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亦洋
(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广东中山 528400)
课程内容是培智课程研究的重要问题,与培智教师教学实践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2016年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下文简称“《生活适应》新课标”)提出《生活适应》课教学内容具有“生活性”的性质,即“以学生的生活为核心,以学生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及其身心发展特点,围绕学生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构建课程体系”。根据此理念,《生活适应》新课标列出了五个领域166项课程内容,从国家层面给出了教学的内容范围和实施年段。
在此基础上,如何根据新课标的内容进行具体的教学实践,成为一线培智教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生活适应》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恰当选择教学内容”,那么如何理解“生活实际”?如何才能恰当地选择教学内容?在选择内容后如何联系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这些是一线培智教师执行课程标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文结合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做法与个人实践,讨论如何结合新课标《生活适应》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实现新课标的有效践行。
在教育学话语中,“生活”包含的内容丰富而明确。斯宾塞将人类生活进行了划分:“1.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2.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3.目的在于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4.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5.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用于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1]并对每一种生活内容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杜威则提出“生活就是通过对环境的行动自我更新过程”“我们使用‘生活’这个词来表示个体的和种族的全部经验”,教育对生活起着沟通传递的作用。可以说,斯宾塞式的分析宏大而具体,从形式上把握了生活的整体框架;杜威式的考察则深入而独特,从本质上把握了生活与个体存在的联系。
借助斯宾塞的框架和杜威的视角,我们提出和谐课程体系中的生活观:“我们追求的生活是真实的,是完整的,是动态的,是从低到高追求更高质量、更完美的生活”[2],以此作为课程设计的指引方向。所谓“真实的”,即立足于学生具体的成长环境和实践经验,考虑每一个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日常事物,帮助培智学生适应本地的未来生活;所谓“完整的”,即以学生的基本生存为中心层层拓展,从个人活动的时间、空间和内容的复杂性不断延伸,帮助培智学生适应斯宾塞五个类别的生活内容;所谓“动态的”,即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发展目标、当下生活和未来需要之间寻求平衡点,并着重考虑未来生活带给培智学生的挑战性;最后,不仅要注意个人的生活适应性,而且要考虑生活的品质,讲求“质量”“完美”。对“生活”的定义不仅指明了我们应培养学生适应何种生活的课程目标,而且为我们选择何种生活经验进入课堂提供了判断依据。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观点。教学内容生活化,即“以完整的生活为根基,将教学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使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中解脱出来,感受自然、社会、事物、事件、人物、过程,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陶冶情操。”[2]学校要提高培智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就必须“把学生的现时课程与这些学生最终要获得的独立而有质量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3],因此需要对学生的完整生活进行整体把握。在具体的教学中,考虑到培智学生迁移能力差、抽象思维能力差的特点,一方面需要“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帮助学生进行应用,另一方面以详实内容和具体案例帮助学生免于“抽象、虚拟”的困扰。在内容举例上,“自然、社会、事物、事件、人物、过程”六个维度是教师进行材料搜寻的指引方向。最后,教学内容需要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解决内在需要方面让学生学以致用。
具体到《生活适应》教学上,“教学内容生活化”是“生活性”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种具体表现。生活性作为《生活适应》课程的重要性质,强调了相关学习的范围边界,体现了该课程主体内容的特征,保证了现实生活进入学校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生活适应》课堂教学中拥有具体丰富的实践,是一种通过行为体现内容的表达形式,是通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实现培智学生适应生活教育目的的教学手段。“课程与教学属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两者还可以被认为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4],“生活性”与“教学内容生活化”正是这种关系的一种具体表现。
我校“教学内容生活化”与新课标《生活适应》课“生活性”这种“胎连式”关系,既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新课标课程设计的基础,又在教学内容的具体选择上提供了自由空间,为在生活性课程内容下选择具体的、可操作的生活化教学内容提供了可能性。
