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的教育支撑

2018-03-31 23:19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绿色环境生态

文/(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内容提要:绿色教育要求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环境科学内容、生态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融入到国民教育体系当中,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素养,培育人们的绿色行为模式。生态环境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不合理行为引起的自然反馈。人的行为受到人的认识水平和道德水平的制约。因而,绿色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持。只有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汲取国际绿色教育的先进经验,从绿色理论教育和绿色实践教育着手,明确政府、社会力量、学校和媒体的教育职责,才能提高人的生态认知、转变价值观念、培育生态人格、提高环保技能、转变行为方式、促进公平正义,为绿色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社会文化基础。

十九大报告强调,“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1]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离不开教育,只有更多的绿色教育才能够培养更多的生态智慧,才能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能力。

绿色教育就是生态文明教育,是当前国际通行的环境教育、可持续教育等生态环境教育的总称。绿色教育要求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环境科学内容、生态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融入到国民教育体系当中,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素养,培育人们的绿色行为模式。不同的历史形态孕育着不同的教育方式,催生多种教育思想。我国的绿色教育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而不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国民教育,是绿色发展的教育基石,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的教育支撑。生产方式的转型需要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要提高普及水平和层次,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发展方式转变做出贡献。”[2]因而,必须认识到绿色教育在绿色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才能够在实践中通过大力发展绿色教育,推动绿色发展。

一、绿色教育的国际经验

生态问题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是人的不合理行为引起的自然反馈。人的行为受到人的认识水平和道德水平的制约。因而,通过环境教育培养生态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近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加深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为了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推动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环境教育的发展,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培养公民的生态意识。这为我国的绿色教育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

(一)国家绿色教育发展简要历程

“绿色教育”的提法始于1948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上。20世纪70年代,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美国的内华达州召开会议并且界定了环境教育的含义和内容。197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成立了环境教育规划署并且颁布《贝尔格莱德宪章》,明确了环境教育的性质、目标和内容,尤其强调了环境知识和价值观的重要性。1977年,在国际环境教育和培训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二十世纪最后十年定位为“环境教育十年”。1992年,《21世纪议程》提出了环境教育的重要任务,明确了环境教育的新要求——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2002年,约翰内斯堡会议指出了环境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地位。2007年,《艾哈迈达巴德宣言》重申了环境教育的全面性、多元性、终身性和国际性。为推动环境教育的发展,国际上许多国家在绿色教育领域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

(二)美国的环境教育经验

美国是最早关注环境教育和推广环境教育的国家,因而在绿色教育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资源。(1)重视环境教育立法。美国是最早以立法的形式确立环境教育重要性的国家。1970年,美国制定了《环境教育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环境教育法。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性机构成为美国环境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承担起组织具体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的职责和维护环境利益的责任。(2)重视环境保护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美国各个州的环境教育中心是环境教育教师培训工作的主要负责机构。他们通过通过职业培训、生态会议、环境教育资源供给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环境素养。非盈利性组织也通过职业培训、生态会议、环境教育资源供给等方式推广生态环境教育方面的教材。此外,美国《环境教育与培训计划》为美国的环境教育职业培训提供了制度支持。(3)全力搭建环境教育的互联网平台。利用互联网的实时性和互动性特点,推进环境教育的大众化、网络化、数字化,提高民众参与环境教育的积极性以及把美国环境教育的先进经验传递到其他国家。

