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俊
高等学校对于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利用,一直是高等学校图书馆在文献建设与文献流通上的永恒话题.文献建设的结构比例与文献流通的使用量,不仅是图书馆开展业务工作的重要客观依据,而且是图书馆动态调整管理制度的有效参考.当前,凡古往今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军事、风俗、名胜、人物等方面有过特定地位与作用的地方高等学校,在图书馆的文献建设上,都非常重视对地方特色文献的建设.基本上,此类地方高等学校都结合各自的区域特色,建立起各具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料集合.然而,图书馆在建立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的时候,往往存在着重藏轻用的情况.因此,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而建立起来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存在利用率低、知晓范围窄和使用方法推广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区域文化的传承和地方服务效能不足.
地方特色文献是文献的类型之一,是反映历史地理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军事、风俗、名胜、人物等各方面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是地区发展脉络的客观反映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1]各级各类图书馆都因地制宜,建立起符合当地区域特征的特色文献资源.达州地处川渝鄂陕中心地带,有通达之地的美名.同时,达州在抗战期间位于川陕苏区根据地的核心区域,一直是红色文化的重要阵地.四川文理学院图书馆结合区域文化的重要特征,因地制宜地建立起独特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一是建立起以川陕苏区为纲的历史文献资源,收录大量关于川陕苏区方面的历史文献资料,是研究川陕苏区历史与现状不可缺少珍贵资料集合.二是结合区域历史名人、文化团体和特定机构集体,以地理位置为范围,建立独具特色的地区特色文献,收录了地区名人作品,文化团体创建的刊物和机构印发的资料等珍贵地方资料.不仅如此,四川文理学院图书馆还建立起校友文献,社会贤达捐赠文库.广泛收录了众多校友和社会贤达的个人专著,提高了地方文献资源在收集上的广度.
地方特色文献是记录有地方特色的知识的文献载体,它的记载范围往往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军事、风俗、名胜、人物等方面.但由于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是区域文献信息的集合,故此,地方特色文献可划分为以下几类:
地方史志文献是以地理区域为空间范围,记录该地理区域内关于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人物艺术、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历史文献资料的集合.地方史志文献不仅包括地方出版物,还包括其他对该地理区域在各方面历史情况的描述和记载.因其出版物的范围甚为广泛,所以在收集的时候往往难以全面.四川文理学院图书馆在此项工作上派出专人进行文献资料收集.在收集地方史志文献的过程中,以川陕苏区范围内的各地方史志办公室为核心,不断辐射史志研究协会和相关高校研究团队,广泛收集了川陕苏区范围内各县市州的地方史志.目前收集了如《达州市志》、《新宁县志》、《南江县志(清、乾隆二年版)》和《南郑县志》等达州地区下属通南巴平各县市和周边县市的地方志.这些都是地方史志方面不可或缺的宝贵文献资料.
文艺作品是一种观念形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文学家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它包括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两种.它们都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内容与形式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不可分割;内容占主导、决定作用,形式有相对的独立性,对内容有一定的反作用.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环境等是文学作品内容的要素.[2]那么,地方文艺作品是指地区文学家或艺术家通过自身的文艺体验与构思,并结合文艺媒介进行传播的文艺成果,这就是地方文艺作品.地方文艺作品是地方文艺作家经过一定社会生活后进行文艺创造的结果.具体分为地方文学作品和地方艺术作品.地方文学作品有诗歌、散文和小说等形式的作品.四川文理学院图书馆建设的地方特色文献中,不乏此类作品.其中主要以巴山作家群的文艺作品为主.如将军诗人张爱萍、边疆诗人梁上泉、农民诗人陈官煊;古典诗词方面有原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主任章继肃等,更有八十年代崛起的田雁宁、贺享雍等巴山文坛主力军.[3]另一方面,地方艺术作品有书法集、邮册、画集和影音制品等形式的作品.对于这一方面的作品收集,四川文理学院图书馆目前收录的纸质文献作品有:《走进大巴山》书画作品集、《魏传统书法作品精品选》、《纪念张爱萍将军百年诞辰全国摄影大展作品集》和红军歌谣系列等艺术作品.
