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东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岗位交流成效提升路径探析

2018-04-02 10:07安晓玲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88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辅导员岗位交流

安晓玲(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88)

引言

岗位交流活动是加强辅导员基层实践锻炼、促进辅导员沟通交流、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有效形式,也是辅导员自身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将提升辅导员的实践智慧,有助于辅导员通过接触新的教育经验、教育方法来培养和提升灵活应对复杂学生工作情境,创造性解决问题、机智面对挑战和敏锐解决突发性事件的智慧水平、心智、品格等综合能力[1]。为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东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相互间进行合作,开展辅导员交流,通过岗位交流,两地辅导员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效率优化。但在交流过程中也涌现出问题和难点,需要改进。本文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辅导员岗位交流为例,探讨东西部地区辅导员岗位交流机制的改进建议。

一、东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岗位交流机制的基点

东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进行岗位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效率优化。辅导员通过岗位交流对先进经验与理念的学习与传承,注重在工作方式方法方面的创新,提升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的东部高职院校在教育理念、教育技术等方面优于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效率较高。而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学生打交道更多,更熟悉学生。通过岗位交流,东西部高职院校辅导员可以相互学习,在管理经验上相互借鉴。

(一)有助于东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升个人素养

通过岗位交流,东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能够扩大视野、增加阅历,学习不同的教育辅导经验,从而提升个人素养,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更好的服务学生。如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到东部地区交流实践,易于接触较为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系统,学习这些教育技术系统的使用方法,将经验带回学校推动本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又如东部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在西部地区岗位交流实践,可以学习到更多与学生打交道的方法,拉近师生距离感,使得师生亦师亦友的关系得以实现,从而更好地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辅导,以推动学生成长,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有助于吸收兄弟院校成功的教育管理经验

通过岗位交流,东西部高职院校辅导员能够相互学习和吸收成功的教育管理经验,实现教育管理优化。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由于心智不够成熟,存在多种心理问题,需要辅导员进行教育与管理。辅导员的教育管理要充满艺术,合理把握教育的度,将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有机结合,要避免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在这样情况下,东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既有和学生打交道的诀窍,有时候也显得力不从心。通过岗位交流,与不同的辅导员,不同的学生打交道,辅导员能够学习不同的工作方法。如清洁文明寝室建设,通过岗位交流,辅导员既可以尝试统一管理,也可以适当探索自主管理,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二、东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岗位交流机制的难点

(一)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东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高职院校拥有的办学经费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东西部高职院校辅导员岗位工作和职能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相对充裕,这样使得东部高职院校可以购买现代化机器设备与计算机服务平台,而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这类自动化设备较少,基本靠人工来实现各项服务。如新生接待方面,东部地区高职院校有新生服务平台、数字化终端及自助报到机,学生可以通过刷卡自动报到注册,系统后台能够及时将报到数据传输到教务处、二级学院等。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新生接待主要由辅导员和学生志愿者负责,靠人工进行报到登记,事务相对繁琐。亦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学生服务方面,东部地区高职院校部分服务实现社会化,由后勤公司或者外包给社会化机构。如南京交通职业技术院校的宿舍管理服务,诸如宿舍安全管理、公共卫生打扫、晚归管理及学生人数清点等部分职能外包给社会化机构,工作人员由其派驻。而辅导员主要负责文明宿舍、卫生宿舍的倡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以安全检查。而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宿舍管理由学校统一负责,辅导员承担较多工作,包括晚归管理、卫生制度管理、安全管理等,承担的事务性工作较多。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差异,导致东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角色存在较大差异,这样辅导员工作岗位交流存在不适,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