(三)英国的环境教育经验

英国是最早完成机械化和工业化任务的国家,也是深受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环境破坏影响的国家,因而,英国也成为世界上最早实施环境教育的国家之一。1968年,为了响应“巴黎会议”的号召,英国政府率先成立了环境教育委员会,统筹和落实环境教育工作。英国的环境教育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也对英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英国确立了环境教育在整个道德教育中的地位。英国把环境教育视为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从环境教育的特质、途径、条件等方面着手,不断推进环境教育的发展步伐。其次,英国增强了环境教育的学科性。英国把环境教育课程变成学生的必修科目,并且是跨学科的课程。为此,英国教育部门制定了环境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教学手段与方法等,全力推进了环境教育的课程建设。最后,英国的环境教育模式为“卢卡斯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环境教育需要满足三个基本要求。第一,环境教育是有关于环境的教育。也就是说,环境教育应该包含具体的环境知识主题,例如气候变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水土问题、资源和能源问题以及人类居住与环境发展问题等等。在环境教育中,需要把各种不同的环境主题渗透到每一门具体科学当中,如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地理学、生物学等。第二,生态环境教育的目的是寻求生态问题解决的具体途径,也就是为了生态环境而进行教育。这要求环境教育必须让学生明白利益的差别和文化的差异,并且在此基础上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第三,在环境中教育。这一点强调的是教育的实践性。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实践活动中培养自身的生态意识。在此基础上,英国涌现了一大批“绿色学校”。这些绿色学校把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渗透在各门学科的教育当中,并且运用第一手资料和环保实践活动等方式,不断地把绿色思想传递给学生。英国的环境教育不仅拥有一套符合英国国情的教育模式,而且取得了瞩目的教学成就,成为值得他国借鉴的先进经验。

(四)德国的环境教育经验

德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教育,通过系统而全面的环境教育提升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知识素养。从20世纪60年代起,德国就把环境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的体系当中,使环境教育成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的环境教育被视为一种综合性的、渗透性的教育,是一门贯穿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因而,德国并不是通过专门开设“环境教育”课程来贯彻环境教育,而是在具体课程中渗透环境保护的内容。此外,德国教育部门认为,单纯的环境教育不能真真切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需要通过生态实践贯彻环保理念和践行生态意识。为此,德国政府建设了一批环境保护中心,开展各式户外环境保护实践活动。与此同时,德国拥有体系最完备和健全的环境教育法律法规,囊括了环境教育的各个方面。这些法律法规对德国民众的日常行为产生了重要的规范和约束作用。

(五)日本的环境教育经验

1965年,日本当局出台了《学习指导要领》,在该《要领》当中,日本为了在学校教育中推广环境保护的理念,要求针对不同的年级要制定和实施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1986年,日本环境厅发布《环境教育恳谈会报告》。报告中指出了每个日本公民对自然和环境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公民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识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尤其是破坏性的影响,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当中去,维护下一代的环境权益。1993年的《环境基本法》、2006年的《教育基本法》与2007年的《学校教育法》修订中都明确提出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2011年《环境教育推进法》修正中重新定义了环境教育的概念,为“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为目标,强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内在关联并深化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与学习活动”。[3]概言之,日本培育了多元的环境教育主体。日本把学校当成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场所,建立了完善的小学、中学、大学环境教育学科体系,完善的学校环境教育评价体系;鼓励企业成为环境教育的重要力量;鼓励非政府组织向政府提出民间的环境教育诉求。日本建立了一大批环境教育基地,为日本的国民、政府、企业单位和民间团体提供环境教育和生态实践的场所。如“京都环保中心、北九州环境博物馆等专题性环境学习馆;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园、生态公园等各类自然讲解基地;野鸟协会、KEEP协会等各种NGO的野外自然学校”[4]。环境教育基地的建立方便对公众的环境教育,极大地提高了日本民众参与环境教育的积极性。日本建立了各种环境教育研究小组。这些环境教育研究小组把全国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教育系统工作者、环境研究所成员等联合起来,针对不同的环境教育议题进行研讨,推动日本环境教育的发展。这些绿色教育举措使得日本的生态环境教育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准。

综上可见,发达国家在发展绿色教育的过程中都重视绿色教育本身的渗透性、学科性;注重教育立法工作和制度保障;重视各种教育主体的作用;重视绿色教育实践的作用。这些绿色教育经验对于我国绿色教育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绿色教育的核心要务

绿色教育的核心要务包括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大部分。绿色理论教育是绿色教育的基础,绿色实践教育是绿色教育的扩充和延伸。

(一)绿色理论教育

绿色理论教育是绿色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生产方式绿色化是生态文明的生态方式选择,是我国生态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达到生产者主动尊重客观规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必须加强绿色理论的教育。绿色理论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包含了一系列具体的内容和要求。

