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 明 赵金科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文化体系的支撑,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需要坚定的文化信仰来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仅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某些要素和某些方面是不够的,应当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在以我为主的前提下,实现东西方文化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共生。
文化发展的成熟形态必然呈现体系化特征。所谓文化体系,是指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文化内部各要素之间呈现出内在的关联性,表现为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以及相互制约。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此番论断,不仅着重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来源,而且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来源和发展脉络,这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化提供了立论基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体系化成为一种必然。
理清文化发展的脉络,是构建文化体系的先决条件。从历史角度来看,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历史是一部充满悖论与反思的历史,走的是一条否定之否定的扬弃之路,其过程必定是鲜花和荆棘交织的。纵观中华文化五千年悠长的发展史,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有高潮有低谷,经历过东学西渐中文化传播带来的文化优越感,也经历过西学东渐被迫学习西方产生的文化自卑与自虐情绪。从古代辉煌灿烂、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近代备受凌辱被迫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先进文化,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文化舞台,说明中华民族文化的演进历程是丰富和厚重的,这就为我们文化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种特殊的的、跌宕起伏的文化演进经历和发展脉络使我们有需要、有信心、有能力构建一种契合自身文化发展的文化发展体系,以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明确文化具有的特点,是构建文化体系的重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文化[1],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从现实角度看,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的迅速传入,我国的文化领域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东西方文化思潮交错激荡,使人们的思想得以极大解放,也造成当代国人思想领域的无所适从。作为意识形态领域主旋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在吸收包括西方先进文化在内的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呈现出空前的繁荣状态。在习近平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身呈现出体系化的趋势和诉求,呈现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性特征,呈现出人民的、科学的、大众的系统化倾向,呈现出包容性的特征,这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化提供了条件。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高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1],这就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新时代建设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不仅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够为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此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一方面能够满足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要,保持红色革命文化的初心,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吸收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最终建立起中国人民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和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
构建体系使之模型化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结构模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源头,吸收和借鉴包括西方先进文化在内的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的文化体系。以“马魂、中源、西用”为结构模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在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使东西方优秀文化成果各自安放各有去处,实现东西方文化取长补短和谐相生,这就是文化体系化的作用。
科学的指导思想,是文化体系建设的核心。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1]。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之魂,在文化体系建设中居于指导地位,这一点是必须坚持和明确的。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矛盾和本质规律,从而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指明了方向,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保证。
此外,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和改革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灵魂地位,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1]的集中体现。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主要根基,正是依靠古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现代革命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塑造和信仰支撑,华夏民族才缔造了引领世界文明发展数千年的辉煌成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壮举,展现了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
1.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精神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积淀,曾经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品味、精神气质和民族性格。
毋庸讳言,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不可避免的会浸渍和沾染了许多专制主义文化糟粕,但是,无论是作为激励古代中国创造灿烂文明和卓越成就的推动力,还是作为鞭策近现代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的向心力,中华优秀文化仍然具有极大的精神底蕴和时代价值。与近代西方文明奉行的“天下大道,以杀止杀”的霸道文化不同,中华文化一直以其“和谐中正,贵和持中”的思维方式,厚德载物、天下大同的博大胸怀,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东方哲学智慧和现代人文关怀。
2.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红色革命文化
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所谓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文化,是指在自五四运动以来和新中国成立之际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主要特征而孕育和塑造的时代精神财富,缔造了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为标志的革命文化。
红色革命文化的形成,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秉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率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视死如归、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思想品质,不忘初心、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英雄主义气概。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举洗刷了近百年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民族耻辱,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主张和倡导文化自信的主要精神资源和思想动因。
3.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时代风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由邓小平所开创的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变革时期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要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基础上,继往开来,实现中华民族的国家繁荣富强与人民幸福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文化。
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引下,中华儿女肩负时代使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凝聚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和锐意进取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具有强烈的中国气派和中国气象,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时代风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中要积极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正如梁漱溟先生在进行深刻东西方文化差异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那样,文化的差异并不是一个“先进”和“落后”的问题,而是代表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发展路径与发展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不能固步自封、闭关自守,而应当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在吸收借鉴西方文化的过程中,要分清东西方文明各自的优势,立足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吸收西方先进文明成果为养料。马克思曾言,“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纪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上的意义无可估量的,但其自身也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弊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包容和开放的特性,在吸收西方优秀文明成果特别是科学技术成果为我所用的同时,自觉摒弃其糟粕,以繁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明确文化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事关文化体系建设的成败,必须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来源。二是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现状。科学把握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是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文化体系建设要结合文化发展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计划。当前,针对我国文化领域多元化的发展现状,在国内要积极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中国气象和中国气派,用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提升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保卫我国的文化安全。与此同时,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要展现中国文化的特色,积极走出去,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看到中华文化体系的包容性和科学性,提升中华文化的感召力。三是要明确文化体系建设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近期目标是处理好中西方文化的关系,应对西方文化的入侵,保卫我国的文化安全。长远目标是引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根本目标即文化的根本作用,即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统筹文化目标、文化理念、文化特色、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等内容,是文化体系建设的各项内容形成合力。
近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文化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研究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文化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层级性还不够科学和完备,远远没有达到生成文化完备的科学体系的要求。特别是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使得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领域内,文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发展状况是脱节的,这对于文化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巨大挑战。
美国学者阿历克萨·英格尔斯通过总结西方近现代文明历程十分肯定地指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3]在今后的文化工作中,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和创造活力,提升全民族的文化建设参与感,把人民群众的数量优势转换为创新优势。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文化体系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树立长效发展的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树立长效发展理念,建立成熟、规范、配套的制度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文化推进和文化考核考评机制,确保体系长效平稳运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必须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到文化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稳步推进长久坚持。二是要在文化体系结构上长效布局。文化体系的建设不是孤立的文化要素建设,涉及文化产业等经济方面的内容,也涉及政治观念等政治方面的内容。文化体系要在结构上长效布局,协调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要把三者的功能要素整合起来,促进文化体系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2017-10-1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阿历克萨·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