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荣 闫 晓
(1.宁夏社会主义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01;2.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主要讨论“礼”的问题,儒教思想以“礼”为核心,“礼”是人与天地沟通的中介,也是规范个人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的规矩;《礼记》中的哲学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礼记》中的生命教育观以“敬”为起点、以“孝”为核心,塑造个体独立、内外兼修、表里如一的完美人格;《礼记》中的礼学本质不但要顺应天理,而且要顺乎人情。本文就是从“礼”的角度出发对《礼记》中礼学及其当代价值进行分析,以期唤醒更多人对“礼”的重视。
礼源于宗教,源于教化[1]。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其中祭祀是宗教活动中极富神秘色彩、极具神圣使命的集体活动。祭祀活动中的每一个仪式环节都离不开“礼”的指导。礼以忠信仁义为本[2]7,说明“礼”的本质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行修言道,礼之质也”[2]7即“礼”的外在表现就是人的言行举止要合乎仁义之道,而“礼”的内在本质要顺应天理;“中正无邪,礼之质也”[2]991即“礼”的内在精神就是中正无邪;“庄敬恭顺,礼之制也”[2]991即礼仪和礼制是制度化、规范化、外在表现的“礼”,而礼的内在本质体现的是“礼”内合于天理的精神内涵。学习“礼”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即通过礼仪规范的养成达到对社会规范的掌握;通过学习“礼”及实践“礼”的过程逐步养成知“礼”用“礼”的习惯。从言行举止“礼仪”规范到内化于心“中正无邪”,就是理解“礼”本质内涵的过程。当代人学习“礼”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礼”的重新认识来反观自己的行为,通过“礼”的外在训练达到“礼”对人们内在观念的转化和重塑,通过“礼”对个人道德观念的教化,最终达到“礼”对和谐社会的构建。
理是“礼”的理论基础,“理”就是要顺应天理。《礼记》中记载:“礼也者,理也。”[2]1272“礼”是“理”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人类行为和道德的规范。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就是“礼”的极致,是天理和人间之礼的完美融合,天理是“天之道”,是亘古不变之真理;“礼”是“天理”投射到人间的具体表现,是人间之道;“大礼与天地同节”[2]988,“礼”要顺应天地之自然规律;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3],天地孕育世间万物,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要顺应天地之自然规律,繁衍生息、世代相传、和谐共生;人世间的礼仪规范就是顺应“天理”制定出的规矩,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因此,人类行为遵照“礼”来行事,即顺应天理。“无规矩不成方圆”说明了“礼”的重要性;“礼者,天地之序也”[2]990说明“礼”是维持人类生存的正常秩序;“序,故群物皆别”[2]990说明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有本质区别的,只有用“礼”来规范人们的长幼顺序、尊卑身份,才能指引人们各在其位、各谋其政,社会才能在“有序”状态下良性运转。因此,顺应天理的“礼”不但约束着人们的行为规范,而且也维护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乎”[2]1272说明实践“礼”的主体是人,各种礼仪规范、典章制度都是依据“礼”来制定的,但是人在践行“礼”的过程中,有时会做出超越制度边界的举动。因此,荀子眼中的“礼”就是节制人的各种欲望。我们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遵守“礼”的过程来提升人的内在修养和生命层次。“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2]606七情六欲是人而有之,不需要后天努力学习而获得的人之本能,面对各种利益纷争,人需要用“礼”来节制欲望,在“礼”的规范下处事。“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2]585说明了制定“礼”的理论依据在于顺应天理,而它的现实依据就是要治理人情。用“礼”来治理人情是“礼”顺乎人情的初级表现,治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人们尊“礼”重“礼”,提高人的生命境界。“礼以防德”说明礼可以防止道德的过失行为,使人从被动的约束限制转为主动的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生命境界。礼仪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人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的过程。
“礼”具有历史性、稳定性和传承性,是一种文化形态[4];“礼”是一种隐性的行为法则,制约和规范着现代人的言行举止,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神传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中,人们容易迷失方向,更需要重温“礼”对个人外在行为的规范和内在心灵的提升,防范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为制造的各种新问题。因此,现代社会我们依旧需要用“礼”来规范个人行为和社会秩序,做到以人为本、顺应天理、顺乎人情,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世间万物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