地方党政资料是地方各级各类政府机关部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的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之日为起点,事实求是地记录地区的社会和各级各类政府机关部门的历史与现状的文献资料.地方党政资料包括政党、各代会、人代会、政府、政协、群众团体、民政、人事、政法、劳动和军事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在地方党政资料的收集上,四川文理学院图书馆主要收集川陕苏区各地方市县组织史资料,各市县民政、军事、财政等大事记,各级党委及其下属行政机构的调研成果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历史记录资料.不仅如此,还包括川陕苏区方面的历史事件的各类文献资料.
地方特色文献在文献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地方特色文献具有丰富的文献基础;另一方面,地方特色文献对掌握历史发展脉络、指导现实科学研究与决策,预判未来趋势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因而,地方特色文献具备以下几点价值:
近些年,地方高等学校逐步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校地合作模式正逐渐形成.在地方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进行密切合作的进程中,地方高校图书馆也相应地承担起一定的服务职能.地方高校图书馆一方面从一般文献角度入手,为校地合作提供最新最前沿的文献资源.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图书馆从地方特色文献的角度切入,根据地方政府的政策走向,为校地合作提供原始的地方文献资料和最新的地方文献科研成果.尤其是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的建立,以及与平台相匹配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为地方提供良好的信息咨询服务,从而促进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为地方提供高级别的知识服务.由此可见,建立和完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对于地方高校服务地方,起到了更好的助推作用.2016年,四川文理学院在确定转型发展大政方针之后,一方面在学科专业的设置上注重结合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开设了一系列特色专业,着力培养地方经济和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学校鼓励教师适当调整研究方向,从事与革命老区经济文化建设和巴文化有关的研究,逐步形成学校的科研特色.在此基础上,四川文理学院深化校地合作、巩固校地友谊重要契机,力图构建更加开放和使用的市校合作平台、助推达州社会经济跨越发展带来更加强大的动力.四川文理学院图书馆是以服务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为主要职责的.因此,四川文理学院图书馆在参与和从事与革命老区经济文化建设和巴文化有关的研究方面,一直致力于建设和完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力图形成独具优势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为学校的特色科研服务,组推校地合作模式的形成,以此协助学校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
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表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4]同时,习近平同志指出,“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5]在地方经济建设上,地方高校除了为地方输送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外,还提供精准的知识服务.地方高校建设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具有系统性、全面性.通过资源的数字化,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可以更加便捷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知识服务,方便创新创业者了解地方历史与现状中的特色,从中找到创新创业的新路子,助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转型.不仅如此,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对地方政府经济发展部门的开放,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的经济发展决策起到协助作用.2016年年初,四川文理学院于巴中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学校根据近年来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以及学校“十三五”期间坚持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合作办学”的思路,围绕“四化一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实施转型改革发展,希望与同属川陕革命老区核心区域的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合作交流,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共同推进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放,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职能,积极为革命老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急需的应用型和适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互利共赢.四川文理学院图书馆建成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不仅为两校的地方科研提供支撑服务,还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起到“智库”的功能,随时随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最真实的历史依据,为区域扶贫奔小康进行理论支持.
关于图书馆品牌的定义,深圳市南山图书馆馆长程亚男最先提出来:“如果图书馆能够通过自己的某种独特性;或一定规模和馆藏、或某一信息产品、或某一特色服务,在同一行业中形成差别优势,那么,这种优势就是品牌”.[6]定义中关于“或某一信息产品、或某一特色服务”的表述,正包含着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及其数据库的系列服务.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及其数据库,在满足地方服务的同时,还能促进地方高校图书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通过特色文献资源及其数据库的建设,提升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知名度,形成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优势资源,从而形成品牌优势.并且,在品牌优势的反作用下,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的地方特色资源建设,使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发展与转型中树立全新的图书馆形象.由此可见,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促进了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品牌建设,抬升了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价值.自四川文理学院特色文献室成立至今,已多次接待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学者和科研人员.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文献资源口碑.目前,已树立起独特的品牌优势.
