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新理念建设川东革命老区“美丽乡村”

2018-04-02 22:56刘长江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老区革命

刘长江

川东革命老区包括广安市、达州市和巴中市的16个区县,面积3.5万平方公里,人口1543.4万.它位于川陕苏区的中心地带,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老区发展,川东革命老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由于川东革命老区地势复杂,历来属于较为贫困的地区,目前要实现老区现代化,建设老区美丽乡村,必须以发展新理念为指导,方能带来老区的永续发展.

1 川东革命老区 “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不断发展,革命老区人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在农村,绝大多数的农民告别了简陋的居住环境,通过各种努力,住上了“洋房”.特别是近几年当地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搬迁,逐步把生活环境、生产条件较差的农户集中安置到交通条件较好地区,建立起一些新的定居点,逐渐打造了一批有特色的“新村落”,从2013年四川省开始打造“美丽乡村”,首批公布建设全省1000个,老区占了200多个,达州市在2014年建成了6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并在2015年表彰了“十大最美新村”.老区建设“美丽乡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1 川东革命老区“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绩

川东革命老区“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特色产业的发展.老区各地市因地制宜的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出现了规模不大的现代农业产业,如大竹的醪糟产业、宣汉的黄牛产业、通川区的灯影牛肉产业、渠县的黄花产业、通江的银耳产业等等,都有了一定的生产加工规模,但这些产业的附加值不高,还基本上属于粗加工状态,科技含量不高,销售渠道也还没有成为市场品牌.二是老区文化打造工程成绩斐然.革命老区以红色文化为主要资源的旅游文化,开始向古村落文化、自然山水景观、现代农业产业文化等多个方向发展,形成了新的文化阵地.首先,传统的红色文化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如通江县在王坪烈士陵园原址的基础上,新建了游客中心、陵园甬道、陵园浮雕、纪念区、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墙、鹦哥咀墓园等,形成了崭新的旅游文化圣地.其次,新的旅游景点不断的被打造出来,形成了新的旅游文化景点.达州的“杨烈新村”、“賨人谷”、“百里峡”,巴中平昌的“镇龙森林公园”、“驷马水乡”等,这些旅游文化景点的打造,一方面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环境,另一方面也打造出了新的自然人文景观.

1.2 贫困仍然是老区持续发展的瓶颈

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贫困县总数中有一半在老区,近4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近3000万贫困人口分布在老区.贫困成为老区发展瓶颈和难题.老区的贫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是历史与现实多重原因造成的,我们认为,目前老区贫困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收入低,物质生活相对贫乏;二是老区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老区摆脱贫困,最终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点就是增强老区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就是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早在1992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贫困地区要把握发展的机遇,“弱鸟先飞”,要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富余劳动力资源的开发,“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干部要练基本功,同贫困作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有持之以恒,滴水穿石,不畏艰难的精神,要在治山治水这个“笨”工作上面下功夫,要在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要效益,不然是很难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的.2015年2月,习近平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强调,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尤其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2016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老区脱贫攻坚的六条政策,以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布置了三个重点工作和八项主要任务,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带动老区全面振兴发展.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这既是国务院为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而单独编制的顶层设计,又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对川陕革命老区开的“小灶”和发的大“红包”.《规划》对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定位较高,重点项目和重大政策支持较多,从而将川陕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革命老区又一次迎来了发展机遇,脱贫攻坚成为老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县脱真贫、真脱贫,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同时,报告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报告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

2 以发展新理念促进老区的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既是国家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新理念,也是老区永续发展的新理念.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老区面临的主要发展难题是农业技术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环境约束较大,说到底就是农业现代化程度低.按照现代学者的看法,“农业现代化由科学技术体系、农业产业体系、微观经营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四轮驱动.”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这些驱动因素目前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如科学技术体系从以前注重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学化,转而注重生物技术、温室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农业产业体系从以前注重产量和产出效率,转而注重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以及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1]从川东革命老区的农业现代化的实际进程来看,前一个时期的现代化进程尚未实现,如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水利设施简陋,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还未得到根本改变,而化肥的广泛使用则使农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农业环境问题十分突出.2014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报告中指出,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比较效益下降矛盾突出,“全国耕地土壤污染物点位超标率达19.4%,化肥利用率、农药利用率、畜禽粪污有效处理率分别仅为33%、35%和42%,水土流失面积295万平方公里,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2]全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也是川东革命老区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

