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至爱梵高》的陌生化与艺术创新

2018-04-02 01:49郭美娜
艺术评鉴 2018年4期
关键词:艺术创新陌生化

郭美娜

摘要:电影《至爱梵高》以新颖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一场“手绘油画”的电影,通过对之前以“梵高”为主题的影片和电影《至爱梵高》相比较分析,并且得出电影《至爱梵高》这种形式转换和电影“陌生化”上所体现的意义重构和艺术价值。但是只有适度并且合理的去运用形式才能更好的展现内容主题,故对于电影中形式运用的度也值得我们思考和把握,同时对于像艺术家传记这种类型的电影,这种形式的运用是一种借鉴,也不乏可以尝试把这种想法运用到其它艺术领域。

关键词:《至爱梵高》 形式转换 陌生化 艺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4-0150-02

电影《至爱梵高》在中国还未上映之前,人们就已经对它开始有所了解,出现在公众面前最多的关于《至爱梵高》电影的介绍是“世界上第一部全手绘油画电影”。多年来关于“梵高”为主题的影片和纪录片有6部之多,但电影《至爱梵高》以梵高的作品和油画的画面来表达故事情节与内容对于电影来说还是一种新的形式。

一、形式转换与陌生化

以“梵高”为主题的电影包括纪录片有六部甚至更多,相关美术专题片和纪录片也有很多,以这六部电影、纪录片来看,有的是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梵高的生平,有的是以他人的视角讲述梵高自杀前的一段日子,有的是讲述梵高自杀前67天的经历,但以梵高自己的作品讲述关于他的故事这还是第一次。

与其它电影和纪录片不同的是,为了满足拍摄需求,制作方邀请了一百多位画家,完成了62450幅油画。通过技术手段将这些画叠加在一起,以12幅每秒的速度放映,在成片中还原了一百多幅梵高的作品,并与影片场景结合,带领观者探索和体会梵高的精神世界,打破了传统电影叙事的形式,产生了电影的“陌生化”效果。

在梵高短暂的37年的一生中,一共创作了1000多幅作品。“影片故事是从梵高去世后一年,阿尔芒从父亲手中接过梵高的一封信,本要交给梵高弟弟提奥,却得知提奥已经死了,一系列问题困扰着阿尔芒,于是他开始探寻梵高死亡的真相”①。这一路探寻的过程中,梵高的故事开始展开,其作品也一一出现在观众眼前。

电影《至爱梵高》的形式转换体现在在这部影片的制作过程和制作理念,自从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促使艺术形式发生重大变化,首先推动的也是形式的变化,形式的转换带来的不同感觉形成了“陌生化”。首先在制作过程上,这些油画背后的125位画师,由来自全球5000名申请者中筛选出来,绝大部分有油画功底,或者参与过艺术品修复工作。接受为期3周的课程训练后,他们在接近3年的时间里,创作了1000多幅油画作品,然后又花1年时间,把静态画面转变为动态,来适应电影。为了串联影片情节,还原梵高真实生活,影片设计了20多位相关人物,而人物的化妆造型,都是高度遵循原画。团队还请来了多位演员,他们进入绿幕拍摄,转换成CG动画,最后由画家们画出来。

其次在制作理念上,2015年是梵高的125年诞辰,为了纪念梵高,筹拍的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就是向梵高致敬的作品,同时导演由梵高本人在信中提到的那样:“只有画画才能表达我心中之所念”,因此电影《至爱梵高》的制作理念就体现在如梵高所愿用他的画作来表达他自己的内心、情绪与故事,并且梵高的画作也是梵高本人与人生故事的组成部分。想要了解梵高离不开去了解他的画作,电影《至爱梵高》用手绘油画的形式来表达艺术家梵高的故事确实是一个明智之举。

电影《至愛梵高》在制作过程和制作理念上促成了这部电影形式上的不同,形式上的转换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正如什克罗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阐述“陌生化”概念时提到的那样:“语言经过长期的日常使用,人们对语词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已经习以为常,在惯性作用下,人们只是通过语词去辨认出它的意义,而不再通过语词去感受它所指向的事物,去真正体验它所指向的意义,这种知觉的‘机械性,在使语言丧失诗意的同时,也钝化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②。于是,“形式上的‘陌生化就担任起了恢复感知的任务,增加人们感知对象的难度,延长感知时间,恢复世界的生动性和新鲜感”③。后来“陌生化”不断破坏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惯常反应,“陌生化”理论被应用于戏剧、影视评论、广告等方面。

同时,电影的“陌生化”也是如此,相同题材或主题的电影如果形式千篇一律,观众习以为常,在惯性作用下产生知觉的“机械性”。电影《至爱梵高》在相同的主题情况下,形式却不同,这种在电影画面形式上的转换也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也担负起了恢复观众感知的任务,也为恢复世界的生动性和新鲜感增添了艺术效果。

