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03-31 12:38
社科纵横 2018年4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文明

杨 丽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这表明它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意味着中国继续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继续砥砺前行为世界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第48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主题“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依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延伸,以中国理念照亮世界前行之路。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根植于马克思的类哲学

类意识,萌芽于古代的思想文化。中国的《道德经》、《易经》、《礼记》,西方的《荷马史诗》、《理想国》、《政治学》等传世经典都强调怎样安排类存在的秩序,如何协调人与宇宙的关系。尽管这些著作未曾明确提出“类”概念,但都自觉地以类观念思考人类的命运。中世纪的宗教文化将人的类意识神秘化。佛教以佛为世界的根本,基督教将神、自然和人一体化,“上帝”恰恰就是人的类本质的抽象化。在宗教文化中人不是主体,人在这种扭曲颠倒的类关系中失却自身。针对此弊端,费尔巴哈发起了对宗教神学的批判。他首次明确地在人的类本质意义上使用“类”的概念作为批判宗教的手段,此外还将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规定为“类”概念的基本关系。人对自身类本质的认识就是“类意识”。人的类意识只有通过人与他人发生联系时才实际存在。但按费尔巴哈的解释,类是不同种的集合,这表明他未能跳出“种”允许的差别规定。

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只是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并不是从人的现实存在和历史本质中理解“类”,“所以,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1](P5)也就是说,费尔巴哈所理解的“类”依然是一种抽象的普遍性,实质上将人的本质抽象化了。马克思的“类”概念与费尔巴哈所说的“类”完全不同。马克思从现实的历史的人出发理解人的本质,用实践的观点理解类。在他看来,一个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生命活动,追求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而人超越了种的限定,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性质”的存在。换言之,正是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在真正意义上证明了自己的类特性。在一切存在中只有人能够感知自己处于类的联系中,而且自觉地把类作为自身活动的内在规定。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P96)的意旨所在。

如上所述,人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生命存在,人在后天的社会活动中重塑着生命本性。换句话说需要用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人这一既内涵于种又超越种的以类为本性的存在。人总是在追寻着某种目标,总希望实现超越自然生命的价值,这个价值的根本意义是什么?以自然生命为生存前提,发挥潜在能量通过人的生命活动变成现实的力量实现“类化的存在”。“类本性”是人特有的内在的生命本性。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类本性”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引导人们合理改造自然社会,创造和谐丰富的类生活。一言以蔽之,“类”是一切人追求的目的,其根本旨趣在于追寻类本性之真,获得类利益之善,创造类文明之美。

马克思根据人发展的三个阶段提出了“人的依赖关系”时期的自然共同体、“物的依赖关系”时期的虚幻共同体、“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时期的自由人的联合体。人只能和自身的生产活动方式保持一致,人的类本质是人的发展过程的确证。马克思揭示的人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理论也即是类本质的发展理论。马克思认为,经过不可抗拒的前两个阶段进入自觉以类为主体的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才能缔造人的类生命的最高可能性,才能完成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内在的统一。这种本质的统一关系,就是“类”的存在关系。每个人获得类本性,每个民族国家获得世界性,人类才能走向自由、自觉、自为的存在状态。走向类的存在是人类发展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树立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新的时代条件推进人类真正实现类本质的必经阶段。

不管人们承认与否,当今人们已处在类的统一关系之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同人类整体相互依存,共同命运、共同利益也应成为每个人予以关注思考的重要问题。针对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类的准则体现为:将单纯依赖性和主体性转变为依赖性与主体性的统一;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对立转变为和谐统一;将单纯追求眼前利益转变为追求现实利益与价值目标结合起来;将追求一国利益的狭隘思维转变为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利益。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交相辉映。是故,与此相适应转变思维方式,树立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进而引导规范人的发展走向具有更高理想境界的未来。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继承发展了中华“和合”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蕴藏着厚重丰富的精神资源。对一个历久弥新的文明体来说,回顾过去吐故纳新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基本品性、和合与共的大同理想、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精神境界都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和合”首先是指自然社会存在的各种冲突在动态变化中融合平衡,强调一种融突和合趋向。其次,“和合”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统摄着人的方方面面,包括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而不同的价值观、以和为贵的处世观、和合与共的世界观。最后,“和合”是一种精神境界,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显示对天地万物的普遍关怀,蕴含着对普遍生命的包容尊重。尚“和合”才有“福祉”。“福”示(礻)字旁,“示,神事也”,即崇拜尊敬之意。为何要拜一口田?一口田意味着要守好自己的本,不能过度贪婪,否则贻害自身。作为个人来说,守好自己的立业之本;对于国家来说,守好自己的领土主权。“和合”文化是中国文化“一以贯之”之道,“健道达和”、“顺道求和”守好自己的“一口田”,中国不觊觎他国权益,不嫉妒他国发展,但决不会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3]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关系也是一核心主题。处理二者关系时不是将其简单对立,而旨在寻求内在的相通、和谐关系,同时认为天即宇宙是人伦道德之原。“天地之大德曰生”、“仁民而爱物”、“万物相育而不相害”等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的生态思想都深契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价值追求,告诫人们不要“涸泽而渔,焚林而猎”而应“惟怀永图”“放眼未来”。再如“和合不同”的包容精神,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协和万邦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等弥足珍贵的精神资源,蕴含着对人类进步的关注、对人类命运的深思,对反思当前的人类行为,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更好促进人类的生存发展贡献着历史智慧。