根据《生活适应》新课标在文本编制上特点,《生活适应》至少需要在以下两方面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1.课程内容在教学时段的分配。新课标“按照低(1~3年级)、中(4~6年级)、高(7~9年级)三个年级段,遵循螺旋式上升原则,科学地编排课程内容”[5],即课程内容条目编排到年段这一层,具体到某一年级、某一学期的教学安排需要一线教师再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具体分配和安排。2.本土文化生活与课程内容的结合。根据培智学生差异性大、需要适应当地生活等特点,《生活适应》新课标在课程内容陈述上保留了一定的模糊性,例如“认识常见的食物”“了解一些家乡的发展情况”等。“常见”“合理”“一些”等表示范畴的词语在新课标课程内容条目中频繁出现,体现了国家对培智课程具有区域性和地方文化的考虑,为教师根据地方情况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提供了空间。另外,从课程开发的角度上看,根据惠勒“目的和目标—学习经验的选择—内容的选择—学习经验和内容的组织和综合—评价”的过程模式,也需要在课程内容选定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个体经验进行进一步的选择和设计。[6]
在具体的做法上,结合我校“教学内容生活化”具体操作上的经验和新课程的要求,我认为应按照以下五个标准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基础。“在教育过程中外界的一切影响并不是简单地输送或移植给学生,必须经过学生主体的主动吸收、转化,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人”[4],培智学生同样是学习的主人,必须选择能为培智学生吸收、转化的教学内容。具体说来,在《生活适应》课堂中,应该考虑培智学生的:1.生理基础,包括身体形态发展、大动作发展能力、精细动作能力、缺陷障碍等,因为《生活适应》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实践与操作,忽视学生的身体发展状态将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种种障碍;2.心理基础,包括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能力和思维水平,因为《生活适应》教学内容需要呈现一些视觉和听觉材料、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小步子前进,忽视学生这些心理发展情况将产生“低效”“无效”的教学效果;3.已有的个体经验,包括学生亲历过的类似情境和相关的操作体验,因为《生活适应》的课程内容与学生个体生活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忽视学生已有的体验凭空地设计出一个情境、讲解出一些生活技能不仅无助于培智学生生活适应性的提升,反而容易搅乱他们已有的相关概念、技巧和经验。学生的发展基础是选择教学内容的出发点,不同年级的学生、乃至同一年级不同班级学生以上三方面的发展情况,决定了将新课标中同一年段内容安排到哪一年级进行教学。
(二)能否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生活技能课程要弄清学生离开学校后可能的生活、工作以及娱乐的环境,它所教授的技能就是为学生适应这些环境做准备”[7],换而言之,培智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培智学生的生活需要息息相关。在《生活适应》方面,这种需要体现为“生活自理、从事简单家务劳动、自我保护和适应社会”[5]四个方面,生活适应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既不能遗漏这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如只有“生活自理”而没有“适应社会”),也不能随意越出本课课程内容范围去承担其他科目的教学任务(如将劳动技能课教学目标变成了本课程目标)。基于学生生活需要选择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编排到年段的前提下,主要考虑学生生活环境变换带来的需要(如刚进入学校要适应学校生活),将不同的课程内容安排到具体的年级、学期进行教学。
(三)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培智学生具有思维刻板、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容易受环境影响的思维特征[8],决定了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环境;同时,对多数学生而言,个体经验主要来源于长期生活的区域文化,培养生活适应性的目的也主要是适应本地的文化社会生活。因此,教师在设计《生活适应》教学内容时,涉及到的语言词汇、事物器具、风土人情、生活技能、风景案例、注意事项等应与当地实际情况相契合,在诠释新课标一些诸如“认识常见的XX”内容时不能脱离当地日常生活和社会文化,而是要把握核心事例。根据学生的生活情境选择教学内容,是将新课标课程内容落实到地方化、生活性的重要体现。
(四)能否促进学生的生活能力。《生活适应》是“以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为目的的一般性课程”“始终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课程开设的目的决定了教学内容选择的绝对标准。在新课标中,培智学生的生活能力也体现在“生活自理、从事简单家务劳动、自我保护和适应社会”四个方面,并在不同年级有所侧重:“低年级段侧重于培养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中年级段…侧重于培养学生从事简单家务劳动的能力、形成自我保护意识”“高年级段…侧重于发展自我保护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生活适应》新课标在生活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与我校“3+3+3”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是契合的,证明了以往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基于促进学生生活能力标准选择教学内容,既要求将不同课程内容安排到合理的年级、学期中,又要求对本土文化生活要素有科学地选择和设计。
(五)能否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对于障碍学生而言,两个长期的课程目标是提高自我决定能力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生活适应》课程即在提高培智学生生活质量方面发挥重要角色。具体而言,《生活适应》一方面要扩充培智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经验,帮助学生达到基本生存的标准;另一方面《生活适应》课程还要精炼、提升培智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根据提高学生生活品质的标准选择教学内容,是在达到新课标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本地、本校实际情况提出的更高的教学标准和要求。