首先,绿色理论教育是生态类自然科学理论和生态类社会科学理论教育的有机统一。绿色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其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因而,完备的绿色教育理论内容理应包含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主体部分。生态类的自然科学是最基础的绿色教育内容。人们通过掌握地质地理学知识、生态学知识、环境学知识、生物学知识,能够认识地球本身的运动发展规律、生物群体的进化发展规律、物质变换的规律、资源和环境发展情况等,有助于人们切实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不同因素的制约。因而,掌握生态类的社会科学知识对于正确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推进绿色发展而言意义重大。生态类的社会科学知识包括了生态经济学、生态政治学、生态哲学、生态文化学、生态人口学等等交叉学科。这些交叉学科从具体的学科层面上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例如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的科学,旨在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的科学。通过生态经济学的教育,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对维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通过这些生态类自然科学和生态类社会科学的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受众的生态科学素质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有利于推进绿色发展。

其次,绿色教育是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的统一。绿色教育具有特殊性和针对性。中国的历史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到受众的特殊性,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谓的绿色历史教育就是通过向受众传授人类的生态史和中国的生态史,使得人们能够吸收前人的生态思想和实践经验。不同的世界文明有着不同的生态经验。例如古希腊的生态思想、近代西方的生态思想等都是珍贵的生态思想历史遗产。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也有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实践经验,例如“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生态伦理思想、中国传统有机农业的实践等都是绿色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吸收和借鉴前人的经验,能够进一步推进绿色产业和环境保护的发展。以史为鉴,方能知兴替。但是,当前的国情教育也不能忽视。只有立足于当前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现状,发挥中国的自然环境优势的同时清楚认识我国的资源环境困境,才能制定有效的方针策略,推进绿色发展。人多地少的人与自然矛盾是中国最明显的发展困境。虽然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帮助下,人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素质不高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资源、能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急功近利式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生态困境。加强绿色国情的教育可以让人们深入了解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进而使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最后,绿色理论教育是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统一。绿色教育既需要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素养,又要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素质,是一种全面的教育类型。绿色专业教育强调扎实的生态环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包括绿色师资力量的提高和绿色受教育者群体的扩大。在教师层面而言,我们必须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大量专业知识丰富的绿色人才。从受教育者层面来看,我们需要在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等环节中补充完整的生态环境科学知识。单纯的专业教育是远不足以支撑绿色教育实践的。绿色理论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为此,只有在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渗透生态保护的思想,提高受众的生态道德、激发受众的生态情感,加强受众的生态审美,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变成每个人内在品质的一部分,绿色理论教育才算是达到应有的高度。

总之,绿色理论教育是绿色实践的重要先导,必须重视绿色理论教育,激发全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热潮。

(二)绿色实践教育

理论只有付之于实践才能发挥其巨大效用。绿色实践教育就是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具体实践。绿色实践教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学校绿色实践教育和社会绿色实践教育。学校绿色实践教育主要通过绿色实践课堂的建设和校企合作进行。绿色实践课堂是通过案例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等方式,将绿色理念、绿色价值观、绿色情感、绿色审美情趣等传递给受教育者。这种实践式的课程比传统的课堂更具吸引力和渗透性,通过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生态教育。校企合作是绿色课堂的延伸,将课堂从室内扩展到户外。学校与企业、社区、公园、植物馆、动物馆等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通过具体环境的实践教学,让受众设身处地地感受生态环境。社会绿色实践教育主要通过环保团体的实践教育进行。环境团体担负着重要的绿色教育职责。环保团体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户外活动和田野调查,提升受众关注生态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见,绿色实践教育更强调受众的真实参与和体验,能够更加直观、有效地提升受众的绿色情感和能力。