凡此种种,都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华文化蕴含的“仁”深度契合。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文明传承,和合文化已深深内涵于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润泽着一以贯之坚持“和合”之道的中华民族。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首要价值,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价值、命运的深切关怀,在此意义上,和合指向一种属人的终极关怀,为人类安身立命、追求美好未来指明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说,和合也是全球文明的亨通之道,能够为人类提供舒适美丽的自然“元境”;安定有序和平发展的“理境”;互帮互助互尊互信的“己境”;心旷神怡其乐融融的“心境”;融突互爱和合共进的“和境”使人类能够和合而共生、共存、共立、共达,是化解人类共同面临难题的合乎价值准则的优化选择。

“和而不同”互尊互利、“以和为贵”共享安全、“和合外交”合作共赢、“和平、绿色发展”都是以深厚的“和合”文化为底蕴,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精髓创造性地发展运用到国际关系之中,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睿智的生命智慧。今天,我们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基于中华文明的责任伦理、基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理想抱负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于整个人类命运的主动担当。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源自于马克思类哲学实现人“类本质”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对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同时又顺应时势立足现实着眼于人类未来命运,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

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一种极限、底线意识,致力于重建新的全球生态文明。科技一路高歌猛进,人类将自然万物无所顾忌地统治与限定。当遭到自然报复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沃德和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中以大量事实支撑表达一个核心思想: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必须善待地球,否则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增长的极限》同样在强调如果我们不及时反思当下的实践行为,在未来某个时刻达到行星增长的极限,将出现不可控制的灾变。“人对自然的关系就是人对人的关系。从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出人的整个文化教养程度。”[4](P80)人类要生存发展,一个与人类和谐相处的自然环境是基础,缺少了这个前提性条件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都将毫无意义。所以,站在人类未来生存的高度上,在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将其置于相互培养的范围内,告别盲目的发展,设置、守护不可触碰的底线,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共同建立全球生态新文明,展示人类文明发展的真正意蕴。

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一种整体意识,着眼于世界未来前景。从全球化视野来看,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在加强。在这个被压缩的时空里,人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交流交往空前的频繁,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但是,全球化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裹挟着各种相互矛盾的过程。这些相互矛盾的过程产生了一系列全球问题。我们需要以一种辩证思维方式对待这些复杂的矛盾。尊重世界上各种文明,尊重差异找到在彼此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之间的最佳平衡点。积极协调好全球治理、区域治理、民族国家治理三者的关系,以迈向展示人类文明发展的态度加强对话协商,共同勾勒人类共存共立共达的世界图景。在关乎人类整体命运的前提下,人类应树立一种整体意识、全球观念,使其意识到自身正参与世界历史进程之中,应承担各自的责任共同维护世界安宁,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保护人类生于斯长于斯的地球家园。

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一种思维方式变革的意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和合才能与共,合作方能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大意义不仅仅是源于生存环境又超越生存经验的高瞻远瞩的世界眼光,更在于助推了一场思维方式的革命。习近平强调:“这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与时俱进、改革完善。”[5]摒弃不合时宜的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思维,强调要走“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的发展观;倡导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文明观;从单纯追求一国之利的狭隘思维中解放出来放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整体利益的利益观;培育践行全球生态文明新理念。质而言之,变革思维方式从而变革人的存在方式,人才能自觉协调其实践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过程才是富有成果的。

第四,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包容普惠意识,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从本质上来说,超越“西方中心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追求包容普惠。国家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参与者。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强调世界各国的主权平等,主张合作共赢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新理念,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力,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有清晰的理论逻辑而且也有可行的实践路径。主张合作共赢,建立一个共同发展的世界;坚持对话协商,建立一个和合与共的世界;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建立一个安全共赢的世界;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促进文明互鉴交流,建立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三、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思考