(二)教育理念存在较大差异

对于辅导员角色的理解,东西部高校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承担着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切事物。而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则只承担着部分职能。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还以班级为单位设置“班主任”岗位,辅导员和班主任共同完成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这类划分主要是教育理念的差异。东部地区高职院校建立在大辅导员的理念上,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而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将服务角色赋予辅导员,管理角色赋予班主任。如学生发生违纪事项,由辅导员告知班主任,班主任进行惩戒和思想政治教育。另外,东部地区高职院校多倾向学生自由发展,依赖于学生的自觉,需要学生自觉性学习,没有专设晚自习制度和班主任制度。而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设有晚自习制度,并由班主任等监督。教育理念的差异使得东部地区高职院校服务员承担的事务和职责要比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要多。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由于班主任的存在,辅导员的工作相对少些。但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和班主任之间的工作衔接较复杂,容易导致工作重复以及缺位的出现。

(三)教育技术现代化差异

东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存在较大差异,辅导员的工作存在差异,会导致工作不适感。东部高职院校辅导员到西部高职院校进行交流,由于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系统,需要亲力亲为,很容易由于不够习惯导致不适。而西部辅导员到东部高职院校交流,需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软件和机器设备,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熟悉操作。同样,由于教育信息技术运用的差异,辅导员在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时,工作方法和效果也不一样。如部分高职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东部地区高职院校可以让学生通过机器测试来评估心理健康状态,进而提出针对性建议和辅导,辅导效率较高。而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则需要通过与学生尽可能多的谈话来真实的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但比较费力,耽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节。两者工作方法别具特色,各具优势,应当相互借鉴。

三、东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岗位交流工作成效提升路径

东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岗位交流工作要机制化和长效化,充分发挥岗位交流在提升辅导员个人素养和优化教育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辅导员岗位交流工作成效,需要东西部地区高校充分克服困难,提升交流效果。

(一)东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要建立交流辅导员帮扶机制

东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扮演的角色既有相同的,也有区别。为减少工作不适感,提升交流成效,高职院校要重视辅导员交流的团队建设,安排专人对交流辅导员进行帮扶,主要包括:首先,是对本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的讲解。可安排专题集中对交流辅导员进行讲解,并接受交流辅导员的询问,耐心做好解答[2]。其次,是对本高职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系统的介绍与操作讲解。帮扶辅导员要能及时且全面的对交流辅导员讲解本校引进的教育信息技术及工作方法。最后,交流院校应当妥善解决好交流辅导员的吃住等后勤服务,营造温馨的工作环境。

(二)岗位交流辅导员要加强学习,提升交流效率

岗位交流辅导员到不同的高职院校进行岗位交流,应主动学习和研究所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岗位职责,工作方法,以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等,以节省熟悉工作流程的时间。这样在岗位交流中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发现所在交流高职院校成功的教育经验、教育理念、教育实践以及教学方法,从而避免交流流于形式,真正实现交流的目的。

(三)辅导员岗位交流应当与对口支援有机结合

由于东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教育经费的差异导致东西部高职院校在教育信息技术的引进和运用上存在较大差异,影响岗位交流的工作效率。辅导员岗位交流应当与高职院校对口支援有机结合。东部地区高职院校对西部的对口支援应当精准帮扶,尽可能的提供资金支持,帮助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引进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如新生自动报到机、学生在线系统等[3]。高职院校要组织辅导员参加培训,学会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来提升辅导员工作效率,将辅导员从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聚焦于学生服务、自身职业素养的继续教育等。

(四)扎实推进辅导员之间的各项交流,落实交流考核

发挥东西部高职院校辅导员岗位交流机制的作用,重在交流。东西部高职院校要采取可靠措施真正促进交流,防止交流重形式,没有实际效果。辅导员岗位交流既包括辅导员角色理念、工作方法、教育管理制度等器物层面的交流,还包括个人心得体会等文化层面交流。岗位交流要打通辅导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得交流辅导员与交流院校的辅导员成为朋友,即使将来交流辅导员回工作单位,亦能继续进行交流。对此,高职院校要将辅导员岗位交流真正落到实处,通过集体交流座谈会、撰写交流报告等方式考核交流成果。

猜你喜欢
辅导员岗位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