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构研究

2018-03-31 12:38张成恩
社科纵横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文大学素养

张成恩

(郑州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4)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阶段性的迷茫和彷徨,大学教育的主要宗旨倾斜于“何以为生”的科学教育,却或多或少忽视了“为何而生”的人文教育。特别是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为了毕业后能谋就一份满意的职业,大学生一入校,便一头扎进实用技术的钻研之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考试、驾照考试、各式各样的资格考试等,使得我们的莘莘学子忙得不亦乐乎。其结果,造成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每况愈下,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现象,诸如信仰迷茫、理想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很多大学生学习仅是为“稻粱谋”,只有眼前的打算与计较,失去了生活的理想与追求。他们不缺的是“眼前的苟且”,缺的是“诗和远方”。毋庸讳言,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栋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既离不开扎实的科学知识的学习,同样也离不开人文素质的熏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的是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需要的是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需要的是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这就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阶段的人才培养,应当是跨领域、多学科、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应当是更加注重培育大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拟就大学生人文素养重构这一话题做以探讨,旨在探询和追问教育的价值与意义,追随以“立人”为宗旨的高等教育理想。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人文素养

“人文”一词,追溯本源,最早可见于《易经》,“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所指的“人文”,其实就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泛称,涵盖了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核心还是“人”,以人为本,重视人,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类关怀、生命关怀。查阅《辞海》,其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类创造的文化,既体现在物质方面,也体现在制度和精神方面,可以说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素养”,是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思想修养的总合。

由此可知,人文素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素养指的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社会及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为人处世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它追求的是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狭义上的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它包括人文知识的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修养。

(二)人文素养教育

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大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也须加强人文教育,把优秀文化、科学知识通过传授和环境熏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包括心理、意志、修养、品格、气质等,外化为学生良好的外在形象,包括表达、礼仪、仪表、各种能力等,潜移默化,这些东西渐次成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学经典《大学》开篇,便为大学精神做了注解。“大学精神”是大学在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其内涵就是人文精神。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在于其独特的大学精神的存在,长期办大学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大学文化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面对知识经济的冲击和挑战,建设“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对青年学生实施人文教育,本质来讲就是倡导一种关怀人、尊重人和以人为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人格健全、个性化和社会化和谐发展的个体。这样的一群,是高素质的、有责任心的社会公民;这样的一群,应当是全面而主动发展的,应当是有着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这样的一群,不仅考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关注社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和目的。诚如是,高等教育则不再是庸俗的“职业训练所”,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延续、文明薪火相传的场所。

二、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实缺失状况调查

大学生的不容乐观的人文素养现状,早就引起了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关注。在1998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如何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提出了若干具体的规定,这对于改观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破除坚冰非一日之功,特别是由于社会功利思想、心理短视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这个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并没彻底得到改观。为全面了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我们深入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等几所高校,对不同专业、不同学段的大学生进行了访谈与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40份,回收有效问卷315份,问卷回收有效率达92.6%。

(一)对人文素养内涵的认知

对于什么是“人文”?“素养”又是什么?在实地调研中,许多学生对此概念的内涵并非很清楚很了解。数据显示,只有9.8%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对人文素养的内涵非常了解,52.5%的学生对人文素养只是一般性了解,高达37.7%表示对此不清楚。另外,学生普遍认同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但在具体行动上却做的不好,很多只是停留在思想认识层面上。54.1%的被调查者表示有想法并有行动,有4.6%的青年学生仅有想法但没有行动过,而另有3.3%的学生很遗憾地表示没想法也没行动。确凿的数据,昭示了高等教育在人文素养教育方面,还是有着很大的空间可以有所作为的。

(二)对提高人文素养途径的认识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身在“庐山”之中,青年大学生应该说最有发言权。职能部门应当从思想层面高度重视,做好顶层设计,认可这样的观点的学生有31.1%;充分占领课堂,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为学生提高更多的可资选择的高质量的人文课程资源,有高达57.4%的被调查者看到了这一点;提高人文素养,不仅仅要从“硬件”入手,亦可从“软件”入手,着力提高教师和管理者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打造校园人文景观,优化育人环境等,有31.1%的参与调查的学生赞同此观点。