总之,绿色理论教育和绿色实践教育是相互补充、彼此配合的绿色教育方式,二者相得益彰。

三、绿色教育的多元主体

绿色发展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的基石,其关键是教育的绿色化。因此,只有动员和发挥社会不同主体的力量,大力发展绿色教育,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九条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5]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绿色教育的主体。可见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和新闻媒体是绿色教育的四大核心力量。只有这些主体相互合作,形成绿色教育的合力,才能有效推进教育绿色化,进而为生产方式绿色化进程输送更多的新鲜血液。

(一)政府部门的绿色教育职能

绿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领导和支持。在我国绿色教育的短暂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一连串的问题。首先,教育工作的主体不明晰,环保部门成为绿色教育的牵头人,教育部门成为被动的协助者。环保部门当中只是由宣传教育司负责绿色教育的相关工作,教育部门则把工作交给基础教育司。两大部门只有名义上的联合,而缺乏实质性的有机合作。可见,偌大繁重的绿色教育工作只是由个别部门负责。这种现状导致了教育部门和环保部门的教育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个别部门本身职能的局限性,导致绿色教育在诸多领域和层次产生空白。其次,绿色教育的资金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师资力量不足;教材更新缓慢;教育实践场所不足等等。最后,绿色教育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体系。这将进一步影响绿色教育成果的检验和下一步工作的规划。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落实政府部门的绿色教育职能,设置专门的绿色教育机构和部门,设立专项经费,建立科学的监督和评价体系。首先,政府需要确立环境教育的职能机构,确立以教育部门为主,各个部门共同合作的环境教育政府机构体系。教育部门作为环境教育的主导部门的地位必须予以确认,才能进一步明确教育部门的环境教育职责。在明确教育部门职责的前提下,由教育部门牵头,制定出一系列有利于环境教育的政策、规则和规划。同时,设立专职机构分管环境教育工作,专人专职。相关的部门和单位,按照教育部门的指示和规划,落实相关的工作。其次,政府需要加大对环境教育的资金支持。政府机关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公共支出。环境教育属于典型的公共物品,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部门应该增加绿色教育的专项资金,满足绿色教育自身发展的物质需求;加大对绿色教育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打造过硬的物质条件;把环境教育建设纳入到政府的政绩考核当中来,协调政绩偏好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增加环境教育的经费预算,使其成为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法立法中,明确环境教育的经费要求等。最后,政府需要建立科学的环境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这有助于对环境教育的行为和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进一步推动环境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二)社会力量的绿色教育职能

在绿色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企业、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力量的重要性。在社会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历史背景下,企业逐渐成为环境教育的一支独立力量。绿色经营成为现代企业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为了迎合时代条件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转型,社会上不同的企业都调整战略,走向绿色经营。也就是说,企业把环境保护的理念贯穿到生产经营活动当中自觉承担起环境教育的历史责任。我国在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既作为市场主体,又作为环境保护主体的企业的作用,鼓励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当中,自觉承担起环境教育的职责。一方面,把企业对民众的环境教育作为企业文化宣传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企业要对内部职工进行绿色教育,通过多种多样的讲座、研修、户外绿色实践等活动开展企业内部环境教育。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应提供专门的绿色教育专项资金以维持绿色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以及定时对自身的绿色教育工作进行回顾、评价和改进。非政府组织(NGO)和非营利性组织(NPO)的绿色教育职能也不容忽视。因为,一方面,绿色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另一方面,政府和学校等主体的绿色教育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因其自身的专业性、广泛性、灵活性、公益性,成为绿色教育的重要主体之一。环境教育是一门专门性的学科,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需要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分析、论证;环境教育涉及的内容和对象都具有广泛性,而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也囊括了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能够有效地满足环境教育的广泛要求;环境教育具有灵活性,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变化而做出适时的调整,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的体制灵活多变,能够迎合环境教育的多变需求;环境教育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社会实践,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自身的公益性、非营利性恰好与之相符。可见,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因其自身的独特性质,能够有效地满足环境教育的多种需求,从而成为环境教育的重要主体。

