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涛
沈阳二○一医院,辽宁沈阳 110000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癌患者数量在不断增加。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是进行手术,乳腺癌术后持续性疼痛是比较常见的症状,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大大降低了乳腺癌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大[1]。长期疼痛不仅对患者身体和心理带来一定影响,还对患者部分机体功能产生障碍,如果无法及时得到有效治疗,会提高手术治疗难度,甚至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威胁。康复治疗手段属于比较常见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身体疼痛感,改善生活质量。2017年2月—2018年3月该文针对乳腺癌术后持续性疼痛及其康复治疗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取该院所接收的106例乳腺癌术后持续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中最小年龄为31岁,最大年龄为 63岁,平均年龄(50.12±2.03)岁;观察组中小年龄为30岁,最大年龄为67岁,平均年龄(49.62±2.16)岁。两组患者均在知情情况下参与该次实验研究,并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医护人员要在手术后期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叮嘱患者按照医嘱按时服药,出院后自行康复锻炼。
给予观察组康复治疗:(1)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将图片结合文字进行全方位讲解、演示。(2)医护人员要在患者出院时建立信息数据库,向患者展示康复指导手册,建议患者最好继续在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状的概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医护人员要实时掌握患者恢复情况,针对不同恢复阶段,完成不同康复训练内容,并且不断提高患者以及家属知识层面,对相关疾病产生正确、全面理解[2]。(3)指导患者进行乳腺癌康复操,主要分为4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以上肢运动为主,活动手指、肘关节和髋关节,避免肩关节外展,叮嘱患者禁止使用手术侧肢体进行支持,做拉伸运动幅度不宜过大。第一节锻炼握拳、挤压小海绵等运动,第二节做屈肘运动;②第二阶段,大约在手术后1~2周,主要活动肩关节,防止出现粘连。第四节做耸肩和旋肩运动,第五节活动颈部;③第三阶段,在手术后1~3个月内,是患者锻炼运动的黄金时期,如果患者在这段时间可以养成规律锻炼的良好习惯,可以有效防止出现肩关节组织收缩对其运动产生不利影响,第六节双肩背伸运动和身体旋转、甩手等运动,第九节主要包括扩胸运动。④第四阶段,在手术后3个月以上,主要是锻炼患者上肢肢体力量,达到全身康复的实际目的[3]。通过每天按时锻炼康复操,可以对康复治疗起到促进作用。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其他并发症。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无其他并发症。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出现其他相关并发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00%。生活质量评价包括生理、情绪、认知、社会、角色以及心理健康等6个方面内容,评分在0~100分之间,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该实验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两组不治疗效果等资料开展χ2检验,并以(%)表示,对SF-36 生活质量开展 t检验,并以(±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乳腺癌术后持续性疼痛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显效为27例,占50.94%;有效为25例,占47.16%;无效为1例,占1.88%;总有效为52例,占98.11%。对照组显效为19例,占35.84%;有效为23例,占43.39%;无效为11例,占20.75%;总有效为42例,占79.24%。两组患者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乳腺癌术后持续性疼痛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生理职能为(50.61±5.31)分,情绪职能为(61.64±4.62)分,认知职能为(62.51±3.64)分,社会职能为(52.64±3.41)分,角色职能为(56.21±4.61)分,心理健康为(60.97±5.62)分,;对照组患者生理职能为(51.34±4.92)分,情绪职能为(60.39±4.86)分,认知职能为(60.47±4.16)分,社会职能为(53.82±3.94)分,角色职能为(58.46±5.04)分,心理健康为(61.31±5.73)分,。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职能为(83.49±3.12)分,情绪职能为(90.64±5.09)分,认知职能为(82.67±6.57)分,社会职能为(76.35±3.64)分,角色职能为(82.93±6.72)分,心理健康为(89.63±6.32)分,;对照组患者生理职能为(69.78±4.65)分,情绪职能为(72.38±6.34)分,认知职能为(69.34±5.62)分,社会职能为(68.34±5.63)分,角色职能为(69.45±6.07)分,心理健康为(72.64±5.86)分,。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持续性疼痛是乳腺癌手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状之一,目前,医学领域上已经出现许多种治疗方法,但是大部分治疗方法都是重点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乳腺癌手术对患者身体结构受到一定破坏,不仅会对身体造成剧烈疼痛感,而且会对局部机体功能造成影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心理和身体压力负担增大,加重疼痛现象,很容易形成一定恶性循环[4]。大部分手术患者都会产生不良负面情绪,增加了持续性疼痛的病发几率,对后期康复治疗带来一定影响。所以,医护人员在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缓解其疼痛感基础上,还要注重身体机能的恢复,缓解其心理压力,防止出现相关意外情况。一般来说,医学领域比较常见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出现的疼痛感,但是大部分药物都有一定不良反应,会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比如恶心、头痛、嗜睡等等,严重时甚至可以导致癌症复发,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康复治疗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式,不仅没有相关不良副作用,还可以明确患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带动患者参与治疗活动积极性,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增大其四肢活动能力,改善其心理以及精神状态,具有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医学领域中。同时,康复治疗也存在一定不足,比如样本量较少,活动研究设计缺乏全面性等等[5]。无法准确适合每一个乳腺癌手术患者,所以在应用康复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和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确定康复治疗的可行性,再准确制定选择治疗方案,切实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减少乳腺癌复发概率。
该文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所接收的106例乳腺癌术后持续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乳腺癌术后持续性疼痛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为52例,占98.11%。对照组总有效为42例,占79.24%。两组患者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生理、情绪、认知、社会、角色以及心理健康等6个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乳腺癌术后持续性疼痛患者给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其身体和心理负担,缩短住院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