从以上五条标准发挥的作用来说,“符合学生的发展基础”“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帮助教师将新课标中的课程内容安排到具体的年级和学期中;“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有助于将本土社会文化融入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是课程标准设置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是在达到国家标准的层面,依据本地文化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在阐明了根据何种标准选择教学内容、将新课标中规定的课程内容落实到教学中后,我们需要对“如何落实”作进一步的探索,即教师如何结合学习经验和课程内容,让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作紧密的联系。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课堂的建构和生成,即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达成课程目标。但在培智课堂中,由于培智学生的思维主动性、探究性都比较弱,教师需要发挥更多的指导作用和承担更多的辅助工作。因此,与普通学校相比,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任务量更大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具体而言,我们需要从以下途径进行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设计:
(一)研究课程标准,形成教学计划。《生活适应》新课标是“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程的设计、教材编写以及课程实施和评价的基本依据”,教学内容不能脱离课程标准及相关课程内容另行设计。在教学周期开始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本课程的性质、掌握各年段的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编排和选择,并从年段、年级、学期的整体规划中统筹教学时间和教学时长的安排,形成教学计划。
(二)分析学生基础,审定发展需求。针对培智学生差异性大、发展需求不同的情况,在实施教学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学情分析。对学生基础的分析,不仅要把握学生的一般能力情况(包括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和缺陷特征,更要着重分析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已有学习经验。在调动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该课堂活动的体验,达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仅是课程目标的分解和细化,更要符合学生的生活需求和发展需求(如与学生IEP短期目标相结合)。分析学情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审定需求是教学设计的终点,在两者的制定上应符合“最近发展区”的要求。
(三)联系生活情境,准备学习材料。在明了学生的发展基础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就需要确定教学主题,围绕教学主题构建教学情境和充实教学内容。这一过程是先简化后扩充的过程,即教师先联系新课标课程内容与地方文化,抽取生活要素形成主题;再围绕教学主题联系各种生活情境,让相关的“自然、社会、事物、事件、人物、过程”纳入教学内容中,将抽象的主题概念具体形象化。在充实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一个有用方法是真实情境教学设计,“真实情境教学需要教师穿上学生的鞋子走路,用学生的眼睛去观察,明确学生的兴趣,发现本来发生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课程元素”[7],通过考虑学生典型生活中各种相关的课程元素,归类纳入教学主题中。在考虑各种课程元素充实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同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实物、视频、音频、图片等材料帮助学生认知和操作。
(四)规划组织形式,设计教学活动。在充实课堂教学“信息内容”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与之搭配的“活动内容”,即培智学生通过何种方式接收、内化和运用相关的学习材料。总体而言,主要是再现学生在相关生活体验中的活动情景,采用个体体验方式(适用于“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领域)和小组合作方式(适用于“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和“国家与世界”领域),在教学中通过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的目标。
在整个设计路径中,联系课程标准进行周期性学习任务安排是落实教学内容生活化任务的宏观工作;结合学生基础制定教学目标是《生活适应》课设计的基础;结合学生生活情境充实教学内容和准备学习材料是主体工作;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既是教学内容设计的一部分,又开始进入教学活动设计的领域。
我校“教学内容生活化”工作已积累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为我们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落实新课标的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上文我们可以发现,结合本地社会文化理解《生活适应》新课标的“生活性”、运用相关经验落实“生活性”教学要求能收获良好的实践效果。在现有基础上,如何根据新课标的指引和要求更好地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促进培智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将是我们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1]赫·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胡毅,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2.
[2]汤剑文.缺残也能成仙——中山特校发展之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57-58.
[3]Heward William L.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38.
[4]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96,13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2016年版[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
[6]泰勒·菲利普,理查兹·科林.课程研究导论[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52.
[7]路得·特恩布尔,等.今日学校中的特殊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04,406.
[8]钱志亮.特殊需要儿童咨询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7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