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志军
为了改变熟悉的教学内容、熟悉的教学视角、熟悉的教学套路、费时多而收效微的阅读教学,我提出并努力践行着“陌生化”阅读教学。这一阅读教学的新思维、新视域、新样态、新方法,受到了生来就好奇、求变的小学生的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厘清“陌生化”的相关理论,明确“陌生化教学”的概念及其原则与特性,我进行了相关文献研究,并结合阅读教学实际和个人教学主张做如下阐释。
一、什么是“陌生化”
1.先哲与“陌生化”
众所周知,“陌生化”是俄國形式主义核心观念,然而“陌生化”绝非20世纪才有的新名词。事实上,“陌生化”滥觞已久,其源头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那里。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中就有这么一句话:“给平常的事物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这是很好的;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所打动。”可见早在远古时期,我们伟大的先哲们业已意识并重视到“陌生化”的功能与价值。只不过在当时还没有“陌生化”这一词,用的是诸如“惊奇”“惊异”“不平常”这样的一类词,但意指高度一致。查阅文献,便更能取得验证:
“使用奇字,风格显得高雅而不平凡;所谓奇字,指借用字、隐喻字、衍体字以及其他一切不普通的字……它们因为和普通字有所不同而显得奇异,所以能使风格不致流于平凡。”
——亚里士多德《诗学》
在这里,亚里士多德所谓的“不普通”即“陌生化”手法。在《形而上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更是从哲学的高度论述了“陌生化”所带来的惊奇功效。
“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所有的人都从对万象的惊异为开端。”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可见,在亚里士多德眼里,哲学起源于“惊异”。此后,罗马时期的著名文论家朗加纳斯也曾对“陌生化”着迷过,在朗加纳斯看来,运用“陌生化”手法能达到吸引人的目的。
2.诗学、美学与“陌生化”
到了中世纪,意大利美学家马佐尼基于亚里士多德的“惊异”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诗学观。在马佐尼看来,诗歌需要、也离不开惊异,唯有惊异才能彰显诗歌之魅力。
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也对“惊异”颇有兴趣,在其《美学》一书中,黑格尔不止一次提及“惊异”,并将其视为艺术、宗教乃至科学的源头活水。如:
“艺术观照、宗教观照乃至科学研究一般都起于惊奇感。人如果没有惊奇感,他就还是处于蒙昧状态,对事物不发生兴趣,没有什么事物是为他而存在的,因为他还不能把自己和客观世界及其中事物分别开来。从另一个极端来说,人如果已不再有惊奇感受,就说明他已把客观世界看得一目了然。”
——黑格尔《美学》
黑格尔很多关于“陌生化”的言论业已涉及后来俄国形式主义基本理论之要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黑格尔的“陌生化”思想直接影响到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诗学。
3.艺术与“陌生化”
自20世纪以降,“陌生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者首次提出的,该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什克洛夫斯基。什克洛夫斯基有段关于陌生化的经典论述——“作为手法的艺术”。在该论述中,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之存在价值是为了唤回人类对生活的感受,艺术的目的是使人对事物的感觉如其所见而非如其脑海里所存有之感知那样,而艺术之最佳呈现手法则是“反常化”,即陌生化。
在俄国形式主义流派看来,艺术语言不同于日常语言,日常语言由于大量、频繁使用而成为熟悉的自动化的东西,而艺术语言不能落入自动化的窠臼,其必须突破这种熟悉的自动化,为此,我们需要甚至是刻意地去制造“陌生化”,以陌生之非自动化对抗熟悉之自动化。而对艺术上陈规旧习之不断突破以及对新异性的不懈追求,这正构成了艺术价值的核心所在。
4.心理学与“陌生化”
尽管“陌生化”理论之发轫与发展看似并不十分严谨,但“陌生化”理论却有着科学的学科依据和现实基础。也就是说,“陌生化”理论无论是在经验层面上,还是在心理学领域,皆有其合理性。
“陌生化”理论具有深刻的心理学基础,在心理物理学家看来,感觉强度并非无条件地与物理刺激强度成正比关系,物理刺激强度即使不变,感觉强度也不能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其会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而呈衰弱趋势,直到降低到某一阈值,此时主观感觉强度将会变得极其微弱,甚至趋近于零。心理学家将这一发现推而广之,指出在趣味、情绪体验以及想象联想等心理领域同样存在环境刺激强度不变而主观体验衰弱的趋势,这就是著名的心理感觉衰减现象。
事实上,我国早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说法,其实说的是同一回事,至少内在机理是一致的。而为了有效应对这种心理感觉衰减现象,人们需要持续不断的新的刺激。对此,英国行为心理学家丹尼尔·贝里尼还提出了著名的“唤醒”理论。
当然,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俄国形式主义者大力倡导文学语言“陌生化”以对抗语言因熟悉而“自动化”,严格来说,“自动化”与“陌生化”这二者并非可以截然分开的。可以说,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在其刚诞生时是陌生的,但随着越来越多人关注、模仿以及大量使用,“陌生化”也会因逐渐熟悉而成为“自动化”。
二、什么是“陌生化教学”
从上述“陌生化”理论发展轨迹来看,“陌生化”并不陌生,它源远流长,滥觞已久。但是,长期以来,我们主要是在文学领域关注与应用“陌生化”的,它如何与教学关联起来呢?