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一般被称为民间组织。民间组织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并不喜人,更不用说在环境教育领域了。中国环境教育民间组织发展的困境包括:资金供给不足、服务业余化、组织脆弱化、管理制度缺失、监督机制不健全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发挥民间组织在中国绿色教育中的作用,必须加大对民间团体,尤其是涉及绿色教育的民间团体的资金支持。因为民间组织是非营利性的、自治性的社会团体,在登记注册之后主要靠募捐和政府的税收补贴、税收优惠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作,所以对民间团体而言政府的资助型税收政策就非常重要。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当中,仅有《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中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和《扶贫、非营利性捐赠物资免进口税收暂行办法》等几部相关法律法规对政府的资助型税收政策进行规定。这远不能满足我国民间团体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与环境教育相关的民间团体税收资助方案存在巨大的空白。为此,必须在法律、法规方面,对涉及环境教育的民间团体进行专门性的税收政策支持。此外,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可以和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等主体开展一系列有益的环境教育合作项目。日本就有近三成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绿色教育的实践当中,通过提案的形式自下而上地把民间的意愿和利益诉求传达给政府部门。同时,民间组织应该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自己的公益活动之中,通过宣传讲座、职业培训、书籍和影视材料的出版和免费发放等形式对公众进行环境教育。

中国政府应该充分利用民间组织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通过资助、政策倾向等方法扶植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中国民间团体在环境教育中的号召力和示范带动作用,弥补政府、企业、学校和家庭等绿色教育主体的缺位。

(三)学校的绿色教育职能

学校是绿色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在绿色教育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为此,我们在推动绿色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校的育人功能,在环境课程的设置、环境教育学科的完善、环境师资力量的培养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下足功夫。

首先,必须重视学校环境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一方面,学校需要把绿色教育作为专门性的课程列入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课程教育当中。另一方面,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渗透到其他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课程当中。此外,还“应改进和加强大纲、教材、学时、师资等方面的建设,切实将绿色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来进行开发和建设。”[6]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联合印发的 《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年—2010年)》就强调了在大中小学开展绿色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创建“绿色学校”的要求。“绿色学校”是指用绿色教育的理念和标准来规范学校的课程安排、学习实践、校园管理、校园环境建设等工作,是一种全面、综合的绿色教育方法。“绿色学校”的重视、创建和评选,有助于推动绿色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改革。

其次,必须完善环境教育学科的建设。中小学的绿色教育更重视环保意识的培养和环保实践活动,而高等教育则更为重视绿色教育学科的研究和建设。为此,我们需要重组大学课程和学科结构,推进绿色教育学的系统性研究,推动环境教育学和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加大跨学科合作的范围和加深跨学科合作的程度。与此同时,借鉴国外绿色教育学科开发和研究的先进经验和最新成果,寻求更多的合作学习机会,实现绿色教育的共赢式发展。

再次,必须培养绿色教育的骨干教师。学校应该动员各门学科的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绿色教育的活动;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落实绿色教育的理念,把绿色教育视为教学及科研的核心要务,有意地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把召开绿色教育研讨会定为学校的常规性活动;鼓励和资助教师到国外学习绿色教育的先进经验;重视教师的绿色教育职业培训,定期开展培训活动。

最后,必须在绿色教育当中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兴邦、人才强国。生态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做好人才工作的部署,环境保护素质理应是人才素质考核的重点领域。我国在提高人才的环境保护素质方面与先进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绿色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窠臼,绿色教育的素质教育定位依旧不明确。虽然民众呼吁素质教育,但是整个教育系统都笼罩着应试教育的阴霾。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必须充分发挥提高人才环境保护素质的功能。

(四)新闻媒体的绿色教育职能

新闻媒体是有效规范公众环保行为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公众获得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新闻媒体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在绿色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新闻媒体在绿色教育宣传中全面贯彻和落实 《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 (2016-2020年)》的精神,选取更多贴近群众生活和实际和内容,尤其是关于环保法律知识普及;绿色、节约、低碳、循环生产案例等,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歌曲、动漫、电影、电视剧、戏剧、戏曲、话剧、移动传媒等多种方式普及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宣传环境法律法规,宣传党和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介绍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总之,新闻媒体以其独特的环境教育方式,展示其在灌输环保知识、传达环保理念的独特魅力。

