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恢复的影响

2018-04-03 10:38张胜年李生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周径患肢肢体

张胜年,李生国

武威职业学院直属附属医院,甘肃武威733000

肢体肿胀是由于骨折或手术中造成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渗液导致,损伤的周围组织反射的引起血管壁渗透性增加,进而导致组织水肿[1]。持续水肿会造成静脉、淋巴回流障碍,阻滞正常血液供应,进而加重肢体肿胀,严重时会导致肌肉坏死,缺血性肌痉挛。该次研究探析采用早期护理干预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分析对肢体肿胀的临床改善效果,现分析2016年1月—2017年4月间60例在该院进行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在该院进行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单号为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主要分布在22~59岁,平均(47.9±3.2)岁。双号为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主要分布在21~57岁,平均(48.1±2.9)岁。经临床诊断[2]及影像学资料显示,股骨粗隆间骨折9例,股骨干骨折11例,髌骨骨折13例,胫腓骨骨干骨折17例,踝部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50例,开放性骨折10例。在该院进行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肿胀,Ⅰ度13例,Ⅱ度33例,Ⅲ度1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研究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在患者病情稳定后72 h开始康复干预。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在患者手术后,病情稳定24~72 h内即可开始康复干预:①保持科学合理的体位,抬高患肢,减轻水肿。②加强功能锻炼,包括骨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增强臀大肌、骨四头肌和小腿肌肉的力量。进行肌肉收缩锻炼,由被动到主动,增大活动范围。加强患者的主动训练以及负重训练。③饮食干预:注重新鲜蔬菜摄入,禁食辛辣、油腻食物,限制钠盐、水的摄入。④皮肤护理:要穿柔软棉质的衣服,避免造成水肿部位皮肤的破损,定期更换体位,防止压疮。⑤心理护理:增进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积极预防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避免不良刺激,做好心理疏导,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有利于早日康复。

1.3 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康复干预2周后,康复干预8周后,患肢周径。测量方法:确定髌骨位置,髌骨上缘10 cm、15 cm测量肢体周径长度,记录双下肢肢体周径,包括患肢周径、健肢周径、双侧对比。

该次疗效判定标准如下[3],显效:红、肿、痛等临床症状消失,下肢活动功能恢复,不影响日常生活;有效:红、肿、痛等临床症状有改善,下肢活动功能部分障碍,日常生活需要帮助;无效:红、肿、痛等临床症状无变化,下肢活动功能无改善,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1.4 统计方法

该篇文章出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经过康复干预后,对比总有效率,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2.2 患肢周径测量(双侧对比)结果

不同时间段周径测量(双侧对比)结果见表2,观察组患者的周径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不同时间段周径测量(双侧对比)结果[(±s),cm]

表2 不同时间段周径测量(双侧对比)结果[(±s),cm]

组别手术后(cm)康复2周后(cm)康复8周后(cm)观察组(n=30)对照组(n=30)膝上膝下膝上膝下11.2±2.3 5.3±1.7 10.9±2.1 5.1±1.9 5.3±1.3 1.2±1.1 7.3±1.4 3.1±0.9 1.2±0.1 0.4±0.1 2.1±0.4 1.7±0.1

3 讨论

下肢是维持人体负重和行走的重要部分,临床治疗包括手法整复固定以及手术治疗,而肢体肿胀是下肢骨折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首先出现在身体下垂部位,以踝部最明显,进而发展、蔓延向上,长期卧床的患者以大腿内侧最明显[4]。临床研究发现,对下肢肿胀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肿痛,对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血液、淋巴循环。

抬高患肢能够显著改善肿胀,静脉回流不仅受到机体循环阻力,还会受到重力影响。若患肢的位置低于心脏平面,则静脉回流就会受到循环阻力以及重力的影响,不利于消除肿胀[5]。加强功能锻炼,尽早地开始患肢活动,让患者有自主带动肌肉收缩、关节活动,有助于静脉回流。采用早期康复干预有助于患者肿胀的消退,减轻患者的疼痛[6]。该次研究进行康复干预的两组患者,经过康复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高于对照组(83.3%)。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段周径测量(双侧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周径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干预对对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肿胀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静稳.自我减压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4):87-88.

[2] 潘杏玲,冯周莲,冯惠娇,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1):153-155.

[3] 韦献萍,潘少云,龙玉兰.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0):162-164.

[4] 于佩.早期体位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2):134-135.

[5] 沈如平,胡佳佳.甘露醇联合心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的影响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6):33-34.

[6] 赵春艳.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7,2(29):176.

猜你喜欢
周径患肢肢体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