“陌生化教学”是在遭遇“熟而难教”的教学困境后拔节而生的,我们以“陌生”对抗“熟悉”,逐渐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相对固定的原则与方法,姑且称之为“陌生化教学”。回望这些年的教学效果,我可以确信,“陌生化教学”不仅合情合理,而且切实有效,值得倡导与落实。
为更好地认识、更自觉地把握“陌生化教学”,有必要给“陌生化教学”做一概念界定:“陌生化教学”即灵活运用“陌生化”艺术,遵循教学规律、服务于高效优质教学的一种创造性教学实践活动。
首先,“陌生化教学”源于“陌生化”,这是其区别于其他教学的根本所在;其次,“陌生化教学”中的“陌生化”艺术是服务于教学的,这是有别于其他“陌生化”艺术的;最后,“陌生化教学”是基于教学原理、服务于教学目的的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这是对“陌生化”运用于教学其所要求的根本。
三、“陌生化教学”的现实
价值
1.作为教学观念的“陌生化”
调动学生阅读兴趣需要“陌生化”。面对朝夕相处的老师,学生对其教学方式、方法,甚至语言、动作都非常熟悉,时间一久必然会产生心理上的惯性和学习上的倦怠。若能运用“陌生化”手段,将语文课堂中熟悉的陈旧变为陌生的新鲜,将意料之中变为意料之外,定能唤醒学生对“新”的敏感,进而产生积极学习的兴趣。
引领学生深入阅读需要“陌生化”。语文属于母语教育课程,学生在不存在语言障碍的前提下,完成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并不难。因此,语文教材几乎成了学生母语启蒙期的消遣性阅读品。若能在处理教材上追求“陌生化”,以敏锐的眼光将看似熟知的语言现象、语言规律整合挖掘出陌生的信息,使之成为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定能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进行更深层次的语文活动。
培养学生阅读品性需要“陌生化”。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任何一个文本的意义并不是作者所独创的,而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和完成的。于阅读教学而言,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学生的阅读品性,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和形成,需要在精神交流、心灵碰撞、灵魂对话的过程中不断稳定和提升。“阅读教学”就是要培育学生发现的意识和审美的情趣,也就是培育学生发现文章之所以美的“眼睛”。一旦学生具有这样的“眼睛”,就会感觉文本中的一切都有陌生感、新鲜感。而“陌生化”作为一种不断创新的精神,能强有力地启发学生去探索、体认、构建文本,使学生形成一种具有发现意识的阅读品性。
2.作为教学手段的“陌生化”
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陌生化教学”有时只是教师换一种提问的方式,换一个切入的视角,甚至是换一个常用的动作……只要能创造性地使用,便可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
“陌生化”的手段若能巧妙融入教学之中,做到无法分离,就能够使教学因为陌生的存在而形成全新的教学时空。要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再反复历练、反思提升,“陌生化教学”将会成为一种较为稳定的教学风格,且带有浓厚的个性色彩,并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不仅教学效果极佳,而且“陌生化教学”的手法与教学需求也会浑然天成,教学就成为真正以善致善的艺术性事业。
3.作为教学本体的“陌生化”
徐康在《弦外说琴》曾说过这样一件事:“明人张岱在《绍兴琴派》一文中,述其从师习琴,半年得二十余曲,可谓稔熟也。然而他坚持‘练熟还生,以涩勒出之。由生而熟,本是习艺常规;‘练熟还生,那就是非同寻常的独特体验了。”“练熟还生”与郑板桥的“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毫夜间思。剔尽冗繁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的体验如出一辙。无论学琴还是作画,当经历了“生涩”到“熟练”之后,还需在“熟练”的基础上进行下一轮的“生涩”,如此才能臻于真正的成熟。
此番情形与阅读教学是何其相似。对于教材里的课文,学生要么早有耳闻,要么浅读便知大意,要么上网便可获得名家阐释的“权威”资料。这些,均可谓“熟”。然而,带着这样的“熟”再来消遣式阅读,那顶多只能叫作“阅读”,而非“阅读教学”。因此,教师课堂上还需要给予学生一个阅读解码的“金钥匙”,这个“给予”的过程便是阅读教学存在的意义。
“陌生化”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小小的实践追求,它更应该是课堂上教学本体的追求,应该就是有意义的教学的本来面目。为什么呢?因为陌生,所以才有教学的必要;也因为陌生,所以才有学习的产生;又因为陌生,所以才有交流的可能。
推而论之,“陌生化”的意义就在于使阅读课堂呈现一种新的面貌,洋溢一种新的可能。一句话,阅读教学就应该是陌生的,这就是它的本体特征。
四、“陌生化教学”的主要
原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万事万物皆有规则,皆要遵守原则,“陌生化教学”也不例外。通常来说,“陌生化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条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陌生化教学”之首要原则。教学是教育之基本组织形式,一切教育理想和理想教育最终都要具体落实到教学身上才行。现代教育之父、世界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曾多次强调 “我拒不承认任何没有教育性的教学”。教学具有教育性,而作为教学行为与艺术的“陌生化教学”理应也必须具有教育性、遵守教育性原则。