地方特色文献的建设与完善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在地方特色文献的利用上,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变被动为主动,以地方特色文献资源为基础,增强配合意识与服务意识,积极发挥图书馆在服务地方和资源建设等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方法如下:
各级各类地方高等学校都非常重视特色数据库的建立.特色数据库的建立,有助于为地方高校的社会教育进行特色服务.然而,地方高等学校的特色数据库及其现实的特色文献资源仅仅只对本校师生开放,则减弱了地方高等学校的社会教育功能.因此,地方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与地方文化宣传部门进行合作,发挥出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及其特色数据库的文化育人功能.一方面,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另一方面,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有助于地方的文化建设和历史传统文化的承袭与研究.地方高等学校承担起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各项投入,并结合地方文化宣传部门的实际需要,与之建立起资源共享的组合模式,以此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积极与地方文化宣传部门进行合作,不仅扩大了地方文化的影响力,而且吸引了更多的学者前来参观和考察.进一步讲,在基础合作的层面上,将依靠深度与广度的结合,发挥出“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文化育人的最大功效.近些年,四川文理学院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学校不仅成立了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还成立了巴文化研究院.在对地方的文化发展与建设上,这两个单位的科研成果和课题项目为其起到了积极带头作用.四川文理学院图书馆为两大机构提供文献资源保障,在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上,动态调整,积极配合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其中,图书馆为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设立了专门的资料室.另外,四川文理学院通过服务地方的文化宣传媒体,对其建立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进行宣传,积极发挥地方特色文献在文化育人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是一类范围广、专业性强的文献资源,对开发深度和广度的要求都非常高,因而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要求也比较高.作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即便是情报学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仅仅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还不足以胜任对地方特色文献的收集工作.图书馆单方面安排专业工作者进行地方文献的资料收集,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要对这一类文献资源进行收集整理,还必须熟悉该区域的地方史志研究机构.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料室要主动与地方史志研究机构进行对接联系,协同收集地方特色文献资料.此类史志研究机构不仅仅局限于地区的史志办公室,还应广泛地延伸至地方高校的史志研究室、研究团队,以及民间成立的地方史志研究协会.在互通有无的基础上,以地方高校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料室为结合点,形成资源互补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料收集网.同时,地方高校图书馆建立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在对资源进行梳理和数字化以后,要和地方史志研究机构建立起共建共享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不断完善和丰富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及其研究成果.四川文理学院图书馆积极与达州市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配合收集四川革命老区的特色文献资料,并且,现有的特色文献室正逐步建立更加完善的地方特色数据库,以便于与周边的地方史志研究机构进行特色文献的交流与发展,促进地方特色文献资料的科学研究.
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四章第二十一条明确提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7]由此可见,地方高等学校图书馆不仅要担负起服务本校师生教学和科研的职责,还随着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的作用加强,在服务范围和对象上也逐步扩大.以往,高等学校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只以本校师生为服务对象.然而,随着近些年地方性科研活动逐步增加,涌现出一大批区域文史学者和科研人员.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地建立和加强与校外学者和研究者的联系.通过联系的加强,提升高校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的服务.其中,尤其要加强与校外地方文史科研人员的联系,配合校内外地方文史科研力量.在提供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的同时,促进校内外关于地方特色文献的科学研究,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地方特色文献研究成果.四川文理学院特色文献室广泛接洽各类地方特色文献的学者和科研人员,为其提供地方特色文献查阅和自助扫描等服务.目前,四川文理学院图书馆正积极通过地方特色数据库的建立,方便校内外各类学者和科研人员浏览地方文献资料.在地方资源的建设上,还通过学者的联络,广泛收集到各类学者的专著.如西华师范大学关于川陕苏区的历史文献资料的集成和.
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必须重视和发展的优势资源.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既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又能提高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由于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的有效利用一直是地方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在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的有效利用上,必须多方联动,协同配合,共建共享,多元化多角度地提高特色文献资源服务的能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祖祥,俞仲英.地方文献的文化价值及其开发利用[J].图书馆,2010(2):77-79.
[2]文艺作品[EB/OL].[2017-12-10].https://baike.so.co m/doc/6222042-6435347.ht ml.
[3]范 藻:而今迈步从头越——论“巴山作家群研究”的意义[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43-47.
[4]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EB/OL].[2017-12-10].https://baike.so.co m/doc/24214336-24844163.ht ml.
[5]张来明,赵昌文.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EB/OL].[2017-12-10].http://gs.people.co m.cn/n2/2016/0203/c360943-27686195.ht ml.
[6]杨琛琛.对完善军队院校图书馆品牌化服务的几点思考[C]//王吉芳,赵世华.新技术环境下信息服务理论与实践创新.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5:95-96.
[7]廉立军.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机制研究[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