2.1 美丽乡村的国际经验:老区从传统到现代的蜕变

以发展新理念打造美丽乡村,发达国家的乡村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其做法,值得借鉴.如北美国家美国的“乡村发展计划”与乡村政策,加拿大的“新乡村建设运动”和“乡村生活工程”,使其传统的乡村社会转向现代乡村社会过程中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英、法、德等欧洲国家通过法律、制度与乡村政策的制定和支持,使其乡村保持了自身的乡土本色与风貌,法国的普罗旺斯已经成为法兰西的花园,其乡村的自然景观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英国的“农业环境政策”使其乡村的环境保护与农产品质量一直走在世界农业的前列,其《城乡规划法》把“农村中心村”建成了“城市花园”,大大缓解了城市与乡村的矛盾,改善了乡村基础设施薄弱、人口不集中的问题,使得其乡村经济成为国家经济的增长中心.德国的“村落风貌保护”策略,休闲农庄建设,让城市分享农耕文化,巴伐利亚州的“农村更新计划”就在地块分布、产业结构调整、传统民居维修、古村落保护与修复、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这些项目的完成,“一方面推进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改善和村庄的城市化发展,保护了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文物古迹;另一方面则巩固了村庄作为居住和生活空间的可持续发展”.[3]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荷兰的农业合作社的发展道路,荷兰国土面积小,人口密集,国内资源和国内的市场资源贫乏,但荷兰自从19世纪70年代成立农业合作社以来,创造了荷兰农业的奇迹,合作社注重农产品的加工业的增值发展,走合作社的专业化和产业化道路.总之,北美和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乡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农业技术的贡献虽各有不同,但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促进乡村永续发展方面,结合自身的农业资源和乡村历史传统,走出了符合自身发展的现代化之路,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发达国家推进乡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农业法律和政策体系”,如健全法制,制定农业法案,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实施休耕和农作物保障计划,制定土地集中政策,实行专业化政策,完善农业技术研发推广政策,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制订化肥农药施用标准,等等.[4]换言之,落实发展新理念,首先要完善农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政策,这是理念创新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围绕市场这个根本的轴,有完善的乡村人才培养计划、有土地经营向规模化和区域化方向发展的政策和策略支持,有三农投资的风险防范措施,有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行动纲领和鼓励保证措施,等等,从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及其经验来看,完善和确保农业或乡村现代化的四轮驱动,是发达国家乡村现代化的成功之路,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积极借鉴和融合创新的.

2.2 积极培植特色产业

习近平曾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老区要实现脱贫致富,其重要途径就是必须用好革命老区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我国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总体来看,比较滞后,特别是革命老区,粗放式的农业产品加工还十分普遍,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还需要极大的提升,科技含量低,区域产业重复分散,还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特色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农业合作的专业化和产业化还需要极大的提升.从川东革命老区来看,川东革命老区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资源,雄奇壮丽的自然山川,古村落遍布山山水水,历史遗迹隐现着文明的曙光,宝贵的红色文化,独具特色的自然山水孕育了丰富的物种和物产,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农业产品和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发展和培植特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第一,发展现有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以此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通江的银耳产业、宣汉县的牛肉加工产业、大竹的醪糟产业、开江的豆笋加工产业、通川区和平昌县的白酒产业等等,都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我们要借鉴荷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围绕单个品种的农产品要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实现贸工农一体化的专业化和产业化经营理念和模式.目前,川东革命老区农业特色产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第一,缺乏符合实际的政策规划和鼓励措施,很多加工企业发展处于自发阶段.第二,农产品加工的机械化程度低,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产品在低端徘徊.第三,销售渠道不通畅,“互联网+”的现代网络销售模式还没有规模化和系统化.第四,政府的市场配置机制还未最终形成.第五,稳定的市场品牌还未形成.第六,川东革命老区大多远离中心大城市,城乡差距较大,农业产业融入城市发展的水平较低.

我们认为,革命老区的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应该是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摆脱贫困,逐步走上富裕发展的道路,没有农业产业特别是特色产业的现代化,就难以摆脱持久贫困的怪圈,可持续发展就没有坚实的物质现实基础.

3 打造老区自身的文化发展优势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文化强国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在国家宏观的层面上,党的十九大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文化建设必然成为老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文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艺术、信仰、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4]这个文化的概念被学术界普遍认同,著名学者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认为,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世界各地大致形成了三种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和商业文化,从而形成了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精神,他认为中国文化自始至今都建立在农业上面.人类学家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本质上就是一个乡土社会,中国文化的核心都建立在农业经济的发展基础上的.文化是乡村发展和建设的神和魂,革命老区的文化发展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农业文化景观十分丰富,民居村落、农业机械、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工具、农业劳动、灌溉方式、广袤的农田牧场、村落信仰、节日庆典、红色文化、传统的民间文化等等,发展优势非常明显.革命老区要顺势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把乡土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性结合起来,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美丽老区,实现老区的永续发展.