(三)在人文素养有关方面的实际表现

在行为举止、养成教育方面,85.6%的同学意识到上下楼梯应靠右走,84.4%的同学知道参观演出进场要主动排队不加塞、75.6%的同学意识到在公共场所要关闭手机或调到静音不要喧哗等,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只有不足三成的学生能够真正做到;调查显示,87.5%的学生表示乐意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但实际参加过公益活动或志愿者活动的学生却仅有23.6%;在环保意识方面,57.6%的同学没有关注过自己所生活的这个城市的交通问题,但具体到低碳、绿色出行却做的不够;有高达87.9%的同学在调查中,表示自己虽意识到废气、废渣、污水随意排放会污染环境,但看到后也仅仅停留在义愤层面,不会直接反映到职能部门。

(四)对大学课程中人文教育的满意度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最佳阵地,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失时机地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多彩的人文思想教育。可是,现实却是有高达44%的参与调查者对当前自己所在学校的人文教育现状并不满意,吐槽者居多。具体而言,或者表现为高校开设人文教育课程的课时数严重不足,或者表现为教育的方式方法不适合青年学生,长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并不买账。或者是对高校人文课程所讲授的内容不满意,有近三成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过于陈旧,不能与时俱进,时代色彩不浓,不利于大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原因分析

(一)体制缺陷造成高等教育对人文教育的忽视

细究造成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尽人意之原因,第一,不能回避的就是现代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在举国上下认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社会舆论影响下,一味偏重于科技教育,必然导致人们对人文教育的忽视和排斥,时光流转,大学的人文教育出现了空壳化现象,内容上只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和研究,而忽视了对人的培养和完善。这样的结果,只能使大学里人文课程的地位岌岌可危,发挥不出自身应有的作用。以高校里最具人文色彩的大学语文的境遇为例,尽管一些行政部门的领导也口口声声附和母语教育的重要性,但实际情况却是,这门课程,课时数不断压缩,教师的地位越来越被边缘化,同样属于公共课,大学语文在许多大学中至今仍没有被列为公共必修课。另外,哲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公共学科基本没有普及。

第二,我国高等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遭遇的挫折及其本身存在的弊端,也是造成大学人文教育失落原因。上世纪的50、60年代,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高校的人文学科被简单视作政治性的说教,很多高校的传统教育课程基本上被停止或取消。紧接着的高校大规模院系调整,尽管在客观上也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如推动我国改善高校地区分布的格局,但文理分家、单科性院校林立的格局,却严重制约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优秀人才的培养。

(二)功利性、实效性价值观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和完善,中国社会踏上了发展的快速路,人们的思想与价值观在社会飞速发展中呈现出许多新的特质,诸如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看重工具层面而忽视价值层面,看重现实追求而忽视理想追求,等等。具体表现为: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重新抬头,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在这样复杂的社会思潮影响下,大学校园也不再平静,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受到侵蚀,个体意识集体迷失,在价值选择上迷失了方向,失去了独立判断能力。高校为了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课程设置越来越倾向实效性。导向性的偏离,使得大学生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应用型、实用性的学科,忘记了高等教育培养的应是有灵魂有修养有心灵归属全面发展的“人”,也即社会的建设者。众所周知,人文学科的作用是通过文学、哲学、艺术、对心灵净化陶冶,内化于心,且外化于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修养。特别是当今社会,竞争力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逐日倍增,于是乎,在大学生群体中,技术与实用性的东西被热捧,而文学、哲学、历史类课程等,则被人遗忘在角落。君不见,图书管里一座难求,莘莘学子或忙于考研,或忙于英语考级,或忙于掌握一项技能而忘我“学习”。采访文学类老师,他们对于学生的阅读现状没有不摇头的。片面的学习,片面的教育,其产生的负面效果不断显现,调研大学校园,当今的大学生普遍所学知识根底不深,行为处事则不尽人意,基本的待人接物的礼仪缺乏,道德意识欠缺,心理承受能力弱,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校园发生的惨案,如卢刚枪杀老师和同学事件、刘海洋泼硫酸事件、马加爵事件等等的发生,可谓人文教育不够的极端例证。

