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平平
摘 要:语文是小学教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学生要想学习其他科目,首先应对语文知识有较好掌握,积累一定语感。小学生正处于各项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其在此阶段养成的习惯能使其在今后初中、高中階段的学习中获益,而小学生大多具有好动、爱玩的特点,其在学习中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因而使其学习成绩和习惯受到影响,本文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如何培养其良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培养 良好习惯
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受益终生,小学生各类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指导,而当前有部分教师对如何培养学生习惯、培养学生哪些习惯仍存在疑惑,要解决这类问题则需要教师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对应措施,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并养成良好习惯。
一、以身作则做学生榜样
在小学生看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其行为准则的标杆,要想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首先教师应做出示范作用,使学生意识到这些习惯的好处并模仿教师。第一教师应提升自身各项素养,若想让学生养成善于总结的习惯,则教师应在课后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回顾,也应在课下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及时对不恰当之处进行修正;若想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则教师也应在上课前准备教案并认真备课。第二教师应少说多做,尽可能通过自身实际行动让学生受到启发,使其意识到哪些行为习惯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小学生除了家人外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其原生家庭氛围固然会对其习惯有一定影响,但教师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良好发挥自身作用,努力使自身对学生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是每名教师背负的责任。
二、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的掌握知识,则教师应督促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即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小学生往往好动,其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问题,要想让其在四十五分钟时间内集中精力,教师首先应起到督促作用,定时维持纪律并找出交头接耳的学生对其批评,以起到警示全体学生的目的,也应在课堂上不定时提问,例如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教师可以抽查提问:“在课文描述中,司马光是怎样救出险境中的同伴的?”抽出一名学生并让其合上课本回答教师问题,若其回答正确则让其坐下,若回答错误则让其罚站两到三分钟以示警告。小学生自学能力普遍不强,其要想理解知识并取得好成绩则必须在课堂上认真听,充分了解教师讲解的主要内容及考试侧重点,其拥有认真听课的习惯也能培养其对待知识严谨、认真的态度,从而对学生有全面提升作用。
三、培养学生注重积累的习惯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培养学生注重积累的习惯不仅能让其在日常积累更多的知识,提高其成绩,更能使其养形成学习的观念,在今后通过不断的学习达到自我境界的提升与精神的丰富。让学生积累分为许多方面,如对错题的积累、对语句的积累、对名著的积累等等,对其逐一分析:首先学生在日常写作业或考试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做错一些题,这些错题应成为学生的一笔财富而并非略过,教师应让学生将错题记录下来并思考自己为什么做错,避免在今后犯类似错误。其次小学生能接触到许多书籍,阅读有益的书籍能帮助其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下购买各类名著进行阅读,例如《红楼梦》《三国演义》《鲁滨孙漂流记》等等,同时也应让其记录下自身读后感,为学生讲解这些书籍的主要内容如“《鲁滨孙漂流记》主要讲述鲁滨孙本人由于一场海难流落到荒岛,凭借自身力量独自一人在海岛生存并拯救野人星期五的故事”最后学生在日常阅读或写作中会看到许多优美的语句,教师应提倡学生将其记录下来,尝试运用在自身写作中以提高自身语感,模仿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让学生用合理的方式、在合适的范畴内进行模仿。
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学”与“思”之间的关系正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学习不能仅限于知识表层,教师应带领学生深入探讨知识本质,使其逐渐拥有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而这一切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首先在课堂中,教师应给学生留有一定独立思考并相互交流的时间,例如在教学一首古诗时,教师应提出问题:“这首古诗主要讲述什么?”“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讲述了什么事情?”等等,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思考,也可以让其前后位相互交流以解决问题,小学生推理、逻辑等各项能力往往较弱,其相互交流过程中能取长补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师应在课后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作答,例如在教学古诗《赠汪伦》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题目“在这首诗中哪一句最能体现李白和汪伦间的感情?”让其在课下自行思考并查阅资料后作答题目。作业布置为教学重要组成环节,通过此环节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则教师应使作业题留有思考余地。最后可以开展各类活动,例如语文知识猜谜等,在活动中准备逻辑思维性较强的题目让学生作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参与其中并乐在其中,相较于课堂,小学生更愿意加入有趣的活动,其有效开展能增强教学趣味性且能丰富学生生活,对学生思考习惯的形成也有所帮助。
结语
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就应从起步开始,紧抓小学阶段教学。当今社会强调并提倡素质教育,对学生各项优秀行为习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教师有义务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本文从以身作则做学生榜样、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培养学生注重积累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四个方面对主题进行论述,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任务,在注重方法的同时教师也应有耐心,努力使学生成为既有学习成绩、方法,也有良好习惯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罗亚海.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2012.
[2]贺建勤.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