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萍
摘 要:幼儿天性纯真质朴,善于联想想象,通过开展学前美术教育,不仅让幼儿对美术这门学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而且也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这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也有很好的帮助。部分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没有结合幼儿的性格、兴趣等特点,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导致学生课上表现不积极,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探究提高学前美术教学质量的可行性方法,也成为现阶段幼儿美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 美术课程 存在问题 教学对策
美术的创作和欣赏是一种情感表达活动,需要创作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幼儿阶段开展美术教学,将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美术教师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学前美术课程的兴趣度不高。文章首先概述了现阶段学前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随后从个人教学经验出发,分别从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我水平、优化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学前美术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
一、学前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禁锢了幼儿创造性思维
幼儿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是在美术课堂上,能够对所见、所想事物进行自己的再加工,从而画出一幅幅具有创意的作品。但是在当前的幼儿美术课程中,许多教师为了快速提高学生的绘画基本功,选择性的忽视幼儿的美术功底和学习特点,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的绘画方式。因此,我们经常在课堂中看到,教师采用所谓的“绘画标准”来约束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进行模仿,而不能进行创作,幼儿宝贵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被禁锢了。
2.忽视幼儿美术素养的培育
我们开展学前美术教育,不仅仅是锻炼幼儿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也不是为了培养出绘画天才,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对美术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养成绘画的习惯,进而善于从生活中、自然中发现美,用画笔将这些美的景色记录下来。但是就学前美术教育现状来看,确实有很多教师将美术教学当成了一项任务,认为美术教学无非就是涂涂画画,不需要进行美术观念的渗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只是为例完成教师布置的绘画任务,并不能激发自己对美术的热爱,美术观念也就无法树立起来。
3.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前美术教学质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一些经济水平较好的城市学校,由于办学条件、薪资待遇等方面比较优越,因此幼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可以满足学前美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在广大的乡镇甚至农村幼儿园,幼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则明显下降。加上经费等方面的限制,更不会单独聘请专业的美术教师,多数情况下都是由普通教师兼任。由于师资力量不强,学前美术教育课程的开展也不尽理想。
二、现阶段优化学前美术教育的可行性对策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美术教学观念
作为一名幼师,首先要将美术与其他知识教学的重要性等同起来,而不是将美术教育看作是可有可无的内容。教师要树立科学的美术教学观念,对美术这门课程给予正确的定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关注学生的美术学习诉求,并且在课前做足教学准备,保证美术教学能够循序渐进的开展,让学生的绘画水平、审美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学前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完成绘画任务,而是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创造,逐步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树立“任何景物皆可画”的思想,让幼儿善于动笔、善于绘画。
2.重视教师队伍综合素养的提升
针对现阶段幼儿美术教师数量不足、专业性不强的情况,幼儿园也要结合自身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例如,对于那些办学条件比较宽裕的幼儿园,如果本身校园内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对外招聘的方式,引进一名学前美术教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如果已经有在职的美术教师,则可以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美术教学能力。对于那些乡镇、农村等资源紧张的幼儿园,则可以有学校拿出部分资金,为在职的教师提供美术教学方面的培训机会,从而满足当前幼儿园开展学前美术教育的需要。总之,幼儿园要想提高学前美术教学成绩,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不可或缺的。
3.创新美术课程的教学方式
为了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教学能力,老师应该加强对于教程的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比如说,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学习专业简笔画时,老师可以以“爱吃萝卜的小白兔”为主题,由学生自动上台,进行简笔画教学演练,由老师对其简笔画绘画技巧及课堂把控能力进行点评。让学生在学会基础美术知识后,能够灵活应用教学实践中,实现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与幼儿美术教学的对接,切实提升自己的教育素质。
4.综合评估提升学习自信心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学生不断提升的主要动力。尤其是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对教师的评价更为看重,教师要更多的给与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地创作,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热情。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估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建立与多个能力相对应的评估模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绘画基本技巧、课堂节奏把控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参加实践活动,在这期间培养其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达到培养其美术素养的目的。而在期末的考核环节,命定一个主题,对学生的绘画能力及手工创作能力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美术素养。
结语
作为一名学前美术教育教师,一方面要主动转变教学观念,保持一颗童心,与幼儿做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进而设计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美术课程;另一方面,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给自己“充电”,从而更好的胜任学前美術教育工作,在帮助幼儿掌握绘画基本功的同时,也逐步树立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参考文献
[1]康琳.“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论学前美术教育中的美术欣赏教学[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7,27(1):151-153.
[2]陈秉龙.正确评价儿童画促进幼儿人格及智能的和谐发展——对儿童画评价的几点思考及标准要求[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1):66-68.
[3]王颖.多样化的美术教学方法在幼儿教育专业中的研究与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