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娟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中学 215600)
在教学中,我感觉一些比较基础的知识、技能学困生能当堂掌握,课堂练习也完成的比较好.可是一到第二天的课前小测或单元小测成绩就很不理想.经过问卷调查,他们回家不写作业,更有甚者根本不把课本带回家,等到要交作业了再拿来别人的临摹一份.
学困生不做作业的情况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把会做的做完,不会的作业抄.这部分学困生,老实听话,智力水平一般,但不好问,遇到困难就退缩,不自信,没有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类:完全抄作业,交差了事.
(一)来自学生的原因
1.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不学完全凭兴趣
有些后进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认为学与不学都一样,考不好没什么大不了;有的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认为到学校上学是家长的本意,上课是学校的安排.因此,他们从思想上不重视学习.
2.缺乏自信,畏惧困难,不积极思考
一些学生计算能力差,一出现错误就灰心,受到挫折就产生消极情绪;几何题的证明觉得无从入手,丧失信心;学习不思考,作业全是套用格式,机器般做题,题目有点变化,就不知怎么办.多年的数学学习没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从心里害怕数学、厌恶数学.
(二)来自教师的原因
作业的目的不强,即使是分层操作,主要针对优等生,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缺乏考虑.
作业批改的形式多以全面批阅为主,对学困生的关注远远不够.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习困难学生的积极性.
作业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应重视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因此,针对数学作业的目的和数学学困生不能自主作业的原因,对数学学困生的作业的内容、方式、批改做了以下几点改革:
(一)改变作业内容,促进自主作业
1.作业向开放型、主观型转变,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
目前,乡镇教师布置的作业,总是指定学生做某页某题,学生没有选择权,为了完成作业只有抄袭.长期以来造成学困生对作业畏惧,丧失信心.
为改变这一现象,我打破常规,布置的作业内容开放性、主观性强.比如,技能方面的作业,可布置为弄清书上的例题、讲过的习题、自选习题,可写在本上,也可不写,明日的课堂小测考同一类型题;概念方面的作业,不再只是背概念、解习题,而是改为用自己的语言或结合图或举例说明你对概念的理解;多布置反思作业,例如回忆今天这节课,写出自己认为对你最有价值最应该记的内容.
经过实验,学生对这种作业没有畏惧心理,愿意做而且肯下工夫.这样减少了抄作业的现象.作业不再是一种形式,达到了作业的目的.
2.选择的作业题目要难易适度,利于激起学困生的认知冲突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论述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中,创立了“最近发展区”的新概念,明确指出:“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
要使学生有适度的作业动机,就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冲突为动力.与学生知识水平平行的作业,不能产生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比较难的题目也会打消学困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安排作业要分层,找到适合学困学生的作业,可以激发学困学生的认知冲突.
对于学习信心不强的学生,可针对其弱点,设计出带有启发性或具有专门目的作业.通过完成这类作业,使他们走出困区,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建立起浓厚的数学兴趣.
(二)改变作业形式,促进自主作业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做作业、按时按质完成作业的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对于初中数学学困生,兴趣更是他们能否做作业的关键.
为此,给学困生布置的作业,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同伴交替留作业、自由作业、反思作业、动手实践、习题归类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促其自主作业.
(三)改变作业的批改方式,促进自主作业
目前乡镇中学教师批改作业的形式过于单一,基本是收上来的作业,教师在办公室批改完给个分数,发给学生,学生改错,教师再判.只有极个别的学生找来面谈,对学困生的作业批改针对性不强.
我认为只有改变批改作业的方式,改变批改作业的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为此做了以下尝试:
1.小组批改作业:每三个学生可以自由组成一个小组.课前5分钟,教师在小组中提供参考答案,组内进行批阅,如有错误 ,汇报给老师.
2.教师抽查和面批:教师对学困生的作业要进行抽查、面批,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复批、面批.评析学生的作业时,要民主地评判正误,以激发学生的自尊自信.
3.课前检测:我的做法是事先告诉学生此次作业的内容,与下一节课堂小测内容关系紧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高涨,作业自然收到好的效果.
经过在作业上的这些改革后,学困生能经常在课间谈论作业,还能跑到办公室问老师有关作业的问题,或是自己找练习题让老师指导.在一定程度上,真正促进了他们自主作业.
经过实践,我感到数学学困生不是天生就厌倦数学,很大一个原因是教师长期以来枯燥无味地讲授,使得学生惧怕数学、远离数学.老师们,让新的教学理念指引我们,使学生在新理念的课堂上遨游数学世界.
参考文献:
[1]刘庆奎.优化数学作业设计巩固课堂教学效果[J].成才之路,2012(22).
[2]潘婷婷.初探新课标下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