2.有效性原则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对效率的追求,教学活动也不例外。无论是在教学活动产生的初始阶段,还是在教学活动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都为寻求高效率的教学费尽心思。”(裴娣娜《现代教学论》)有效性历来是教学活动的自觉追求,“陌生化教学”当然也不能例外。事实上,因教学低效而产生的“陌生化教学”就是以有效性为旨归的。
3.正当性原则
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伊曼努尔·康德在其《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一书中强调,“我们终究被赋予了理性,作为实践能力,亦即作为一种能够给予意志以影响力的能力,所以它的真正使命,并不是去生产完成他意图的工具,而是去产生在其自身就是善良的意志。”而所谓的“善良的意志”“并不因它所促成的事物而善,并不因它期望的事物而善,也不因它善于达到预定的目的而善,而仅是由于意愿而善,它是自在的善”。也就是說,一种行为之所以是善的、正当的,并不是功利主义所说的因为其预期活动的结果是善的或有用的,而是因为这种行为本身所包含的“善良意志”。教学是个多维存在,不光具有科学性、艺术性,还具有伦理性,教学是立于科学、达于艺术的伦理性活动。“陌生化教学”要遵循正当性原则,在实际运作中不能为陌生而陌生,甚至为陌生而罔顾教学规律,有违教学伦理,要使其成为“以善致善”的人类善举。
五、“陌生化教学”的主要
特征
“陌生化教学”的艺术特征是对“陌生化教学”现象的总结与概括,同时亦是对“陌生化教学”本质的出场与敞开。关注与思考“陌生化教学”的特征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我们在理论上如何理解和认识“陌生化教学”,同时亦影响到我们在现实中如何把握和应用“陌生化教学”。因为这种关注与思考不仅是在描述与澄明自己的研究对象,同时亦是在描述与澄明中影响和塑造着自己的研究对象。可以说,对“陌生化教学”特征的探索与认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陌生化教学”思想和实践方向。有鉴于此,在此我不揣谫陋,拟对“陌生化教学”主要特征做一概述。当然,对“陌生化教学”特征的认识永远在路上,我仅根据自己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反思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与拙见,权作一家之言,愿就教于方家。
1.意向性
石中英教授在《教育哲学》中指出:“教学的意向性是教学活动的心理基础和思想前提。无论是谁,也无论是从事何种形式的教学,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和适宜的教学意向,他的教学活动就会沦为无的放矢的地步。”一切教学活动皆有意向性,“陌生化教学”也不例外。事实上,发轫于以“陌生”对抗“熟悉”的“陌生化教学”在意向性上表现得尤为凸显。现实中,“陌生化教学”的意向性主要体现在形式和实质两个方面,就形式而言,“陌生化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投入度;而就实质来说,“陌生化教学”是为了提升教学品质,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情境性
真实、具体的教学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是在预设与生成的张力下前行的,且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具有动态可变性,教学活动系统具有非线性,这一切无不使得现实中的教学活动带有复杂性和情境性。“陌生化教学”虽有其客观性、普遍性的一面,但现实中其是根植于真实、具体的情境性教学活动中的,与情境性教学相伴而生、相随而长,这无不使得“陌生化教学”也具有了一定的情境性。“陌生化教学”的思想与策略是与具体教学情境对应的,尽管也有超情境性的“陌生化教学”策略与手段,但切实有效的“陌生化教学”还得视情境而定。
3.创造性
“陌生化教学”具有创造性,它不是机械地重复、简单地模仿,而是指比原来更新的、更巧妙的东西。可以说,创造是“陌生化教学”的生命。当然,强调“陌生化教学”的创造性,并不否定“陌生化教学”有一些较为普适的规律和范畴,而是指“陌生化教学”要永葆自我更新的活力机制,否则一旦陌生化为熟悉,而又没有新的陌生,“陌生化教学”将失去价值。“陌生化教学”的创造性应当成为每个教师的理性自觉行为,教师要有意识地去自觉追求。对此,赞科夫在其《与教师的谈话》一书中说得很深刻,他认为:“所谓创造性,就是有一种不断前进,向着更完善、更新鲜的事物前进的志向,并且实现这种业已产生的志向。明天一定要比今天做得更好——这是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的座右铭。”
4.个体性
“陌生化教学”不可能脱离教学活动之主体——教师而独立存在,因此其必然显示出教师的某些个体特征。通常来说,“陌生化教学”在工作原理上具有客观性、一般性,但在具体操作方面却涉及教师的直觉、悟性等,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卷入教师的个人情感、个性化风格等。如此一来,便给“陌生化教学”涂抹上较为鲜明的个体性色彩。
总之,“陌生化教学”尚属新生事物,尚无更多相关研究。“陌生化教学”的顺利有效开展需要相關研究的支持与帮助。为此,我会关注与重视“陌生化教学”研究,探明“陌生化教学”的内在规律,以个人的实践与研究助推“陌生化教学”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