综上所述,绿色教育的主体是绿色教育的主要推动力,只有联合全社会的力量,才能为绿色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环保型人才。

四、绿色教育的现实意义

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不仅要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而且要转变人的价值观念,培养人的生态意识,提高人的环境素养。这都需要绿色教育的支撑。绿色发展归根到底由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所决定。绿色教育能够提高人的生态认知、转变价值观念、培育生态人格、提高环保技能、转变行为方式、促进公平正义,为绿色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社会文化基础。

(一)绿色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人的生态认知

对人与自然内在关系的认识,是绿色发展的前提条件,对当前发展的生态困境的认识是转变生产方式的关键。绿色教育因其固有的绿色思维方式的培养和生态意识唤醒能力,可以帮助人们优化自身的思维方式,认识绿色发展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紧迫性。

绿色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式与生态学的有机结合,其显著特征就是系统性。绿色思维方式要求用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辩证的眼光、系统性的方法和绿色化的思维去认识人与自然的系统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上找出摆脱生态困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具体途径。在绿色思维的视野当中,认识对象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首先,自然本身是一个自组织的系统。自然是一个由各种不同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的整体。这个整体不是部分的机械结合,而是一种系统的、有机的联合。自然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只有摆脱简单的线性思维方式,建立起系统思维的习惯,才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系统性,而不是对自然进行简单的还原。其次,“人—社会—自然”是一个有机系统。自然史和人类史本就是一门历史。通过劳动,人类社会和自然结合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只有认识到“人—社会—自然”的系统性,以及了解这个系统如果遭到破坏的严重后果,才能让人们时刻警惕自身的生产、生活实践对自然的影响。这种认识完全无法离开绿色思维方式。最后,生态问题本身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背后的成因非常复杂,涉及到社会和自然两个系统的多种子系统和要素。如果没有复杂性、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就没有办法找出生态问题背后的成因,也就无法对症下药。

可见,绿色发展是一项需要协调内部各个子系统和要素之间平衡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系统性思维来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绿色思维方式赋予了我们一种透视眼光,以看人和自然。如果一个人不掌握物理学等科学形成的关于世界的最重要的思想,不掌握思辨哲学的纲要,那么这个人就没有办法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力量。因此,必须借助于加强绿色教育,促使人们养成绿色思维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态认知能力。

(二)绿色教育有助于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

绿色发展需要解决思想观念的问题,教育在协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绿色发展不是一次性的、简单的工作,而是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变革的深刻革命。因而,绿色发展需要通过绿色教育引导人民转变价值观念。

多元的社会深藏着多元的社会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在进行着激烈的博弈。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认为资源是人类的食品仓和资源库,是人类的所有物,而人则是大自然的主人。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主客体的辩证关系,忽视了自然本身的价值。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则认为人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人对自然万物有道德关怀的义务。在非人类中心主义内部还有不同流派的划分。不同的价值观念带给人们不同的思考角度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在全球化纵深发展的当下,各种价值观显然会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带来各种思想混乱。绿色教育有助于辨别和筛选不同的价值观,构建适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价值观念。

能够推动生态现代化的绿色教育包括了生态价值的教育。人与自然的首要关系是价值关系。也就是说,“人处在一种对作为满足他的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7]质言之,在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需要和需要的满足、目的和目的的实现的关系。因而,在绿色教育当中加强生态道德和生态价值的教育,能够让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帮助人们认清自身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帮助人们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衡量标准;能够让人们严守生态道德准则,保持对自然万物的同理心、怜悯心;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不是控制与被控制、使用与被使用的依附关系,而是平等互利的共生关系,从而维护生态正义,捍卫自然权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理应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良好的有机结合。绿色发展必须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旨归。因此,我们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必须要在全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念。绿色教育承担起了构建和传播绿色价值观念的历史责任。

