,给读者以启发和震撼力。

8.双音叠字对仗

双音叠字是诗词对仗中常见的修辞方法。这种对仗除了具有音韵整齐,节奏感强等效果之外,更主要的是对表现对象的强调和注视。“祈愿檀香香透骨,托情明月月移来”(《苍松》),这两句对仗,是叠字对仗而不双声词对仗,两个相邻的字虽然同音,但后一个字是前一个字的续接词,这种叠字对仗,展现了作者运用对仗的娴熟技巧,也使诗词增强了乐感和意境美。而“萧萧黄叶从风叹,挺挺琼枝剪月惊”(《荷塘四首之二》),“渐渐秋风起,飘飘黄叶零”(《闻蝉》),“健碧缤缤饱墨痕,凄清切切泼漓淋”(《追思女儿八首之三》),“岁月匆匆又渺渺,道路弯弯也迢迢”(《题新年贺卡赠友人》)等,都是双音叠字的对仗,其中“岁月匆匆又渺渺,道路弯弯也迢迢”每句七个字中就有两对双音叠字词,“匆匆”“渺渺”“弯弯”“迢迢”,这样以双音叠字对仗,强调和烘托了气氛,为主题做了声情并茂的渲染。

9.行云流水对仗

行云流水对仗,就是所谓“流水对”。同一联中的两句话,意思衔接不是相对,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说,如同流水一般顺势而下。前后两个句子具有因果、连贯、条件、承接、转折等关系。《大中诗钞》中这样的流水对比比皆是,一气呵成,活泼流畅。比如“向晚雨初晴,驱车唱大风”“闲来邀好友,纵酒啜香茗”(《夏日感怀偶成》),这是行云流水般的对仗,晚雨初晴,驱车兜风,邀三五好友,把酒品茗,意思连贯,顺流而下。《逍遥》这首诗,通篇行云流水对仗:“我在围城外,却行城市中。与君相论此,君累我轻松。君有侪朋羡,我何将此拥。车书为巨富,卧榻逍遥翁。”四联中,两两相对,步步深入,通过行云流水般的对比,将“逍遥”的生活,诠释得淋漓尽致。还有“千里寻踪上披云,皖南翠岭觅仙魂。浙江古冢埋荒草,虹叟残碑卧晚春”(《游皖南拜黄宾虹故居》)。这两联也是一句接一句对下来,诉说着作者拜谒画界先辈的所见和心情。在《己丑端午节和友人》一诗中,“青春未入大学门,却在山乡垄亩耘”“今获功名多纵酒,惜失爱女泪流痕。”这两联,首联和尾联分别流水对仗,叙述自己一生的成功和遗憾。从自己年轻时艰苦奋斗,到最后功成名就却痛失爱女,流水对仗于起承转合之间,表达了作者对世事难料的感慨。

四、结 语

“功夫深处独心知。”纵观《大中诗钞》,在诸多方面都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诗词创作,既是一个人文思文风的体现,更是人品人格的缩影。大中的诗词作品,是他作为画家和诗人存在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就诗词而言,这里只简单谈了他诗词“对仗”技巧这一个侧面。还有更多的方面值得学习和研究。

猜你喜欢
两联律诗平仄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做好“三进两联一交友工作
律诗的开合结构
工而能变方有味——浅谈律诗的对仗
黄海蓉作品选
平仄谱:阅读格律诗的一把金钥匙
王玉岭艺术作品欣赏
春天的马蹄声
滇风诗说
颈康细粒剂配合两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6例
律诗平仄格式的构成与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