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人类整体利益的合乎理性的表达,是人类对未来命运的一种高度的自觉认识。正确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利用开放的文化市场,坚持开放的文化精神,促进平等广泛的交流,拓展交易交流平台,全球有识之士对重大全球问题进行联合攻关,这也是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更好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可行路径。

(一)全面认识、承认尊重、平等对待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共产党宣言》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凭借自身优势,迫使各民族采用他们的生产方式,接受资产阶级文明,使落后生产方式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落后国家从属于资本主义文明国家,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都是资本主义主导世界体系的外在表现。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是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相较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很多方面的差距。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仍旧在推行使其获益匪浅的国际扩张战略,只不过其具体手法有所翻新———由显性的、直接的经济控制转变为隐性的、间接的政治制度的输出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广所谓的普世价值,其实质是服务于资本主义国家特殊的政治目的,也是其资本逻辑更深层次的展开。在亨廷顿看来,文化在本质上是冲突的,文化愈发展冲突愈强烈。文化上的差异是深层次的、不容易妥协的,因而文化差异造成的冲突也是持久的。在这个意义上看,亨廷顿的话有一定的合理性。“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全球文明视野才能促进文明对话,激活各自的文化潜力,焕发新的生命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

文明因多彩而繁荣。人类发展史是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不同文明都深植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凝聚着本国本民族的智慧结晶,由于文明的多样性我们可以相互交流,汲取养分,寻求智慧,为携手应对人类自身问题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所以,应该尊重不同文明,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生。文明因平等互鉴而多彩。虽然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它们并无优劣之别,地位都是平等的。虽然它们不是以相同的节奏发展,但却以平等的身份为人类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文明因包容而生生不息。只有包容并蓄的文明,才能焕发出久经历史考验的强大生命力,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人类不断向前发展。一言以蔽之,世界上绚丽多彩的文明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都是各国各民族谱写的华丽文明谱章,都应得到尊重、珍视。

(二)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文明对话,凝聚文化共识,形成文明合力

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它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在深层次上体现为文化价值的变革。当今时代,正处于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中,全球文化价值并未完全定型。在纷繁杂芜的文化现象背后,全球文化价值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的冲突、张力、混杂、互补的复杂性。这使全球文化整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文化整合不是要实现所有民族文化的同质化,也不是所谓的文化殖民主义或文化帝国主义,而是寻找一种普遍接受相互理解的方式表达、沟通我们的区别,追求一种超越具体价值目的的人类文化理想。如何把孤立的、分散的文化整合为一种代表人类整体利益、凝结人类共同理想、包含人类共同情感的健康自觉的文化力量,形成有益于人类实践的积极正向的文明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全面科学理性认识世界文明,平等对待各民族国家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因为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立足于统一性、尊重差异性、保护多样性,兼济各国;充分了解、切实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切勿“以己度人”,这在国际交往中尤为重要。例如欧美国家的文化传统习惯比较重视民间组织之间的交流,因此中国政府负责牵线搭桥提供交流平台,引导民间组织使其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依法开放文化市场,提升文化市场的开放层次,拓宽文化市场交流交易空间,抓住“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遇,让世界看到一个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一直所秉持的“和合”之道从未更改,向世界证明迈向复兴的中国将与世界携手同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完全平等地对话并不能充分实现。那么,在不平等的国家文化交流中有效的文化对话何以可能?只有在交流双方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之中找到最佳平衡点,文化对话才得以展开。马丁·布伯认为“原初词‘我-你’创造出关系世界。”[6](P33)“我-你”不是一种功利的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根本的对话关系。只有在这种对话关系中,我向你诉说,你对我做出回应,在对话的氛围中,跨文化的理解才能健康的展开。跨文化理解是以承认尊重差异为前提,把不同的异于自身的文化看成与自己平等的主体,通过对话建立一种可以共享的知识体系,进而去分析共同感兴趣的重要问题。即在文化交往中需要一种宽容的文化心态,既看到文化的多元性,也要在多元性中找到共通性。

(三)构建中国自己的国际话语体系,积极开展中国的价值观外交

全球治理的现实状况使得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因此必须统筹好维护国家总体安全和参与全球治理的关系,积极主动地阐释自己的价值观,构建中国自己的国际话语体系,争取国际话语的主动权。但是,正如《宣言》明确指出的,资本主义开创、主导的世界体系一样,迄今为止解释国际体系演变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也大都源于西方。目前,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有不同的争论,诸如中国在搞新的殖民主义、新马歇尔计划等声音不绝于耳。对正在走向复兴的中国存在质疑,诸如“中国威胁论”、“修昔底德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这样的概念在西方国际理论体系的解读下,引发了许多人对未来世界秩序的担忧。