3.1 文化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宣传力度

从发达国家的乡村文化发展来看,政府的系统规划和协同推进,在乡村文化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德国的“农村更新”实验,就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从一开始就起着主导的职能,政府和村民成为德国农村更新的两种重要的意见决策来源,按照目前我国文化资源的市场配置和管理体制来看,文化发展决策创新、协调,都要坚持政府主导的机制.革命老区发展不平衡,文化建设的成本较高,需要建设的资金巨大,创新协调的难度大,坚持政府主导的作用在于制定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文化政策,建设规划,并能够有效实施,同时,政府对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趋势进行预测研究,能积极引导政府文化职能部门开发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建立和打造城乡文化消费的平台,积极培育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交通便利的情况下,针对城乡甚至是国内外不同的消费群体,推出更多富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并坚持做好个性化、品牌化.

落实发展新理念,推动文化资源的开放、共享,就要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广告的作用不仅仅是单纯的刺激需要,更微妙的是影响、普及文化资源的传播、开放和分享.现代新媒体的发展已经深刻的改变了我们的认知结构和消费理念,产品消费很大的层面上变成了一种文化的消费,消费“文化”成为一种现代时尚,“消费社会的兴起带来了异彩纷呈的消费文化,消费已然成为一大社会景观,因为消费已不仅仅是个体、机能式的消费,而更是群体、符号、体验式的消费.这种群体消费方式借助于新媒介而无限延伸,其传播的侧重点并不在于信息与知识,而在于消费文化与群体标签”.[6]新媒体传播的群体特征,更适合现代文化消费信息的传播,也更能有效地对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进行及时的信息回馈.革命老区目前的文化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有特色的农业产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还没有专业的文化宣传网站,对革命老区的自然人文景观、农业产业文化及其消费缺乏有效的指导.如国内大型电商淘宝、京东等对革命老区的特色农业产业的推介还是个别的,单一式的;国内大型旅游网对革命老区的旅游景点缺乏深度、清晰的推介和更新.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的时效性和便利性,加大广告宣传、营造老区文化发展的新空间,让世界了解老区,让老区与世界相通,从而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形成革命老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3.2 加快人才引进培养,完善经费投入体系.

人才培养是老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步骤,也是目前革命老区文化发展的瓶颈之一.达州市政府在2012年启动的“千名硕博进达州”计划,力争在三年内引进千名硕博高端人才进达州,但引进的人才主要在“两化”上面,即达州工业化和城市化方面的人才,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人才引进明显不足.美国的乡村发展计划的精髓之一,就是为城乡人口接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专门立法,使得美国的乡村教育、科技研发、社会保障、农业保险、环境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众多方面有比较厚实的人才基础.德国的农村更新计划中,建筑师等文化专业人才全程参与其中,并充当着重要的政策决策人和计划实施者.革命老区的文化人才主要是文艺创作与表演方面的人才,在老区文化产品策划创意、乡村文化特色产业化、市场化、信息化方面的综合型人才欠缺,引进和培养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人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持久的政策扶持鼓励措施和教育改革措施.

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革命老区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一方面对现有的文化经费使用好,落实好,统筹规划,合理使用,把文化建设的经费,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地方财政支出范围,逐年逐步增加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对现有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继续做好保护传承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拓宽资金的投入渠道,引入市场管理机制,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在这方面,我们要大胆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的文化建设的经验,如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指导和帮助.当企业资金出现问题时,政府就发挥其指导作用,指导相关企业或个人寻求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的投资帮助.同时,政府也“从奖励投资、成立风险基金、提供货款等方面”逐步建立文化创意产业财务支持系统,对企业投资文化产业实行“政府陪同资助”;然而在美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公司和个人的捐助,尤其是“一些金融巨头与文化集团的强强联合”资助,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长期持续性.[6]革命老区文化发展一直以来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单一的资金投入渠道,带来了一系列的发展难题.

自2013年以来,中央和国务院等国家机关陆续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老区脱贫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决策,老区脱贫攻坚的过程也是老区逐渐摆脱贫困,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艰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从老区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老区发展新道路.要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益经验,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政策支持和完善的法律法规并有效实施,培植和壮大特色产业,延伸和确保农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培育人才,凝聚以老区精神为核心的活力源泉,落实发展新理念,就可以迎来可永续发展的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李 周.以新理念拓展农业现代化道路[N].人民日报,2014-02-14(04).

[2]许跃芝,李万祥.韩长赋: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EB/OL].[2017-12-30].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x wzx/gnsz/gdx w/201412/23/t20141223_4187255.sht ml.

[3]唐 珂.美丽乡村国际经验及其启示[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129.

[4](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5]陈邦武.从文本到人本: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传播形态[J].出版发行研究,2015(8):46-49.

[6]王国颖.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7-40.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老区革命
老区在努力奔跑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