(三)高校开设的人文课程本身存在诸多缺陷

目前,我国高校通识课程虽然已经普遍得以开设,但情况却令人并不乐观。从学校层面看,由于是起步阶段,能够为学生提供的通识类课程也很有限,仅仅是人文、社科、自然三个领域的课程,课程门类严重不足,且每门课程的课时数也少得可怜。加上师资水平的掣肘,好多人文类通识课程也仅仅只是停留在概论的形式,教师也仅仅是做些提要式的解说,给学生构建一个大的框架而已。结果是,对于一些人文知识,学生虽有接触,也仅仅是皮毛罢了。长此以往,也就严重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和背离了开设通识教育的初衷。从学生角度看,对于人文类通识课程,大学生普遍缺乏主动深造的内驱力,一则是由于很多学校把一些人文类通识课程设为限选课,学生缺乏自主选择的余地,再加上通识类课程和必修课一样,直接与学分挂钩,这种功利性的设置,恰恰熄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之火。仅以大学普遍开设的人文课程《大学语文》为例,大学语文课堂越来越失去了魅力,被学生戏谑为“高四语文”。《大学语文》所遭遇的尴尬,其实正是所有人文课程遭际的活写真。

(四)高校教师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缺失和淡化

高校教师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首先,是教师群体理想信念的淡薄。他们缺乏来自职业的自豪与激情,仅仅把教书当成谋生的手段,缺乏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也就谈不上以积极的心态去影响教育学生;有些教师心态浮躁,热衷于各种社交、媒体上抛头露脸,以商业化的规则对自身价值进行衡量和定位,职业日趋平庸化与泛商业化。其次,是教师群体责任感、奉献精神的模糊。那种传统的呕心沥血、以教为重的教师,也越来难以寻觅。最后,是教师群体科学精神江河日下,日渐沉沦。具体表现在:批判、怀疑精神减弱、学术研究强调功利性、“官本位”思想严重。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应当明确的是,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教师的担当意识、社会觉悟、人格魅力、处世方法、价值观念等人文素养,无不潜移默化影响着自己的学生。高校教师,更是应该做这方面的表率。让学生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真谛,学习到独立、批判、追求真理的价值观。反之,教师人文精神的失落,也势必影响到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大学生群体所表现出的种种不尽人意的人文素养,诸如诚信的缺失、是非观念的模糊、道德情感的淡漠、高智商与低情商的畸形发展等,追究其因,教师人文精神的失落难脱其干系。

四、重构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构建大学人文精神是整个社会进步和发展发出的最强音。高等院校务必为学生自由发展、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才能使学生在科学与人文精神的交相辉映下健康全面发展。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当下,社会大学生群体议论最多的当属文化素质欠缺、文化根底不深,这样的短板严重限制了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为此,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各高校要积极行动起来,有所作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中,开设文理渗透的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自觉地加大人文和社科的比重,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教育大学生要有大情怀,大格局,关注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关怀人类的苦难和未来;引导青年学生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主动吸纳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加知识内涵。

(二)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的标杆作用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只有具备高尚人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健康个性的学生。教师的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会潜移默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格和人格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务必具备较高的文化品味、高雅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修养、博大的爱国情怀、丰富的精神世界,要主动将教书育人和自我提高结合起来,成为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再者,从学校的角度来讲,要改善教师的评价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断改善和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在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平等的态度和非强制性的姿态去教育管理学生,把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

(三)创造良好的充满人文气息的教育环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礼记·大学》为我们阐释了大学的宗旨和任务。文化育人是教育的核心,大学作为国家和民族文化高地,必须高擎弘扬优秀文化的大旗,建设充满时代感和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得到陶冶,素质得以提升,精神得以不断升华。一方面,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如因地制宜,设计、规划、建造一批独具特色的人文点和自然景点,这是显性的物质文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大学生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专题性学术活动等,寓教于乐,促进学生的思想、文化、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还需说明的有,在广大师生中就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以及校风学风等开展大讨论,让师生参与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活动,参与校歌、院(系)歌的编写。这些活动,都能极大地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四)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

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且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教化功能和育人功能,也越来越被世人所认识。譬如:注重整体精神,强调爱国精神,推崇仁爱思想,重视人生价值,重视修养践诺,倡导厚德载物,注重和谐等等,这些优秀的文化,对于消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综合而言,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高校要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和完善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培养更多素质高、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韩岳峰.大学课程中人文教育的缺失及应对[J].中国成人教育,2006(1).

[2]朱淑娟.加强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

[3]王秋峰.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浅议[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4]李燕.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5]曹金祥.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猜你喜欢
人文大学素养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