(三)绿色教育有助于培育人的生态人格

生产方式绿色化的主体不应该是简单的“经济人”,而应该是“生态人”。“生态人”要求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比“经济人”更符合人类本质要求。生态人格是扬弃了单向度的人格并与生态现代化相适应的人格范式。“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奥秘,这个奥秘就是人格。我们知道,任何名副其实的文明,其基本性质就是尊重和感受到人格的尊严。”[8]而人格是具有显著社会特性的要素,受到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文化教育情况的制约。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产生的生态危机,其实也是一种人格危机。人的理性的缺失和人的异化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扭曲了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培养生态人格,既是人性的本质回归,也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

生态人格的塑造是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个社会主体的努力。社会主体需要达到一定的资格才能成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者。这种资格就是生态人格。如果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没有辩证的生态思维、高尚的生态道德和全面的生态知识,只有对生态环境无尽的冷漠,那么生态现代化只会成为一种奢求。此外,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并以此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简言之,人是绿色发展的最终目的。绿色发展是要实现人类及其子孙后代的永续发展,既满足其物质需求,也满足其精神需求。这两点都与生态人格自身的要求相符合。可见,生产方式绿色化与生态人格的培养具有内恰性。

生态人格的培养要求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然的三重和解。首先,人摆脱异化,实现自身的和解,在生态活动中回归自我、确证自我。也就是说,人不断摆脱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对人性的压抑和束缚,寻求内心至纯、至净的状态,发挥人性中的善念和智慧,以达到与自身的和解。其次,人克服与他人之间的冷漠和分离关系,解构人与人之间零部件式的机械关系。正如弗洛姆所说,“爱人者当担责任……我感到我对整个人类负有责任,正如我感到我对我自己负有责任。”[9]要认识到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的存在。最后,人学会敬畏生命,实现与自然的和解。“有思想的人必须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他在自己的生命意志中体验到其他生命。”人类需要自觉认识到其他生命的价值及自身对生命的责任,才能与其他生命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三重和解离不开绿色教育的帮助,因为绿色教育中的生态教育理念有助于消解异化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引导受教育者以平等的姿态对待自然界其他生命;有助于引导人们主动思考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绿色教育中的教育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学生把生态人格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

总之,生态人格的塑造需要生态文化的熏陶;需要生态智慧的启迪;需要生态实践的巩固。而生态文化、生态智慧和生态实践都离不开绿色教育的支撑。绿色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规划、有组织的培养“生态人”的活动。以实现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为目标,绿色教育把生态人格的培养当成其教育理想。

(四)绿色教育有助于提高环保技能

生态人不仅需要有生态价值观念和生态思维,还需要认识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环保技能。环保技能是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所需要的能力,是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需要的能力”。[10]绿色教育不仅能够培育人的生态观念、思维和人格,还能提升人的环保技能。

生态技能的提升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提升:第一个是动脑能力的提升。所谓动脑能力的提升指的是认识和运用生态规律、发现和分析生态问题的能力。绿色教育应该普及生态问题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引导群众在生活中主动查阅资料,运用生态方法分析和认识生态问题。政府、学校、企业和民间团体提供更多的资料、场所、指导方案给普通民众。动脑能力的提升还包括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绿色教育过程中,应该鼓励群众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并且通过技术的改进和发明创造体现出来。第二个是动手能力。所谓动手能力是指在实际中践行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为此,绿色教育需要培养群众运用生态学方法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能力。

绿色发展离不开人的环保技能的提升。绿色发展的核心是通过知识、科学技术和管理创新摆脱资源依赖性的驱动方式,转化为创新驱动。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尤其是绿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结果体现为环保技能的快速提升。环保技能的提升将意味着绿色生产能力的提升,进而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型。因而,绿色教育通过提升人的环保技能,进一步推进了绿色发展。

(五)绿色教育有助于转变人的生活方式

人的生态理念、生态思维和生态能力只有转化为生活方式,才能体现其有效性。也就是说,绿色教育的成果最终必须体现在人的生活方式之上,形成生态化的生活方式。所谓生态化的生活方式,就是指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准则,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方式。