电影《至爱梵高》体现的“陌生化”的意义。20世纪初俄国的什克罗夫斯基在1917提出“陌生化”概念,汉语通常译为“陌生化”或“反常化”,此后形式文本论形成,“陌生化”理论及形式文本论从文学领域逐渐被应用于其它领域研究,电影《至爱梵高》与其它电影相比运用了科技与画作的结合的手法。其次是故事情节叙述及叙述视角,简言之电影《至爱梵高》是形式“陌生化”与形式文本论的重要体现。本文运用形式文本论的相关理论分析电影《至爱梵高》中在形式体现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与内容达到相互契合的胜利。

二、意义重构与艺术创新

电影《至爱梵高》基于在制作过程和制作理念上的不同,促使电影本身已经悄然转换了一种感觉形式,重新构造了对对象的感觉,给观众以新鲜感,达到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对于电影本身而言实现了意义上的重构,这部电影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形式多于内容,形式占主导地位,电影所讲述的故事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新意。电影讲述的是梵高去世一年后,阿尔芒父亲交由阿尔芒送一封梵高写给弟弟的信,期间探寻梵高的死亡之谜,故事内容从关于梵高这一主题来看是属于普通的故事,法国导演莫里斯·皮亚拉拍摄的《梵高》的内容就和《至爱梵高》类似。但这部电影的与其它同主题的电影相比取胜之处就在于制作过程和制作理念的不同,形成了形式高于内容的状态。与此同时电影形式的运用恰恰与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了,让观众可以以第一视角进入梵高的生活,走梵高走过的路,看梵高看过的风景,手绘油画作品形成的作品衬托的语言和普通的电影画面苍白无力。

电影本身是形式与内容结合的产物,就艺术转换与艺术创新而言,转换的价值体现的不是重复、复制,而是创造出一个新的有价值的作品,使电影更好的彰显内容和主题上的意义。

《至爱梵高》除了在电影制作过程和制作理念上的创新之外,还体现在大量的运用了艺术家梵高自己的作品融入到电影画面和故事情节之中,例如1888年的作品《卧室》《阿尼埃尔塞纳河大桥》《马车和远处的火车》《唐基老爹》《弹琴女人》《罗纳河上的星夜》等等作品,以手绘油画的形式再合成电影画面,用梵高的作品来表达他的世界和情绪。在影片中除了是手繪油画合成的画面之外,其它的无法用手绘油画合成的回忆画面作成了黑白的与油画相似的的画面,尽最大可能用油画的形式来形成电影的画面。很多喜欢梵高作品的观众会很喜欢这种新颖的形式,也是被这种新颖的形式吸引观看电影。

尽管对于梵高的生平和最后自杀之前一段时间,其它的影片和纪录片也做了各自的阐释。其它的专题片也采访过和梵高生前相处的人,但梵高自己直言要想了解就去看他的作品,也只有他的这些油画作品能够诠释他对于生活的热情这些感触,而且现在大多数人是因为喜欢梵高的作品,而想去探秘梵高是如何创作出这样的作品的。电影《至爱梵高》恰是运用了这种形式来展开梵高生前一段时间的回忆以及自杀的原因,这同时也成为电影的一个噱头去吸引观众。

三、价值与反思

电影《至爱梵高》在制作内容和制作理念上的创新,形成的形式创新与陌生化所产生的艺术价值是值得肯定的。这种新的表达形式上的尝试与创新,打破观众长期在惯性作用下的审美视觉疲劳,恢复观众感知世界的生动性和新鲜感,对于这类艺术家传记或是讲述艺术家故事为主题的电影,不妨可以借鉴和学习,也不乏可以运用到其它艺术领域。但电影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这种“油画”的画面虽然表达的是梵高的情绪和精神世界,但是长时间呈现这种画面会在视觉效果上产生“眩晕”,对部分观众来说对于观影体验就会打折扣,故运用得当的形式才能更好地呈现出内容的价值,并且使形式与内容相契合,形成升华内容与主题的作品。

注释:

①《纪录片》,《中华手工》,2017年第9期,第125页,作者信息不详。

②[俄]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9页。

③冯宪光,肖伟胜,马睿:《美学与艺术理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页。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2]冯宪光,肖伟胜,马睿.美学与艺术理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3][俄]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猜你喜欢
艺术创新陌生化
悲剧:最有力量的陌生化
借助陌生化策略有效开展阅读教学
教学新思维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陌生化”现象
西方文学作品中马的象征意义探究
从陌生化角度浅析《藻海无边》
创新是艺术的长青树
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及发展趋势
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艺术创新及其延伸思考
当代中国艺术产业创新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