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芳
(宁德市蕉城区实验小学,福建 宁德 352100)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不断融合,信息技术使教学从内容、形式、组织方法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合理的变革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时效性,丰富学生的经验积累。[1]下面结合笔者执教的《简单的周期》来阐述。课堂主要借助天仕博学酷系统平台,使用电子书包客户服务端,用信息化手段取代了发作业纸、投影、举手统计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减少操作时间,避免了原先技术的短板,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简单的周期》一课教材情境图使用的是盆花彩灯彩旗等素材。这些素材虽然是客观现实的,但都是在现实生活情景的基础上提炼加工的。素材简约处理和静态的文本呈现,缺乏学生现实的生活气息,降低学习兴趣。这节课笔者利用信息技术适度修改素材,课前在教室里摆了三组花盆、三组气球,找了12位学生,拍成照片。新的素材即保留了教材内容的实质,又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研究起来兴趣盎然。
课堂回放:出示按蓝黄绿的顺序排列的花盆图
师:先观察花盆排列顺序,在平板上(学生人手一平板),圈一圈,找出花盆的规律。并提交.
生反馈,师:按这样规律猜猜下一组呢?接着呢?……(孩子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虽然现实生活能看到的事物通常是有限,但学生按照规律可以无限延伸想象。课堂上,学生根据规律猜测,教师采用擦除功能,在屏幕上一组组呈现学生的想象部分,验证学生猜想。学生在体验成就感同时获得更多的直观感知,逐渐形成周期规律的初步表象:每3盆一组,按蓝黄绿顺序重复出现。
课堂回放:师:猜第20组第一个花盆是什么颜色?第100组第一个是什么颜色?
学生发现规律后,课件同时闪烁第一盆。
师:猜第60组的第2盆是什么颜色的,第100组的第三盆呢?
教学中,教师利用电子书包批注功能,对比每组中相同位置的花盆,突出它们虽然在不同组别,但位置相同颜色就相同。学生的思维在此碰撞、互相启发。大屏幕上将学生的观察结果进一步凸显,给学生的观察对比提供了很好的思维支撑,从而形成周期规律的清晰表象: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
经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调整和填补,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历经观察猜测、直观验证、观察对比,对规律的认知从零散到完整,从模糊到清晰,从而准确建立周期现象模型。
展示交流是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单纯语言描述交流,到台前投影展示交流,到利用热点拍照上传展示交流,课堂展示交流的手段越来越先进,各类平台为我们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展示方法。这节课笔者利用天仕博学酷系统的平台,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
一键收集,按需调用,促进时效。在学生初步建立规律的模型后,教师提问:按这样的排列规律,第19个花盆是什么颜色?把你的想法在本子上写一写或画一画。学生利用平板将结果拍照上传平台。有同学按“蓝黄绿”直接写出19个汉字;有同学用不同符号画出19个;有同学会根据规律列式计算,再判断……。教师在平台上任意调用同学作业,投放的大屏幕上,也可以同步呈现几份作业。例如教师在展示用除法计算的方法时,就调出画图方法的作业,圈一圈画一画。这样两份作业对比呈现,巧用数形结合有效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引起其他同学再次思考,重新认识,原来可以利用规律推算,只需考虑它在第几组的第几盆就可以判断,增强对推算的方法的理解。相比传统的收作业纸和投影展示,信息技术让课堂收集作业更加方便快捷;教师自由调取,展示不同思维层次的作业时,屏幕切换更加自然舒适;而且可以同时显示几份作业,对比观察,取长补短,达到更好的展示交流效果,提高了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时效性。
同屏操作,实时跟进,增强实效。
课堂回放:(出示气球图片)
课件:找一找:气球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算一算:第23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
师:在平板上,圈一圈,找出规律,再完成,做完不保存。
利用错误资源展开思辨,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课堂上,还有部分学生找规律存在困难,原本4个气球一组,结果有人找出3个或5个为一组。交流时,教师展示一份错误练习,使用切屏功能,大屏幕上,将教师界面切换成某个学生的平板界面。学生通过观察并发现了错误:每一组顺序不同了,就没有相同物体依次重复出现。“那正确的规律应该是怎么样的呢?”在大家交流后,请这名学生直接在自己平板上修改,大屏幕同步呈现他在平板上的操作过程,教师和学生及时跟进个别指导。完成之后,教师又切屏到另一个学生的平板继续教学。这样的展示交流方式,在所有学生都不离位的同时,就可以清晰地观察一份作业,省时高效,大家互相帮助和借鉴,将课堂学习落到实处。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是激发学生良性斗志的时代要求,因为不想输、不服输,无形中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发言。[2]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精准把握学情,更有利于引导组织,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然而一个问题有多少学生正确完成?具体是哪些学生?何时完成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需要花费时间,课堂上教师一直以来无法精准了解,只能用估计的方法,学生之间更是了解不多。大数据统计引入课堂以后,让这些“繁琐”变得“简单”,“不可能”变成了“可以”。[3]
巧用统计数据挑起争辩,辩中明晰。观察推算第19位同学是男生还是女生?学生在平板上选择正确算式,提交后利用大数据统计功能,快速精准地统计出每个选项的人数分布情况,让师生一目了然。各种选择是实力悬殊还是势均力敌?学生的内心会被冲击,会产生交流的欲望。教师再调出学生的作业,让他阐述自己的观点,引得其他人赞同或反驳,展开激烈争辩。对问题的认识有了大体的趋势后,再使用聚焦灯,视觉上直观感知2位同学一组,第一组女女,第二组男男,两组性别不相同,没有依次重复出现;而4位为一组,每组性别顺序都是女女男男,完全一样,从而有效突破依次重复出现这一难点。
关注完成速度唤醒竞争,争先恐后。每次教师布置作业后,天仕博学酷系统平台,页面会自动跳出全班姓名;提交作业时,会点亮完成学生的姓名,按完成的具体时间先后排序。比传统举手,更能准确看出自己和其他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时间观念,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推动课堂教学进入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领域,平台上的多屏互动,能效管理,数据自动采集等功能,为教学方式开创了新的探索方向,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课堂教育信息化带给教师带来全新的挑战:需要在技术上的提升,需要教学理念的转变,也需要学会排除技术设备在互动中带来注意力的干扰。当再一次提升自己之后,会开启全新的一扇大门,让信息技术会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红烛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EB/OL].[2015-1-17].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2e6d8e0102vi8e.html.
[2]肖康舒.试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EB/OL].[2005-3-28]http://www.docin.com/p-366108582.html.
[3]黄蔚.教育大数据:真能“算”准你的未来?[N].中国教育报,2017-0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