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理应是一种求真、求善、求美的生活方式。所谓求真的生活方式要求人拥有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拥有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智慧,强调人的生存和发展对自然的依赖。自然界是人实践活动的客体,是人类生存的原始食物仓,是人的命运共同体。无论从肉体上,还是精神上,自然都是人的无机身体,是人直接的生活资料的来源。简言之,人为了生活,必须与自然世界处于不断的物质变换当中。生态化的生活方式要求人们在获取生活资料过程中认识自然自身的价值。求善的生活方式从道德关怀的角度诠释人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在生活实践当中,人类不再把自然视为“他者”或者工具,而是视为生死与共的伙伴。求美的生活方式则要求人们在生活实践当中感受自然之美。自然本身也是按照美的规律在自行构建和变化的。人只有遵照美的规律,带着生态审美的情感,才能获得美感,提升精神境界。

生态化的生活方式主要体现在生态化的消费方式之上。人总是以不同的形式消费生态资源和环境。“高消费生活方式的一个突出效果是,随着消费者在整体消费中消耗的时间与资源日益增加,他们对自己的每一个特定欲望的漠视也会与日俱增。”[11]这容易使消费者对自身的环境影响认识不足。因此,必须在全社会 “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限制过度包装。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出行,倡导绿色生活和休闲模式,严格限制发展高耗能、高耗水服务业。在餐饮企业、单位食堂、家庭全方位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政党机关、国有企业要带头厉行勤俭节约。”[12]绿色教育必须纠正消费主义和物欲至上的价值取向,引导人民厉行节约。正像威廉·莱斯在《满足的限度》中的基本观点一样,教育能够使人变成更加理性的消费者。

生产方式的转变主要涉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转变,生活方式的转变主要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变。生产方式的转变离不开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活方式转变的关键是人的生活理念的转变。因而,生产方式绿色化的过程离不开生活方式的绿色化,离不开绿色教育的教化功能。

(六)绿色教育有助于促进公平正义

绿色教育对社会公平正义有影响吗?从当前的研究现状分析,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的实践表明,社会公平正义能够有效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变革,社会不公则是环境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绿色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和谐共进。其中就包括消除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但是,社会不公,尤其是分配不公,必然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贫困地区既要脱贫致富,又要保护环境。这是难以实现的。最终的结果便是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持续的破坏。可见,绿色发展需要以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保障。而绿色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我国的某些深山区、高原和高寒地带、荒漠地带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人口增长过快。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人们不得不选择不可持续的、掠夺式的发展方式。掠夺式的开发造成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进一步加深了这些地区的贫困程度。“可见,贫困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生态环境问题。”[13]我国的经济落后地区往往又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带。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特殊性,贫困地区往往容易遭受旱灾、洪涝灾害、地震、泥石流、沙尘暴等侵袭。自然灾害频发对贫困地区人民生产、生活造成灾难性后果:一方面,它使得原本贫困的人民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它使得已经脱贫的人民瞬间一无所有。所以,自然灾害问题使得贫困地区积重难返。

绿色教育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进而推动绿色发展。首先,绿色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助于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其次,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力度,有助于弥补这些地区人才匮乏、资金短缺的缺陷。同时,转变落后贫困地区依靠外来人才输送的传统,鼓励和帮助贫困地区发展教育,提升“造血”能力。因为,提升人口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最后,绿色教育有助于开展对防灾减灾技术的研究、应用以及培养贫困地区或者灾害频发地区人民群众的灾害意识。总之,绿色教育能够为贫困地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供重要的支撑。

综上所述,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教育的支撑。“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了,也就有了参与的动力和积极性,但是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期的教育引导。要建立制度化、系统化、大众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做好国情认知教育,普及环境科学化环境法律知识,大力宣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危害性,让群众认识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充分理解和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持续改善奠定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要努力使生态文明成为主流价值观并在全社会普及,通过让生态文明知识理念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提高青少年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重要性认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14]只有重视绿色教育,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明确绿色教育的核心要务和教育主体的使命,汲取国内外绿色教育的经验,才能为绿色发展打牢地基。

猜你喜欢
绿色环境生态
绿色低碳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环境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