《礼记》中礼学的生命教育观体现为:“礼”是人的生命本质、人的社会属性,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死价值观。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去解读人的本质属性即是人的社会性,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制造工具、使用工具,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德国哲学家舍勒(Max Scheler)认为,人具有自由的精神世界和自我意识,而动物却没有精神活动。“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2]1411从礼学的角度回答了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礼”。人的社会属性就是人“礼仪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人脱离超越“自然状态”的标志,也就是说,古代圣人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教化人的贪婪之心,让人之行为有“礼”可依。“礼者,人道之极也”[5]768说明“礼”是个体为人处世之根本,人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容貌体态、吃穿住行、待人接物等都离不开礼的规范和约束。“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5]532说明“礼”的重要性,它规范了人的行为、维护了社会秩序,如果人人都无“礼”约束随意行事,整个国家和社会就会处于无序混乱的“失范”状态。
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一个人从生到死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礼”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迎接新生命的诞生,给新生儿举办“百日宴”;以18岁为界,人们会以“成人礼”来告知年轻人应该具有的担当和责任;谈婚论嫁的男女会举办“婚礼”来见证他们的爱情,完成家族的血脉传承;随着年龄的增长,生者会为死者举办“葬礼”使死者的灵魂得到安息。《礼记》中用“五伦”来确定人的社会属性,使人们在学习“礼”的过程中学会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准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6]。
礼学的生命教育观就是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人从生到死的完整过程,“生于来日,死于往日”[2]76,在人的一生中,生和死是同等重要的大事。“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是儒家对待生死保持顺应天命、终始如一的态度。
礼学的生命教育观通过祭祀表达对生命的敬重。祭祀是通过“礼”来完成对生死的超越,它不是祭拜所有的鬼神,而是祭拜自己的父母祖先;它是对死者的祭拜,也是对子孙后代的教化,因为先祖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的人。实际上,祭祀是“礼”和“孝”的结合,“礼”表现在我们必须按照既定的程序和要求对祖先和父母行“礼”,以此来实现人和鬼神之间的交流,让死者的灵魂得到安慰,让生者的生活得到庇佑。同时,祭祀中的“礼”彰显出生者对死者的恭敬之心和敬畏之意,在祭礼中要保持对祖先的敬重和畏惧。“孝”在祭祀中主要表现为:通过对祖先父母行“礼”,让子孙后代明白“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不但要尽力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同时也要努力拼搏、建功立业、奋发图强、光耀门庭,这是“孝”的最高境界。因此,祭祀是用“礼”的方式传承“孝”的精神。同时,礼学通过生命的传承表达对生命的敬重。
《礼记》中父子有亲体现了家庭血缘关系。父慈子孝是“亲”的具体表现形式,对父母尽孝的前提是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7]说明了孩子和父母之间无法割舍的血肉亲情;而现代社会中不少独生子女因为承受不了高考落榜、工作不顺、感情失败等挫折,轻易地选择了“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从“礼”的角度审视“自杀”即是一种大“不孝”。相反,很多身残志坚的人用自己的点滴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社会,相比而言,这是一种“大孝”。“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在对父母尽“孝”之前,首先要学会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发肤,懂得珍爱生命,这是“孝”的开端;其次要赡养父母、养老送终,这是“孝”的具体实践;“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7]6,要求年轻一代要奋发图强、传承家族精神,这是“孝”的最高境界。
《礼记》中君臣有义体现了尊卑有序的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2]66,等级鲜明、尊卑有序是古代中国的特点之一,君是天子,有德之人才能做统治者,因此,君臣关系首先是君对臣要以“礼”相待;其次,所有臣民有协助天子管理国家事务的义务,所以臣民对国家、对君应该坚守绝对的忠诚。也就是说,“君臣有义”的前提是君对臣有“礼”,而后臣对君才能尽“忠”。现代社会虽然人与人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君臣有义”依旧给我们很多启示:在人人平等的前提下,人际交往应该保持最初的“礼”。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8],因此,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义不容辞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向着中国共产党给人民指明的正确方向前进,无论国内外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人民群众都要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守绝对的“忠”。
《礼记》中夫妇有别体现了男女有别的概念。人伦关系始于男女有别,古代社会没有严格的婚姻制度,有乱伦、男女乱交现象。实际上,有夫妇才会有父子、兄弟、君臣等关系,夫妇有别是婚姻人伦之基,是“礼”之根本[9]。建立在婚姻基础上的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分子,和谐美满的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基石。现代社会中依旧离不开“夫妇有别”,它是家庭伦理的规范,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夫妻之间应该以“礼”相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礼”给当代社会中夫妻家庭角色颠倒、高离婚率等病症开出了一剂良方。