中国学者应该站稳中国立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的学理阐释,将其核心思想、关键话语体现到具体学科领域,超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而不是对西方的学术逻辑亦步亦趋。如上所述,从经济视角解读“一带一路”倡议虽易于说明对参与者的互惠互利性,但也需要对“一带一路”从政治上更加明确阐明它遵循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主旨。如果我们从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当今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并不是崛起,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说,并不像一些西方学者所想象的那样———中国趁美国在全球治理中的退缩,乘机填补力量空缺。

我们不仅要用更多更大的有益于中国自身发展、也有益于世界共同发展的实践成果来证明中国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的天下情怀,还要以全新的理论总结和话语体系向世界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追求、基本理念,用事实有力地说明中国既不会走“国强必霸”的老路,也不会走“改良现代化”的歧路,更不会走“否定现代化”的绝路。我们更加需要打造易为国际社会所能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广泛研究探讨;善用海外华文媒体这座沟通中外的桥梁,助力“一带一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四)全球有识之士共同参与讨论,对全球若干重大问题进行联合攻关

问题是时代的回声。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在加速推进的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凸显,世界经济增长缺乏新动力,贫富差距日益加剧,“黑天鹅事件”频发,恐怖主义交织,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的严峻挑战。原先英美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动推动经济全球化、全球气候治理,如今态度大反转变成“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脱欧废约”等的积极践行者,把整个国际秩序搅得更加混乱。

面对这样的窘境,我们怎么办?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归根到底,当前的一些全球问题都在人的存在状态之中。全球有识之士应从全球视野、世界文明的角度积极思考关照全球化问题,着眼于人类整体的合理利益,在尊重世界多样性文明的基础上,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对客观存在的全球问题进行联合攻关,群策群力为解决全球问题贡献智慧;列出问题清单,聚焦历史上曾遇到的尤其是现实中正在面对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展开广泛探讨、观点交锋、智慧碰撞,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深入世界各地的社会底层发现真正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分门别类整理、由小到大概括,深层次研究需解决的最重大问题;进一步深刻思考本国文化是否具备化解问题的资源,如何挖掘此资源,如何将其转化为现实具体的实践等等问题。

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中国“和合”文化在当代的独特魅力。“一带一路”是这一宏大愿景的具体实践。今天的中国不再一味地表白,自己无意于挑战现有的世界秩序而是以不卑不亢的广阔胸怀以切实行动与世界分享中国成功的经验,将自身发展机遇与世界各国共同分享,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让世界秩序更加公正合理,让整个世界充满祥和。

(五)提供多元开放的交流、合作平台,尤其要善用网络空间

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需促进交流,深化合作,创造广阔的交流交易平台,拓宽合作交往领域;广泛搭建国际性的智库平台,为解决全球问题贡献智慧;搭建学术平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广泛研究探讨全球重大问题;搭建文化平台,更好地理解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的中华文明。在对话交往中达到彼此之间的沟通,从而达成有效共识由此协调参与者的行为。通过“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金砖国家文化节等促进文化交流,增进理解引起共鸣找到认同,凝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共识。

“一带一路”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宏大愿景的现实举措,纵贯东西、跨越南北,联通中国与世界,搭起了通向未来的桥梁。它促进沿线国家共享历史发展机遇,创设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的新动力,充分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容普惠的本质内涵。中国积极探索的“金砖+”合作新模式将构建更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成为推动建设互利合作新的重要平台,维护地区与世界的和平,造福五国,惠及世界,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了金砖智慧。

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大为不同,随着网络信息的深入发展,人类生活已经处于强烈的全球化趋势中,信息技术支撑起了数字化网络化的生存方式。这种由信息技术支撑的数字化网络化的生存方式使突破空间局限便于经贸发展利于形成文化共识成为可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善用网络空间并坚持以现代化和信息化为轴心、以科学理性和人本精神为内涵的网络文化精神,也是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必要手段。

结语

总而言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努力。它不仅取决于外在条件,而且也取决于人类的思想水平所达到的高度和层次。置身于世界历史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任何一个单个的民族、国家无法独自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必须突破旧观念、旧思维,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M].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

[3]习近平于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

[5]习近平.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5-09-24.

[6]马丁·布伯.我与你[M].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7]范鹏.凝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共识[N].甘肃日报,2017-09-29.

[8]范鹏.开放文化市场探索打造人类命运共识体[N].甘肃日报,2016-11-04.

[9]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人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10]张立文.中国和合文化导论[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11]冯峰.避免落入西方学者预设的“陷阱”[N].人民日报,2017-09-06.

[12]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M].人民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文明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请文明演绎
共同体的战斗
漫说文明
命运秀
对不文明说“不”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