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常态化研究

2018-03-30 10:57林永超樊建业蔡同博
学理论·下 2017年9期
关键词:机制建设志愿服务

林永超 樊建业 蔡同博

摘 要:当前,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湖北理工学院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青年志愿者服务常态化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构建青年志愿服务常态化的长效机制为研究重点,提出建议与对策,探索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发展机制建立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9-0127-02

中国正式化、规模化的志愿行动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历了从行政启动为主导阶段向自觉行动为主导模式的转变,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在社区建设、农村扶贫、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扶困救弱、抢险救灾等领域广泛参与,在社会层面发挥着社会教化、社会整合、社会动员、社会导向和社会参与等功能,体现了大学生对价值合理性的追求和对人本化取向生活的向往[1]。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条件限制,地方高校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起步较晚,常态化的机制不够健全。开展地方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工作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研究路径和实施

本次调研的研究内容和路径是,以湖北理工学院为例,通过调查问卷,获取客观真实的、能准确反映青年志愿者服务常态化的数据。分析数据背后的意义,梳理出青年志愿者服务常态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如何构建青年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的建议和对策提供支撑。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开展研究。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地方院校实际,设计出问卷初稿,邀请有关专家座谈,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形成最终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湖北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见表1。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掌握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有助于进一步地分析研究。调查对象以本科生、共青团员為主,农村生源占据较大的比例,生源地相对集中在中部地区,以高校所在地区周边为主。具体情况如下:男生比例稍高,为52.08%;本科生比例为79.49%,远高于专科生,无研究生,符合学校的生源结构;政治面貌方面,以共青团员为主,为91.37%,中共党员具有一定的比例,为6.19%;家庭出身方面,57.87%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工人家庭为15.33%,其他部分学生来自于干部、教师、工商业者、工程技术人员等家庭;生源地方面,来自中部地区的学生占据较高比例,为65.48%。

(二)对青年志愿服务的认知

我国的志愿服务工作始于改革开放初期,1993年,团中央正式推出青年志愿者行动项目。尽管如此,经过这么多年的宣传推广,青年志愿服务发展日益广泛。其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坚持自愿、互助、奉献精神,不求任何回报,传递爱心和正能量。对于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以维护稳定社会秩序有着显而易见的积极作用。问卷调查首先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对青年志愿服务的认知。

在“你认为青年志愿组织和志愿者的行动对社会重要吗?”这个问题上,73.71%的大学生认为很重要,25.28%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认为不重要的仅有1.02%。在“你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是不是每个人应该履行的义务?”的问题上,有25.89%的学生非常肯定,54.52%的学生比较肯定。基于以上的认知,调查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31.57%的学生经常参加,56.65%的学生参加较少,从未参加的占11.78%。从中看出,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自身责任感的认识是统一的,其认知程度与实际行动是一致的。整体上,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对青年志愿服务的认知程度比较高。

(三)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分析

对于“你认为你参加志愿活动的动机是什么”的问题上,4.16%的大学生是被朋友拉去参加的,36.04%的大学生是想结识朋友,获得他人的肯定,36.14%的学生是为了个人内在的满足感,还有23.65%是其他原因。分析认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无论是拓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还是实现个人价值或者得到他人肯定的需要,都是基于正确的出发点。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动机,我们设计了问题“你觉得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对你有帮助吗?”。其中,55.84%的学生选择了“很有帮助”,42.54%的学生选择了“有点帮助”,仅有1.62%的学生表示是“没有帮助”。这表明,大部分学生都在志愿者服务中得到益处,在志愿服务中成长。从另外一个方面,也验证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志愿服务的过程既是志愿者服务社会的过程,也是志愿者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实现的过程,体现了志愿者的信念追求、价值认同和精神境界[2]。

(四)参与志愿服务的途径及类别

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调查,90.66%的学生选择了学校的相关志愿服务组织。借助校外媒体、网站等途径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相对少很多。而在参与志愿活动的类别方面,大学生们参加过“社区、福利院等服务”的最多,占比54.52%;参与过“爱心支教”的占20.91%,在“国家、省、市级大型活动志愿者服务”的占22.13%,这表明,由于地方省市的地理区位、经济水平等的限制,大型活动较少,社会性的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相对滞后。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途径比较单一,内容偏重于日常的一般性社会志愿服务。例如,参加周边社区、福利院的志愿服务活动等。

在志愿者活动内容的倾向性上,统计数据如表2。选择参加“公益志愿者活动(环保、支教志愿者”)的比例为76.14%,选择“爱心志愿者活动(福利院志愿者、义务献血)”为48.43%,选择“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的志愿者活动”为59.59%,选择“增加社会经验的志愿者活动(运动会,世博等)”占68.22%。表明,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兴趣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更多大学生愿意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能够增加社会经验的大型会务志愿活动。因此,高校在组织相关志愿服务活动时,应有针对性地增加此类活动,并加以引导,形成特色化、项目化、品牌化。

(五)对青年志愿者的专业素养的认识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尤其是参加一些大型的志愿服务活动时,还需进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在“你清楚地了解作为一名志愿者应当具备哪些专业素养吗?”的问题上,只有11.78%的大学生“非常清楚”,48.43%的大学生“比较清楚”,37.56%的大学生“了解一点”,2.23%的大学生“毫不清楚”。表明,一方面,青年志愿者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不足,需要提升自我参与志愿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学校对志愿者培训工作的不完善。突击性的、临时性的培训比较多,缺少一个健全的、系统的、科学的培训体系。

(六) 如何促进青年志愿服务常态化

作为志愿活动直接参与者,大学生对如何促进青年志愿服务常态化,有着最为直接的认识。在此项调查中,大学生的选择,基本是围绕着科学领导、资金扶持和建立志愿服务基地三个方面。值得关注的是,在 “立法保障”这一项里,选择的比例却比较低。笔者以为,志愿服务的法治建设是整个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选择比例较低,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法治意识的不足。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的路径

(一)建章立制,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校级层面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指导学生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和青年志愿服务队,并鼓励各班团支部成立志愿服务小分队。青年志愿者实行会员制,纳入统一管理。志愿服务的组织化、制度化、规范化也是对青年志愿者开展工作的一种约束。应该明确,志愿服务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一种常态化的服务形态。

(二)建立科学的激励培训机制

建立健全激励引导机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鼓励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并纳入志愿服务时长统计。依托青年志愿者协会平台,开展志愿者培训,提高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质量,使志愿服务更加规范化。

(三)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这是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的基础。需要从经费保障、法律保障两方面做好工作,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稳定。落实经费保障,确保服务工作的开展。做好法律保障,加强社会立法建设,让大学生志愿服务有法可依。同时,组建志愿者服务工作维权部门,将保障落到实处。

(四)加强基地建设,提高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化水平

将志愿服务队与服务对象建立比较稳定、牢固的合作关系,加强基地建设。提高志愿服务项目化水平,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将志愿服务与专业结合,充分依托学校的教学、科研平台,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开展志愿服务。将志愿服务与社会热点工作结合,依托校内志愿者,借助校外资源,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沈杰.志愿精神在中国的兴起[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 6) : 111-117.

[2]马洁等.青年志愿者服务视域下高校學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J].教育探索,2013(3):102-103.

猜你喜欢
机制建设志愿服务
建立健全基层人民银行党建工作量化管理考核评价机制探究
青海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探析
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组织机制管理的建设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红十字建设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积极运用“黄绿红”三色管控保廉工作法,助力电力企业打造反腐倡廉生态机制建设