《礼记》中长幼有序体现了兄弟之间相处之道。兄弟姐妹是天然的骨肉至亲,兄长爱护弟妹,弟妹敬重兄长,在古代家庭中这是最亲密、最直接的人际交往。如果在家庭中不能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就很难在社会中与人为善。“长幼有序”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基础,社会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从小娇生惯养、唯我独尊、张扬个性、缺乏礼让,步入社会后有些孩子不太容易合群,很难与同事和谐相处,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不懂得“长幼有序”中最基本的礼让和尊重。
《礼记》中朋友有信体现了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信即“诚信”,“言而有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信近于义,言可复也”[6]52,就是说到做到、言必行、不毁约、不吹嘘,与人相处坚守最基本的“诚信”,这样的友谊才能长久,这是与人相处之道。志同道合者为友、善解人意者为友、诚实守信者为友、知恩图报者为友、尽孝尽忠者为友,交友即与人为善、诚信以待,这样的朋友才能长久,关键时候才能互相帮助。当代社会“诚信”在“金钱”面前受到了极大挑战。“诚信”也是一个人的道德尺度,如何建立现代的诚信体系也给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提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7]55,“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行,孝是中国传统伦理之核心,孝是整个社会发展之基石,也是五伦之首。仁是孝的根源,也是孝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人只有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修养自己的道德,最终才能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如果人人都能以“孝”为首,传承中华文明和儒家思想之美德,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为人处世之原则,每个人都能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能量,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礼乐文化是中华优秀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华文明中的伦理文化主要包括: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德为美,以“孝”为先;以“和”为贵,以“礼”为范;它崇尚自强不息、厚德仁爱、大公无私、甘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等[10]。因此,在当今社会,《礼记》依然给我们很多启示,给个人和社会制定了隐性的标准,研究《礼记》可以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伦理文化。
总之,“礼”是人的外在表现和内在修养;“礼”规范和约束着个人的言行举止;“礼”维护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礼”是一个家族“孝”的传承;“礼”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外在表现。礼学的生命教育观实际上是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提高人的生命境界和道德修养,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生命道德升华;礼学生命教育观的核心是“敬”,“敬”是“礼”的出发点,言行举止始于“敬”,行于“礼”,才能达到表里如一的效果;礼学生命教育观重在德性与精神的培养,期望通过外在行为的训练达到内在德性的修养,最终提升人的生命层次[11]。“礼”以“和”为贵,制度之“礼”和精神之“和”缺一不可、刚柔并济。“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和者,从容不迫之意”[6]51。我们学习“礼”、研究“礼”的目的就是通过儒家经典《礼记》给自己准备一面镜子,用它来反观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礼”的标准;是否对父母尽“孝”;是否保存内心的“仁”和“爱”;是否做到行为之“礼”和精神之“和”相统一。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如果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不会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不能顺利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2]。因此,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陈戍国.先秦礼制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14.
[2](清)孙希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十三经清人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金景芳,吕绍刚.周易全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617.
[4]刘清河,李锐.先秦礼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5.
[5](战国)荀况.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王磊,张淳.孝经·弟子规·增广贤文[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8]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2.
[9]彭林.中华传统礼仪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7.
[10]隋保禄.论齐鲁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J].枣庄学院学报,2016(1):63-67.
[11]王荣.试论《礼记》中的生命教育观[J].知音励志,2016(3):1.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